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史記夏次元6|和啟比起來,益輸在哪裡?

在《夏本紀》裡,益是一個失敗者。是否有人為他的結局不平呢?

因為皋陶死得早,按照大禹的臨終指示,執掌天下的責任是要交到益的手上。不過,這一次交接並不順利。益被禹的兒子啟取代,所謂的禪讓制度也因此被破壞。在《史記》次元裡,這被解釋為啟賢能,因而得到了更高的支援率。

但是,有時你會突然發現,有些記錄之間有著明顯的矛盾,或者是至少無法讓人那麼容易理解。司馬遷是在有意強調這種矛盾,才會這樣記錄呢?還是因為有些情節沒有交代清楚,少了一些因果關係呢?還是說司馬遷也有粗心的時候呢?

後一種應該可能性不大。也許這僅僅是為了故事精簡的需要,沒有在一些非必要的情節上做太多的鋪陳。也許,這就是在故意強調一下,告訴我們,關於歷史可能還有其他解讀。

我們從帝舜時代重新理一下:

在舜執政的那個時代,可謂是人才輩出。除了禹之外,還可以列出一大串響噹噹的名字,比如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其中一些甚至成為後世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以此來表明,他們的作為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而且他們各有特長。

從用人這一點上來說,舜確實有獨到之處。要知道,這些人在堯的時代基本上都是被埋沒的。舜一上位,就啟用了這批一度被雪藏的中堅力量,把他們安插到第一線的各個崗位上,更主要的是職責分配非常清晰。

舜非常瞭解每個人的特長。比如益,在《五帝本紀》的記錄裡,是被安排做“朕虞”,據說是主管山澤,包括山澤裡的草木鳥獸都歸他主管。

那時候的人都有謙讓的習慣。益也不例外,他把這個機會推讓給朱虎、熊羆。舜怎麼表示呢?他說:“往矣,汝諧。“別推辭了,這事就這麼定了,相信你行的。

舜曰:“誰能馴予上下草木鳥獸?”皆曰益可。於是以益為朕虞。益拜稽首,讓於諸臣朱虎、熊羆。舜曰:“往矣,汝諧。”遂以朱虎、熊羆為佐。

一個好的領導就是這樣,既然決定把這個工作交給他,就應該對他有信心。同時,他還安排了朱虎、熊羆給益做了助手。

從“皆曰益可”這句話來看,應該可以看出,益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按照《史記》的記錄,益應該幹得不錯。接下來關於他的記錄是在《夏本紀》裡。益和后稷都是受命於帝舜,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他們的角色怎麼看呢?從《夏本紀》的記錄裡看,肯定就是禹的助手。

他們和禹協作得不錯,禹是第一責任人,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眾庶難得之食。”益是接受禹的排程的。

還有一種可能,在帝舜命大禹治水這件事上,是做了特別指示的,畢竟是涉及蒼生的大事情,又是一直遲遲得不到徹底解決的災情。帝舜任命禹的同時,也對有關的部門做了協調,讓大家都要支援一下禹的工作。益和后稷的部門職責和禹關聯比較緊密,有點負責後勤保障的意思。

禹治水經歷了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敢入。這事大家都知道。領導都在加班,下屬應該也不會偷懶。關於益的表現,禹的內心是有本賬的,功勞簿上也有一個排位。

舜死後,禹接替他的位置,取代了舜的兒子商均。商均在這段歷史裡,更加沒有存在感。按照《史記》次元裡的說法,舜的兒子商均和堯的兒子丹朱一樣,都被打上了“不肖”的標籤。他們不夠爭氣。

關於丹朱和商均,與其說他們是舜和禹的反面,不如說他們其實是禹的兒子啟的反面。《史記》字裡行間的意思都在表示,這個位置本來應該屬於他們的,只是他們太不爭氣了,沒有守住。也就是說,禹有一個爭氣的兒子。

