友快網

導航選單

包拯60大壽時感嘆自己無後,兒媳突然跪下:您其實還有個兒​子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說到包拯第一印象就想到了這首歌。因為民間傳說他的臉特別黑,所以得來包青天這個稱呼。包拯廉潔公正,兩袖清風,深受百姓的愛戴,至今在開封都有一座紀念包拯的包公祠。

自古忠孝難兩全,百善孝為先

包拯不僅為官立朝剛毅、不附權貴而且鐵面無私、英明決斷。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個難得的孝子。宋仁宗五年,28歲的包拯考中了進士,當時被任命為大理寺評事,隨後分到了江西做了建昌知縣。

考慮到父母已經上了年紀,孝順的包拯請求給自己安排在老家安徽合肥附近就職。我國古代特別提倡孝道,所以朝廷應允了他的訴求,將他派到安徽的和州做監稅一職。此時父母身體並不是很好,所以不希望包拯離開。包拯二話不說,在於對國家盡忠和對父母盡孝上,他選擇了後者,辭去了官職,專心在家裡侍奉雙親。

可即便如此,天不遂人願,幾年之後父母還是相繼的離他而去。包拯就這樣在父母的墓地旁守喪盡孝,直到守孝期滿仍然不肯離去。一晃從他初次為官到現在已經10年過去了,包拯這才重新回到了官場,做了天長知縣,這才有了我們後來看到的包青天包大人。司馬光曾經這樣評價包拯:“拯進士及第,以親老侍養,不仕宦且十年,人稱其孝。”

包大人極盡孝道,卻險些“無後”,無人來盡孝

包拯的一生中一共有兩位妻子,第一個是原配李氏,因為很早就過世了,也沒有留下個一兒半女的,所以歷史上並無過多記載。第二次妻子董氏也是包拯相伴一生的人,董氏出身於官宦家庭,是個大家閨秀,所以知書達理,和包拯的共同語言比較多,是個難得的賢妻良母。

董氏從包拯為官前就已經嫁給他了,可見董氏並不是勢力的人,而且就連包拯辭官回家侍奉雙親,董氏也毫無怨言,夫唱婦隨。要說古代的人結婚早,應該早就有好幾個孩子了,可是包拯直到35歲才有了和董氏的第一個兒子包繶,自然是加倍寵愛。而且包繶從小也是非常聰明,討人喜歡。

既然有這麼好的一個兒子為什麼會說包拯無後呢,這還要從包繶說起。眼看著包繶健健康康的長到了19歲,憑著包繶作為包拯兒子的家世,他娶了三朝宰相呂蒙正的外孫女淮陽崔氏為妻。婚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包文輔,看起來非常幸福的家庭,可是好景不長,第二年包繶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崔氏這對母子。

沒想到禍不單行,崔氏還沒從失去丈夫的痛苦中回過神來,兒子包文輔在5歲時又夭折了。崔氏連失丈夫和兒子,悲痛欲絕,包拯是既失長子又失長孫。可再怎麼悲傷也已經是事實,開明的包拯夫婦勸崔氏改嫁,但她卻說:“公公是天下盡為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養翁姑,心滿意足矣。”也是個貞烈的女子。

轉眼包拯到了60歲,古人講究過壽,包拯也不例外。這一天家裡來了好多親戚朋友祝壽,一向孝順父母的包拯想到自己卻沒有兒子,無人來盡孝,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想到這,包拯感覺自己日後無顏向九泉下的父母交代,不免悲從中來。正在感傷時,兒媳崔氏給了包拯一個意外的驚喜,她說公公並不是沒有後代,其實還有一個兒子。

長子已逝,又何來的兒子呢?包拯也被說糊塗了,和董氏面面相覷。這時崔氏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原來包拯的夫人董氏曾經將府裡的粗使丫頭孫氏安排嫁給了包拯,不過後來因為犯錯被包拯趕出了家門。

孫氏無處可去,只能回到孃家,哪知剛到家孫氏就發現自己有了身孕,而暗中知悉一切的兒媳崔氏到孫氏家中撫慰,讓她安心養胎,並且送來了財物。後來孫氏便生下了一個男嬰,也就是包拯的次子。可是沒有人瞭解包拯的真正心意所以一直不敢提,直到這次60大壽。

包拯聽聞,喜出望外,苦盡甘來終於老來得子,給這個小兒子取名包綖,言外之意就是希望這個兒子可以繼續延續包家的香火。後來六十四歲的包拯去世後,五歲的包綖為他在靈前守孝。再後來包綖一直被長嫂崔氏撫養,遍訪名師教他識文斷字,崔氏一直希望包綖能成為和公公一樣的清官,並取學名包綬。而日後的包綬也沒有辱沒包拯的清譽,也沒有辜負長嫂的期待,成為了一代清官,為民請命。

結語

崔氏作為妻子,為包繶守節二十年;作為兒媳,他盡心盡孝照顧公婆;作為長嫂,他照顧小叔長大成人,可謂是包家的“大功臣”。後來就連朝廷都下旨加封她為永嘉郡君,由蘇東坡親自書寫嘉獎詔書,足以見崔氏的深明大義

上一篇:查爾斯精簡王室,是父子矛盾爆發根源:梅根哈里不願子女沒有頭銜
下一篇:豆瓣評分8.5!風靡全網的泰劇《禁忌女孩》第二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