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又怎樣助以色列崛起?

來自公眾號:環球情報員

以色列自1948年成立以來,不斷突破聯合國決議,發動五次中東戰爭,佔領了絕大多數巴勒斯坦地區,以及包括戈蘭高地、西奈半島(後歸還埃及)在內的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領土。

以色列的侵略行徑遭到大多數國家的譴責,但卻有一些國家支援以色列。除了其傳統盟友美國以外,德國就是另一個重要支持者。

▲以色列前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巴以衝突上感謝的國家,紅圈為德國國旗

以色列能在四周仇敵環繞的情況下求得生存,德國在二戰後的賠款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猶太人長期以來流落在歐洲,備受排擠。尤其在德國,二戰前希特勒上臺時,納粹更是將迫害猶太人推到了一個高度,據估計納粹曾屠殺了600多萬猶太人。

▲納粹對猶太人迫害

以色列成立後,德國積極向以色列賠償,到1966年德國共計賠款34。5億馬克(約合8。22億美元),大部分錢賠款流入到以色列的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以色列走出困境,躍升成為發達國家。

那麼,德意志人和猶太人是如何化解矛盾的?德國賠款對於以色列的崛起又起著怎樣的作用呢?

▲1956年,聯邦德國賠償以色列的火車

一、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

猶太人原本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公元1世紀羅馬人滅亡了猶太國家,將猶太人掠奪到歐洲各地。

公元395年,羅馬皇帝宣佈基督教為國教。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進入了中世紀,基督教在歐洲的地位日益得到穩固。

猶太人所信仰的猶太教雖然和基督教都為一支,但猶太教以《舊約》為基礎,排斥以《新約》為主的基督教。加上猶大害死耶穌的傳說在歐洲流行,更加劇了猶太人在歐洲受排擠的程度。

▲猶太教,猶太人信仰

在基督徒的鼓吹下,猶太人不可以當兵、做官,不允許擁有土地。失去土地的猶太人只能從事商業或借貸業。憑藉聰明才智和努力,猶太人積累起大量財富,成為了中世紀歐洲較為富裕的人群。

與中世紀時期大多數歐洲人不認字不同,猶太人受教育程度高,商業和金融精英雲集,甚至可以壟斷一個國家的財富。

四分五裂的神聖羅馬帝國(德國前身),非常適合商業活動,因此成為了猶太人的重要聚居地。宗教矛盾、猶太和本地民族的財富不均,都加深了歐洲的反猶浪潮。德意志地區亦不例外。

▲文藝復興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嗇奸商夏洛克,就代表著猶太人的形象

19世紀,隨著民族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反猶主義變得猖獗,備受排擠的猶太人有了復國的念頭。他們的祖輩之地迦南(巴勒斯坦)成了復國的首選地。

巴勒斯坦地區正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發表了貝爾福宣言,支援猶太人返回自己的家園。

▲貝爾福以及貝爾福宣言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奧斯曼帝國等為首的同盟國戰敗告終。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地區被英國接管。在英國的主持下,大批猶太人移民進入巴勒斯坦,建立定居點,不斷排擠阿拉伯人。

作為一戰戰敗國和戰爭的發起者,德國受到嚴重的懲罰,不僅喪失部分國土和所有海外殖民地,還要承擔約1320億馬克(相當於德國年財政收入的幾十倍)的戰爭賠款。戰後的德國長期處於負債狀態,因此社會矛盾十分尖銳。

▲戰後德國貨幣馬克貶值

戰勝國的制裁沒有達到懲罰德國目的,反而助長了德國復仇的情緒。1929年的全球性經濟大蕭條,德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

德國社會民主黨因處理危機不力,加上籤訂不平等條約而信譽掃地。納粹黨則藉機宣揚復仇和雅利安人優秀理論,贏得了德國人的支援,成功上臺。

▲希特勒利用德國民眾的不滿而上臺

納粹上臺後,大部分德國人的生活依舊處於水深火熱中,還要面臨一戰的鉅額賠款。部分猶太人利用這個機會,倒賣商品大發橫財。人口占德國人口1%的猶太人卻掌握著德國的多數財富,引起了德國人的不滿。

對納粹黨來說,利用排猶心理來迫害猶太人,可以鞏固來之不易的選票。納粹上臺後不斷宣揚復仇思想,意欲借英法忙於國內問題,無暇顧及外部局勢之際擴軍備戰。

擴軍備戰需要大量的資金,德國先是透過所有資產超過5千馬克的猶太人都必須到政府部門進行登記的方式,掠奪猶太人的財富。此後希特勒透過導演水晶之夜等種族隔離的方式,沒收猶太人的財富。

短短的幾年內,德國的軍隊數量顯著增加,且擁有大量先進的軍備,為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二戰爆發後,德國更是建立集中營的方式,將猶太人從肉體上消滅。二戰期間,死於納粹鐵蹄之下的猶太人數量達到了600多萬之巨。

▲德國建立的迫害猶太人的集中營

二、聯邦德國和以色列關係緩和

德國在二戰中戰敗,德國以及首都柏林被美蘇英法四個大國分割槽佔領。出於美蘇對抗的需要,美英法佔領區合併,成為了聯邦德國(西德)。

▲戰後德國和首都柏林被分割槽佔領

二戰後,英國放棄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出於對猶太人的同情,聯合國大會決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但

決議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反對,1948年以色列成立,巴勒斯坦國卻遲遲沒有成立。

▲聯合國大會決議圖(藍色為以色列)