禹接替了舜,按之前的規矩,他也要指定接班人。首選是皋陶,我們之前說了,皋陶和禹有著共同的價值體系和目標,只可惜,皋陶死得早。禹就指定了另外一個人,這就是跟隨了他多年的益。

除了上面提到的,《史記》次元在這段故事裡對於益沒有太多的筆墨。但仍然可以看出,禹是非常認可他的。他應該幹得還不錯。另外,按照之前的規則來看,是應該有一次集體討論,最終才確定下來的。也就是說,在這件事上,按照慣例,益應該有廣泛的支援的。

益成為未來的繼任者,在明確了這一身份之後,他做過些什麼呢?同樣沒有記錄,這讓人懷疑,他可能不是那麼優秀,一直以來的工作都乏善可陳。這個時間有多久呢?很有可能,就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人們發覺,益其實並不是那麼合適的一個人。

這是不是《史記》次元本來的意思呢?《史記》次元裡只是記錄了一個客觀事實:禹死後,益本應該是繼任者。後來卻被禹的兒子啟取代了。這個被取代的過程缺乏合理合法的程式。

禹“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歷史真的期待會這樣堯舜禹的路子,到益這裡繼續走下去嗎?大家對這件事其實蠻矛盾的。就在這段記錄裡,有幾個重要的資訊,卻是相互矛盾的。

按照老規矩,益要表現得有點姿態,就是要謙讓一下,表示願意把這個機會讓給禹的兒子啟。有一個新問題出現了,這裡記錄了“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這裡的天下指的是諸侯還是天下人呢?反正這裡表明,大家都有意思讓啟來接班。

益的位置尷尬了。按照老規矩,天子的位子應該是他的。如果大家都選擇啟的話,這裡也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這裡給的理由是“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應該被看做兩個理由。

一個是益輔佐禹的時日尚淺。

這算不算是個明顯的矛盾呢?畢竟從治水開始算起,益至少已經跟了禹十三年,也正是這十三年,奠定了他的地位。算起來,那時候啟還沒有出生呢。

另外一個是“天下未洽”。

這應該才是客觀的原因,就是益沒有擺平各方勢力唄,這和他輔佐禹多少年關係不大。這個不洽很可能只是和啟的不洽,也是和支援啟的那些勢力的不洽,那是他的競爭者,也就是他的反對勢力。後來,益就被取代了。

在這裡,啟得到了諸侯們的擁戴。注意這個細節,之前都是說天下,這裡變成了諸侯,“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這是司馬遷故意改的嗎?

我們一直期待著,在啟和益兩個人的較量上,拼的單單是個人能力、品行。這裡提到過啟也是“賢”的。當你細讀這段話會發現,真正起決定因素的不是這個“賢”字,而是另外一個事實“禹之子”。

“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

不用特別猜測了,司馬遷說得很清楚,啟之所以上位,就是因為他是“禹之子”,那些支持者與其說是啟的支持者,不如說他們一直都禹的支持者,很可能還是沿著血緣的脈絡,他們一直都是鯀這一支派的堅定支持者,這一點一直沒有變過。

所以,僅僅在這一段資訊裡,“禹之子”這個資訊就被重複了三遍。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啟是一個聰明人,他很好地利用了他父親、甚至還包括他爺爺的政治遺產。

益呢?實在看不出,在他背後還站著什麼力量。有扈氏嗎?我們接下來會看一看。

關於益的結局,這裡也沒有交代。是被妥善安置了,還是就此被時代拋棄了呢?按他曾經的的經歷來看,他應該還是一個非常有作為、有能力的人。啟上位之後,應該沒有再用他。

他成為這段歷史中非常不重要的一個人物,隨著禹的兒子啟成為夏王朝的統治者,他在一個已經來臨的新時代,他的功績、作為、能力最好不要被提及,反而更像是一個被歷史否定的失敗者。

上一篇:呂后斬韓信、殺彭越,手段別提有多狠辣!為何單單善待謀士張良?
下一篇:她是民國著名名媛,每天都要更換床單,晚年卻在街頭擺攤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