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長安村落】——魏寨街道魏寨村

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位於長安區東南角,與藍田縣交界。地處滻河上游,坐落於岱峪河、湯峪河彙集於此形成的扇形三角洲河網地帶的北側階地上,與八里原隔河相望。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是魏寨管區和魏寨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現有8個村民小組,340戶,1303人,1550畝耕地。主產小麥、玉米、水稻。魏姓有270戶,陳姓有40戶,還有張、王、何等姓氏。西安地區最大的床單、被罩專業村。

該村相傳建於隋大業年間。《水經注》和宋《長安志》等記載,秦襄公時有天狗於堡,下有賊則吠之,故盜賊不敢來,因稱狗枷堡,在魏寨村南側對岸藍田縣境內的岱峪河岸。分為二村,分別以字形字音雅化為敬家堡和龔家堡,因而這裡的河網地帶自古稱為狗枷川,是長安、藍田兩縣邊界地區的物資集散地。清嘉慶《咸寧縣誌》記為魏家寨。由於魏寨村所處的地理位置重要,《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記為魏家寨鎮。民國《西京市區域圖》亦記為鎮。

改革開放前,村民居住的是土窯洞。有一年夏天,一場暴雨曾使40多戶的土窯、土房毀於一旦。

20世紀80年代中期,村裡七八戶興辦的被罩加工廠,產品質量好,銷路暢,效益高。黨支部、村委會先後為50多戶在金融部門聯絡貸款和提供資訊服務,還先後籌資250多萬元,從場地、門店、用電、培訓等方面完善基礎設施,搞好配套服務.促使全村從事床單、被罩、印染、建樹、釀造、養殖等的專業戶、重點戶發展到80多戶,安排剩餘勞動力300多人,年生產、銷售床單、被罩l00多萬件。

先後籌資160多萬元,改造硬化村內道路16條。組織群眾集資200多萬元,開闢了兩條商業街,全長380米,新蓋門面房160多間。投資18萬元,建起七間兩層村兩委會辦公樓,以便舉辦各類專業技術培訓班。

村中支援50多戶分別在西安康復路批發市場、輕工市場等辦起床上用品經銷店,有的還在昆明、蘭州、寧波、重慶等地設立批發經銷點。該村僅此年產值2000多萬元,由過去的窮村跨入長安東部的強村之列。村党支書、村主任多次被評為區(縣)級優秀黨員、連續多屆當選區(縣)人大代表。

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2007年至2008年共籌資50萬元,打170米的深井一眼,建18米高的水塔一座。使全村群眾吃上自來水。2009年,徵地35畝,籌資70萬元,修建村民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甲級衛生室等,並安裝路燈80盞。

魏百正,1979年自辦裁縫鋪。兩年多幫鄉親們做衣服上千件。設計製作的新潮時裝,銷紅了魏寨、鳴犢、引鎮等地,並培訓服裝製作人員300多人。後又辦起服裝廠,併成為三五零七廠的軍服加工點。企業鼎盛期,機器增加到150多臺,有職工200多人。送貨的車輛成為當時魏寨街道一道亮麗的風景。1995年,根據市場變化,又轉產生產床單、被罩,後逐步發展為全鄉的骨幹產業。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捐資修路、建校、資助貧困學生、支援災區、幫扶貧戶等的款額共計達38萬多元。連續三屆被推薦為區(縣)政協委員,被有關部門評選為“三秦名人”。

歷史上還曾發生過“魏寨民團抗捐鬥爭”的故事。

悠久的歷史,使這裡形成富有當地特色的民俗工藝和文化。比如剪紙、刺繡、編織、花燈等的製作工藝精良,造型美觀,富於創造性,特別是編織品曾透過廣交會出口東南亞、日本等地。社火、打擊樂、自樂班等民間藝術淵源流長,節日期間經常開展活動,在周邊地區影響廣泛。另外,從這裡走出去的知名人物有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楊景成,主任醫師、婦產科專家陳潤棉等。

魏寨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地處長安區東部,滻河上游。東、南兩面與藍田縣前衛鎮、史家寨鎮相鄰,西與鳴犢街道相連,北與炮裡街道相接,總面積2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魏寨街道下轄9個村(居),其中:1個社群、8個行政村

上一篇:漢朝頭號政壇“不倒翁”,歷事6帝7次拜相,卻受盡天下人的鄙視
下一篇:曾經所向披靡橫掃歐洲,如今只能仰人鼻息?軍事實力太被高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