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呂后斬韓信、殺彭越,手段別提有多狠辣!為何單單善待謀士張良?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呂后是一個心腸惡毒、殺人如麻的狠角色,像韓信、彭越、趙王劉如意、戚夫人都是死在她的手裡,並且死法都是無一例外的慘。

不過,雖然呂后所殺的功臣、皇室子弟不少,但唯獨對張良一直沒有動過什麼殺心,這是為什麼呢?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呂雉為什麼要屠戮功臣和劉姓皇族。

呂后並非生來就是一個心腸歹毒的女人,事實上在她黑化之前,本身是一個知書達理的賢惠女人。

雖然呂太公將她嫁給了當時還只是一個窮小子的劉邦,但她卻沒有絲毫怨言,盡心盡力地幫助劉邦料理家務,照顧父母兒女。甚至還在劉邦因私放勞役而流亡荒山野嶺期間,還不辭辛勞地為丈夫送去衣服和食物。

這樣的老婆,上看下看橫看豎看,都該是一位難得的賢妻良母吧。

那她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黑化的呢?

這與漢朝建立後爆發的一次奪嫡之爭有關。

話說呂后和劉太公,曾在楚漢之爭時被項羽俘虜。項羽為逼劉邦就範,最危急的時候竟然把劉太公架在一塊大砧板上,威脅要剁了煮肉羹喝!

可想而知,呂后著實過了一段朝不保夕、擔驚受怕的日子。

但他那風流丈夫劉邦呢?可一點也沒閒著,繼續寵幸了一位叫做戚夫人的美女。戚夫人陪在劉邦的時間很長,兩人還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趙王劉如意。

估計是戚夫人想讓自己的兒子上位,又或者是她覺察到呂后濃濃的醋意,擔心呂后的兒子劉盈將來繼位後,自個兒母子遭到報復,總之戚夫人開始在劉邦耳邊吹風,要他立如意為皇儲。

劉邦雖不是軟耳根子,但也抵不住美人的溫柔攻勢,最終決定要廢掉呂后所生的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儲君。

當然了,改立太子必須要有合理的解釋和理由,劉邦丟擲的官方解釋是太子劉盈“不類我”,跟老子的脾氣、性格差異太大。

老天爺,劉盈出生後劉邦就幾乎沒有盡過多少當父親的責任,養不教父之過吧。

而且當年劉邦為了讓逃避項羽追兵的馬車跑快點,甚至幾次狠心將劉盈和姐姐踹下,幸好趕車的夏侯嬰將他們帶上,否則呂后這雙兒女早見閻王了!

好不容易現在熬到發達了,就要將呂雉和劉盈母子拋下,劉邦這個做丈夫、做父親的,無論擱在哪個朝代的標準,也都是妥妥的渣男。

不僅如此,皇權的更迭有多殘酷自不必說,一位前太子,哪怕是被廢的,對於新晉儲君來說都是必須要處理的威脅。

劉邦此舉不僅僅是要拿走劉盈的前程,更是幾乎將呂后母子的身家性命一齊斷送!

說實話,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呂后的黑化一點也不意外。

峰迴路轉的是,在這次奪嫡之爭中,看似處於劣勢的呂后最後找到張良出謀劃策,請來了秦末隱居商山的高士“商山四皓”,以輔佐的名義為太子撐場面。

有次宴會,劉邦看到太子劉盈身後站在四位白頭髮白鬍子老頭,一打聽才曉得是自己當初請了好幾次都請不動的“商山四皓”,頓時感到劉盈羽翼已經豐滿,轉而放棄了廢立太子的打算。

從這件事上來說,張良是曾經幫助過呂后母子的恩人。

當然了,恩情只能算是一方面,要是真的觸及呂后的底線,那恩人不恩人的恐怕都沒什麼用。

就像我們之前說的那樣,呂后之所以黑化,與劉盈險些被廢有關,自奪嫡事件後,她的行事邏輯基本上就與劉盈的地位密切相關。可以說在經歷了常年“喪偶式婚姻”後,她覺醒了:什麼男人不男人的,都不如自己兒子靠譜。

在此之後,誰阻擋她兒子當皇帝,就都是她的敵人。

在劉邦死後,呂后大肆殺戮劉姓皇族的原因,也和這一邏輯有關。除了長子劉肥外,劉盈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慘遭呂后毒手,這種斬草除根的手段真的挺殘酷的。

而除了劉邦的這些兒子外,當時的那些大臣們也是呂后打壓的物件,尤其是那些從一開始就追隨劉邦的“豐沛功臣”們,更是如此。

客觀來講,除了像蕭何、曹參這些識趣的大臣外,劉邦的其他老兄弟們在劉邦死後其實都有點“跳”。

沒辦法,劉邦已經死了,現在在皇位上的就是孤兒寡母,那些功勳大臣們有幾個真的沒點別的心思?

這也是惠帝劉盈早逝時,呂后光苦聲音卻流不出眼淚的原因。

最後還是張良的兒子,十幾歲的張闢疆對大臣們點明瞭:“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這是擔心功臣們趁機發難啊!

功臣們也怕呂后這頭母老虎咬人,趕緊按照張闢疆的計謀奏請呂后分封呂氏族人,呂后這才哭出來了眼淚。

看來,張良不僅自己幫著呂后出主意,就連兒子也貢獻給了呂后當謀士。

說不定私下裡,還是呂后拿捏張良的人質。為了制衡這些大臣,呂后一直將張良當做可以依靠的朝中勢力。

和“豐沛功臣”們不同,張良並不是一開始就跟隨劉邦起兵的老班底,根基和人脈上都稍有欠缺,既沒有異姓王般尾大不掉的可能,也沒有勳貴們大權在握藐視皇帝的危險。

因此,他成了皇室維繫權力時重要的一環。

更重要的是,張良本身也是一位知進退、懂分寸的臣子。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在劉邦大封功臣時顯得十分低調。

劉邦曾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可見在他看來,張良在打天下時功勞極大。

為了答謝這位功臣,他曾經想將齊國三萬戶充作其食邑,可後者卻婉言謝絕了,反倒是要求皇帝將留地作為自己的封地,只因留地是兩人相識的地方。

這也是後來張良被稱為”留侯“的原因。他的這一舉動讓世人都覺得張良是一位知足、念舊之人。

而這還不算完,張良晚年為了避禍,多次託辭請病\閉門不出,甚至還時不時的宣稱要“輕身修仙”,最後還是呂后親自勸說才罷了這個念頭。

對這樣一個不爭名、不奪利的好員工,呂后又有什麼理由非殺他不可呢?

上一篇:貨拉拉女乘客跳車身亡後 首汽約車一女乘客也選擇“用生命跳車”
下一篇:史記夏次元6|和啟比起來,益輸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