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人物】范仲淹:懟人小能手,三不原則讓他成為人生贏家!

1052年6月19日(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一代名相范仲淹在徐州病逝,享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書“褒賢之碑”,加贈兵部尚書,諡號“文正”。

對於范仲淹,人們並不陌生。讀過《岳陽樓記》的人,都知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說他是個大文豪;聽過“慶曆新政”的人,說他是個改革家;瞭解“宋夏戰爭”的人,又說他是個軍事家。

其實這些都只是范仲淹的一個側面,你可能不知道,范仲淹曾是個懟人小能手,而且還有很多小心思。他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多的頭銜,被人們稱為“宋代第一人物”,與他這樣的性格也是分不開的。

先說他的“懟懟懟”。范仲淹出身貧寒,從小立志,要麼做個良醫,治人;要麼做個良相,治天下人。結果他26歲就考中了進士,開始了他一路“懟懟懟”的官場生涯,那他都懟了誰呢?

首先,他懟了當權的劉太后。天聖八年(1028年),透過晏殊等大臣的舉薦,范仲淹到京城開始進入中央工作,結果初來乍到就開始懟。當時朝政由劉太后把持,而仁宗已經19歲了,范仲淹上書要求劉太后還政給仁宗,這種滿朝文武都不敢提的事。范仲淹這個愣頭青一來就挑事,搞得當初舉薦他的晏殊都很難做,說你范仲淹這麼耿直,我很難做啊。結果范仲淹完全不理解,回信給晏殊說,你舉薦我不就是因為我敢於直言嗎?結果可想而知,第二年范仲淹就被調到外地了。但是范仲淹這麼一鬧也並非毫無所獲,他的耿直引起了宋仁宗的注意,為他日後重回中央,開啟慶曆新政埋下伏筆。

其次,他連提拔他的宋仁宗也懟。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崩逝,宋仁宗親政。范仲淹立即被召回京師,結果令仁宗沒想到的是,范仲淹重返中央後,依然“懟懟懟”。當時仁宗親政,一心想廢掉劉太后給他選定的郭皇后,而宰相呂夷簡跟郭皇后有過節,也極力慫恿宋仁宗廢掉郭皇后。范仲淹公然站出來反對,說皇后並無大過錯,豈能說廢就廢?宋仁宗說不過范仲淹,就讓呂夷簡跟范仲淹理論。在大殿之上,范仲淹拉著呂夷簡的袖子理論,說君臣如父子,父母吵架,做子女的反倒勸離婚,這還像話嗎?呂夷簡也被懟得啞口無言,只好讓范仲淹明天跟仁宗當面理論。結果第二天還沒見到仁宗,詔書就先到了,范仲淹又被外放了。

最後,他還懟朋友。范仲淹如此耿直,使他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後來他的好友梅堯臣給他寫了首《啄木》詩:況茲園林迥,剝剝響何長。勸他當官不要像啄木鳥啄蟲子一樣啄個沒完,會影響他的仕途。結果范仲淹寫了一篇《靈烏賦》表明心意,說自己就要做一隻不討喜的烏鴉,即使話不好聽,但是也要說,“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如此看還真是跟范仲淹想做良醫、做良相的初衷吻合。當然,也多虧了范仲淹運氣好,遇到的皇帝是大事不糊塗的宋仁宗,遇到的政敵是懂大是大非的呂夷簡,所以他才能憑藉耿直性格,在日後再度被宋仁宗啟用,並委以重任,主持慶曆新政。而且連他曾經的政敵呂夷簡也跟他不計前嫌,舉薦他重回中央,指揮宋夏戰爭,這都是看重了范仲淹耿直而不結黨的性格。但范仲淹雖然耿直,卻並不迂腐,在經歷過多次浮沉之後,他其實也學會了一些為官之道,懂得如何用一些小心思。

首先,在君臣之間他會耍小心思。在仁宗後期,范仲淹與富弼協同理政,一次在懲處官員上仁宗心慈手軟,而富弼卻認為犯事官員該斬首,結果一旁的范仲淹卻雲裡霧裡不表態。富弼沒想到范仲淹這樣的態度,當場就爆發了,問范仲淹這樣慈悲,是不是想做佛爺。范仲淹小聲對富弼說,回頭再解釋。之後下了朝,富弼追問原因,范仲淹笑著解釋說,現在皇帝還很年輕,不能動不動就讓皇帝殺人,萬一殺人殺習慣了,以後沒準咱們的腦袋也說掉就掉了。富弼聽完范仲淹的話,當場就給他鞠躬行禮,說范仲淹真是太高明瞭。

其次,在個人生活上也善於耍小心思。當初范仲淹在饒州當官的時候,相中了一個官妓,後來范仲淹被召回京,心裡特別惦念這個小姑娘,但是畢竟是個官妓,范仲淹還不好意思明說,於是就給他當地的朋友魏介寫了首詩:年年常有別離恨,已託東風乾當來。魏介一看就明白了,當即把小姑娘買了下來,派人送到京城。

縱觀范仲淹一生,頭銜很多,身上標籤也被後人貼了不少,他一生功績斐然,被後人稱為“宋代第一人物”。而同為改革者,後世對王安石、張居正等人的評價都譭譽參半,唯獨范仲淹一生“名節無疵”。探討其中原因,不得不說,確實是性格決定命運。

上一篇:故鄉的山雖不高,卻有童年!
下一篇:沙漠中僅剩的半壺水,我用其餵了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