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成語千萬不要回頭是由哪個歷史人物引申出來的?它的原意是什麼

公元前597年,晉國和楚國因鄭國起了戰事,戰敗時大家紛紛逃命,逢大夫和他的兩個兒子也駕車逃跑,逢大夫一邊拼命趕車一邊安置兒子:“千萬不要回頭啊!”可惜兒子不聽他的話,最後落得個屍橫荒野的下場。

最初,晉國在與楚國的戰爭中佔據優勢,楚國派來使者求和。晉國的軍方意見不同意,一部分人認為沒必要再打下去了可以議和,一部分認為應該一鼓作氣打他個落花流水。

趙旃請求升職沒有成功,而且軍方又把楚國派來求和的使者給放了回去,一想起來他就氣得肝疼。這天聽說要派人到楚軍的營地去商量和談事宜,趙旃就自告奮勇地去了,當然他打什麼主意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趙旃帶著隨從來到楚軍的寨門前,讓人進去通報,他自己鋪了一張席子坐在那裡吹清風,賞明月,想象著楚軍會怎麼好好招待他,好不愜意。

進去以後,說得那叫一個帶勁,惹怒了楚軍,不得不逃命。不知那時他易地而處,有沒有想起之前他建議殺掉楚軍使者的事。

趙旃一路逃遁,身邊的隨從死的死,散的散,他自己也是丟盔棄甲好不狼狽。

突然他看到一架馬車從旁邊衝過,“等一下……”本來沒報什麼希望,誰知馬車卻停了下來,原來是逢大夫和兩個兒子。

逢大夫讓兩個兒子下了馬車,請趙旃上去,就跟兩個兒子說:“明天,我來給你們收屍!”

第二天,逢大夫沿著做的標記回到兒子下車的那棵樹下,果然找到了兩個兒子的屍體。

一然有話說:

最開始看到這個故事我有一點沒有想明白:逢大夫帶兒子跑路的的時候為什麼要交代他們不要回頭呢?

後來,一然想逢大夫之所以不讓兒子回頭,是因為萬一看到有求救的人就不能不救,而他們的馬車承載能力有限,拉的人多了可能會跑不掉被追上。

所以那樣交代兒子們,可惜兒子沒有聽他的話。看到趙旃以後,明知道留下來就是一個死,但他還是讓兒子下來帶走了趙旃,這種犧牲精神值得敬佩。

正是: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我是一然,每天與您分享有趣的故事!喜歡就關注我吧!

上一篇:轅門射戟的故事一直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轅門射戟是誰?
下一篇:《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看似一個簡單故事情節的電影,其中第一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