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秋,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文|時小墨ZYT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每一年的中秋佳節,熟悉的歌曲,熟悉的詩詞,都會不由自主的從腦海裡蹦出來。這是作為中華兒女的驕傲,月是故鄉明,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即將到來。

同一個時間,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又是每一家每一戶該忙碌的時節了。各地的風俗也是五花八門,有賞月、觀潮、吃月餅、團圓宴等。

翻開史料,“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到初唐時,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中秋節盛行則始於宋朝,到明清時期,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現已成為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一、昔年八月十五夜,是何光景?

《八月十五日夜,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年光景一年樣,感慨時光變遷之快,真是令人嘆息不止。

去年和今夕只不過相隔數百日的時間,就發生了很多事,這些事卻也決定了後續的變化。誰也不是時間的對手,時間要走,你也阻攔不了。

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詩人白居易還在曲江池畔的杏園邊賞月,今年的八月十五夜晚,他卻身處荒涼偏僻的江州湓浦水邊,真是感慨萬千。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所有的所有都已回不到從前。

作這首詩時是元和十三年(818年)的中秋夜,詩人白居易因直言極諫觸怒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居住在潯陽。

翻閱史料,都或多或少的詩人入朝為官,被貶的不在少數,而將自己的經歷與中秋夜結合在一起也不多。

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被貶的滋味,可團圓佳節身處異鄉的感覺卻是深刻。

中秋夜,看到炊煙裊裊的每一戶人家,飄出了飯菜香味,碗筷擺在桌面上,幾口人,幾副碗筷,再擺上幾盤菜,一家人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吃飯,那是人生圓滿之事。而中秋夜,詩人白居易只能獨自在異鄉惆悵。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這兩句便是抒發了詩人白居易內心濃濃的思鄉情。向西北方向遙望,不知道與故鄉相隔了幾千幾萬裡。天上的月亮,尤其是中秋節時的月亮,卻在東南方向的天空中圓了好幾年。

離家萬里,內心渴望的停泊港灣漸行漸遠,無限孤寂。

仕途受挫,心中已經是傷懷滿盈。想起中秋夜,家人無法在側,無限感懷。這種思鄉之情,無人知,也許只有頭上的圓月才懂吧。

每個人對家都有不同的概念,可這個中內涵想必也是大同小異的。家是在外奔波勞累之後可以休憩的歸宿,家在外受盡了委屈,卻還有個地方可以傾訴的樹洞。它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在心上,刻在記憶裡的。

二、中秋夜,歸心折大刀,是種什麼樣的煎熬?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窗外是滿月,明鏡裡也是滿月,又是一年八月十五,此時的我孤身一人,又是一人度過這個中秋夜。

詩人杜甫寫下這首詩時是在避亂蜀中,戰爭一發,民不聊生,恰逢中秋節,詩人杜甫歸家的心真真切切。這首詩還運用了一個神話傳說,“歸心折大刀”說的是吳剛在月宮被罰砍桂花樹,詩人杜甫猜,吳剛不是一心情願砍樹的,他一心只想回到人間,與家人團聚是他最大的心願,這就對應了詩人杜甫的心願,無奈戰爭將家人衝散,家沒有了,心該何處安放?

身處在偏遠的夔州,詩人杜甫藉由“轉蓬”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詩人杜甫藉由這首詩表達了濃郁的思鄉之情,也表達了反對戰亂的思想。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意為,這個時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簡直會數得清它的毫毛,月華如練,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最是迷人。

三、觀潮,中秋節的一大風俗,我無比嚮往,他做到了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選二)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譟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觀潮,只有在電視裡才看得到,一大群人湧向錢塘江,待潮漲時,一股江水湧向江邊,要是跑慢了,那就只有被江水潑一身溼的下場,我想象著,如果我也在江邊,我就算被江水潑溼了,我也是內心喜悅,尤其是在中秋節這一天,那會是我這一年最幸運的事,潮退,壞的都隨著江水褪去,好的都留在我身上了。

詩人蘇軾知道今夜的月亮肯定是十分圓的,那天氣也會是寒冷,可這也阻礙不了他心中觀潮的愉悅。

此時的詩人蘇軾任杭州通判,杭州地近錢塘江,中秋節不觀潮,那豈不是浪費了這美好景色嘛?

詩中講到了吳儂,吳儂指的是吳人。春秋時期,吳越之戰中,越軍在戰鼓聲中,萬軍呼喊前進,氣勢如虹,異常壯烈,一舉將吳軍震懾住。吳軍也因此一敗塗地,潰不成軍。

“阿童”是指西晉名將王濬,阿童是他的小名。

當年王濬率長江上游的水軍,自蜀浮江東下,樓船千里,攻取了吳都建業。《晉書·列傳第十二·王濬列傳》記載:濬自伐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夏口、武昌,無相支抗。於是順流鼓棹,徑造三山。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御濬,象軍望旗而降。皓聞濬軍旌旗器甲,屬天滿江,威勢甚盛,莫不破膽。

藉由古人之事表達潮來的威勢,可見這潮漲也是很波瀾壯闊的景象。

還沒有機會觀潮的朋友也許很好奇潮漲潮退是什麼樣子,詩人蘇軾在此做了描寫“欲識潮頭高几許?越山渾在浪花中”,若想知道八月十五夜錢塘江的潮頭有多高,他說,越山已淹沒在浪花之中了,潮頭已越山,可見這潮有多宏偉。

中秋佳節,各類風俗在每個地方都是不同的,今晚便是中秋夜,你是與家人共同賞月吃月餅,還是一人看著圓月而愁緒滿懷呢?不管怎樣,月圓人圓都是人的願望,但身體康健,平安一生。

“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祝中秋節快樂。

上一篇: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回家吃飯!
下一篇:天行九歌:九公子韓非死後逆鱗哪去了呢?韓非又是怎麼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