建國初期的以色列面臨著周邊阿拉伯國家的圍堵,生存環境十分險惡。長期的戰爭讓以色列也面臨著經濟困境。

建國後的5年內,有大約68萬來全世界的猶太人湧入以色列。建國初期的以色列人口只有65萬,移民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原本的人口數量。建國初期以色列面積只有1。65萬平方公里,要想容納這麼多人口,需要大量資金去開發更多的土地。

▲二戰後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

猶太移民主要是來自歐洲。他們雖有知識和技術,但因在二戰中被納粹迫害,財富毀於戰火。向聯邦德國索賠成為了以色列生存下去的希望,也可以為死難者討回公道。

▲本·古德里安,以色列時任總理

1951年,時任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一錘定音,決定向德國尋求賠償。當時德國已被一分為二,以色列和聯邦德國都是西方陣營的一員。當時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全力扶持聯邦德國。

另一個民主德國(東德)屬於蘇聯陣營, 在美國支援以色列的情況下,蘇聯則支援阿拉伯國家。直到兩德統一之前,以色列都沒有和東德建交。

聯邦德國在戰後急需改變戰敗國和戰爭發起者的國際形象。因此如何處理好同歐洲的關係以及和猶太人的歷史問題,成了聯邦德國面臨的重要問題。

1951年9月,西德總理阿登納向猶太人和以色列致歉,表達了德國願意給予以色列和猶太人賠償。這為德國和以色列達成賠償協議打開了大門。

▲以色列總理古德里安會見西德總理阿登納

由於賠償問題的敏感性,此事在德國和以色列引起激烈的討論。以色列國內的反應則更加激烈,他們認為與德國的血海深仇是無法用錢擺平的。

最終,事情放到議會進行表決。以色列議會最終以61票贊成、50票反對、5票棄權的微弱優勢透過,正式開啟了對德索賠的程序。

1952年3月,以色列,猶太人索賠會和聯邦德國就賠款問題在荷蘭展開談判。歷時半年多,西德總理阿登納、以色列外長夏利特和索賠聯合會主席戈德曼於1952年9月簽署了《盧森堡條約》。

▲阿登納簽署協議

根據《盧森堡條約》,聯邦德國向以色列賠償30億馬克;賠償索賠聯合會4。5億馬克,用於世界猶太人聯合會安置猶太人難民。此外,聯邦德國簽署法律,以方便德國向受納粹迫害的猶太人索賠,賠款分12年還清。

至此,德國和猶太人之間的賠款協議正式達成。

三、以色列和德國關係恢復

德國賠款共計34。5億馬克(合8。22億美元),對於當時面臨困境的以色列來說是久旱逢甘霖。當時以色列人口只有100多萬,平均下來每人得到800美元的賠款。

其中,4。5億馬克賠給世界猶太人聯合會的款項,主要分給以色列。以色列正是用這筆賠款,解決了猶太人土地開發的資金問題。

其餘30萬馬克賠款,緩解了以色列的財政危機,更給以色列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以色列主要用於包括港口建設、工業化、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

▲以色列海法港,該國第一大港的建立和德國賠款有關

賠款也幫助了以色列升級軍事裝備。以色列自成立起就面臨著巴勒斯坦的民族解放組織、埃及等多個阿拉伯勢力的壓力。地中海成為了以色列和西方國家聯絡的視窗。以色列利用賠款,從聯邦德國購買了大量先進的裝備。

▲以色列軍備

德國除了對以色列進行賠款,還有具體到對受迫害的猶太人個人以及其後人的賠款,這部分賠款則作為民間資本,對以色列基礎設施進行投資。

賠款協議達成,標誌著德國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然而歷史恩怨造成的隔閡短時間內難以消除。因此,兩國一直沒有建立外交關係。

直到1965年5月12日,聯邦德國和以色列才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1966年,聯邦德國支付完了對以色列和猶太人的賠款。在積極履行賠款的同時,為了彌補二戰罪行,德國不斷為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以色列日後能夠打贏第三次中東戰爭,德國的軍事援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次中東戰爭圖

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賠償猶太人可以提升國際形象,為德國迴歸“正常國家”提供了條件。

1970年,訪問波蘭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的波蘭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世一跪”,讓德以的歷史隔閡進一步拉近。

▲西德總理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跪下

雖然德國和以色列官方層面實現了關係正常化,但人民之間的隔閡卻不是僅僅依靠賠款和援助就可以消除的。在大多數以色列人看來,德國的賠償是應該的,而且是不能消除歷史影響的。以色列至今都未完全原諒德國。

在德國內部同樣也有類似的問題。1973年10月,以色列在西方國家的支援下發動第四次中東戰爭並獲勝。

為報復西方國家對以色列的支援,石油輸出國(中東石油國為主)組織決定減產石油,對西方國家實行石油禁運,這損害了包括聯邦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利益,引發經濟危機。

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又怎樣助以色列崛起?

▲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西方思考對中東關係

為了緩解危機,德國不斷調整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在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問題上有所鬆動,而且德國不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和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在德國民間,因為以色列不斷“蠶食”阿拉伯人的土地,使得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民眾出現了反猶情緒。這也為德以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德國屠殺600萬猶太人,又怎樣助以色列崛起?

▲反猶情緒在死灰復燃

上一篇:定州全面開展防汛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早安排、早檢查、早發現、早
下一篇:《比得兔2》為了消滅兔子,澳大利亞有多拼?連軍隊都出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