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年羹堯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大概可共苦不能同甘是世人的劣根性,而作為上位者,將這句話詮釋到極點,成功上位後,跟隨的幕僚沒有了利用價值,是以拋棄,殺伐,最後得到死亡的下場。

在歷史的長河裡,一個個國家在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中崛起,然後在數十年的光陰中,

各種因素使這些國家走向消亡,也促就下一批幸運的國家誕生。

時間走著走著,到了大清王朝,一路上,一個又一個的有趣的故事發生著,同時誕生著一個接一個風雲人物,如隆科多、年羹堯、和珅,李鴻章等人皆家喻戶曉。

其中年羹堯的知曉度會多於其他人,在大型清宮劇《甄嬛傳》中,作為雍正的寵臣,連帶著他的妹妹在後宮也是無所忌憚,面對皇后時也沒有收斂。

因年羹堯的驍勇善戰,雍正對其更是格外的重用,在其不到三十歲年紀時,提拔他為封疆大吏,從此地位一躍千丈高。

年羹堯享受著權勢帶來的榮耀時,心裡也在發生著變化,大概雍正帝給予權勢過大,加上年羹堯的妹妹嫁給皇上,

自覺和皇家沾親帶戚的年羹堯開始愈發猖狂。

到了最後他被雍正的一道聖旨無情賜死,

可年羹堯手握幾十萬大軍,為何至死也不敢造反?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作為大清朝一直富有爭論的人物,後世的史學家,對年羹堯死因的看法褒貶不一,有的人認為其平定青海戰事,鎮守西北,保全了眾多百姓不受傷害,國家不受侵犯,對江山社稷有功,不應被雍正無情的賜死。

而有的人卻認為年羹堯好大喜功,狂妄自負,甚至到了最後都不將皇家放在眼裡,因此雍正的決定是正確的。

作為擁有幾十萬大軍的年羹堯,為啥卻不敢在雍正將他賜死時起兵造反呢?其一:

年羹堯對雍正帝忠誠耿耿。

年羹堯在雍正帝還是皇子時便跟隨他,直到雍正帝上位,期間不管事態如何變化,他都堅定不移地站在雍正帝身後。

而他被雍正帝一手提拔上來之後,即使保家衛國,在軍事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直是他的終生目標。

可是多次的戰績顯赫,不斷地成功,加上雍正帝的不斷嘉獎,以致於年羹堯的行事開始變得肆無忌憚起來,也許是上位者的通病,對旁人都存在著三分疑心。

沒有安全感的雍正帝也開始策劃著如何讓年羹堯心甘情願赴死,

同時又能讓年羹堯的部下對自己這個君王不會寒心,所以雍正帝謀劃了一場大局殺死年羹堯。可是無論年羹堯如何的自負,目中無人,

他對雍正帝的忠心是被那挑剔的歷史學家所承認的。

其二則是年羹堯掌握著全國一半的兵力,正所謂擁兵自重說的大概就是年羹堯這樣的人。

理想總是很豐滿,現實卻給人重重打擊,被朝廷供養起來的軍隊,一旦年羹堯造反,就會被停掉供養的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命脈的糧草都沒有辦法供應,若年羹堯沒有辦法速戰速決,到了彈盡糧絕的一天,就會變成案板上待宰的羔羊

,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因此憑藉糧草,年羹堯也是沒有造反的實力。

其三則是因為年羹堯多次的戰爭勝利後,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開始超過隆科多

。這時候朝廷所謂官員們開始趨炎附勢,紛紛向年羹堯府上輸送財物,

在寶物和花言巧語中開始迷失自我的年羹堯開始恃寵而驕,開始不將雍正帝放在眼裡

,甚至在他內心覺得自己已經和皇帝處於同一地位上。

他開始要求朝中眾大臣向他行跪拜禮,並且見到皇帝時無視君臣之禮。

漸漸地,不滿足的年羹堯開始結黨營私並將收到的寶物用於擴大軍隊,

君王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目睹一切的雍正帝開始對年羹堯的行事挑刺。

而後在年羹堯身側的親信被雍正帝調開四分五散之後,年羹堯也被雍正帝一紙調令調去杭州。

堅信雍正帝只是一時生氣的年羹堯依舊行事囂張,並沒有按照調令的內容去往杭州,見到此情此景的雍正帝,憤怒地將年羹堯打入大牢,最後,

驍勇善戰的年羹堯在牢裡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皆是伴君如伴虎,君王的心思瞬息萬變,誰也無法猜透他們的想法。

而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上,明哲保身的才是最重要的,太過於高調的行事,換來的只有不好的結果,

月滿則虧,要學會給自己留下後退的餘地。

參考資料: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上一篇:戀愛或兩性交往中的一些冷知識
下一篇:公孫瓚帳下三員猛將,劉備曹操各得一人,剩下的那位也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