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力戒貪嗔痴 淨化凡俗心

唐耀坤

貪嗔痴在佛學中稱之為“三毒”。

貪——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佛教認為,眾生生活於世間,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與外界相接觸,而產生色、聲、香、味、觸等感覺。這些感覺能引起眾生的利慾之心——成其為五欲。因此眾生對五欲的執著併產生染愛之心,就成其為貪。

概括地說,對於名、利,對於財物,對於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對於由五蘊和合之眾生之體,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慾望,都可稱為貪。佛教認為,貪是“三毒”之首,是佛教修行的大敵,是產生一切煩惱的根本。貪可分為四種:一是顯色貪,二是形色貪,三是妙觸貪,四是供奉貪。

嗔包括嗔怒、嗔恚等,是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或是詆譭、抹黑其他等行為。《成唯識論》中說:“嗔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穩性,惡行所依為業。”嗔的產生與作用與貪正好相反。貪是由對事物的喜好而產生無厭足地追求、佔有的心理慾望;嗔卻是由對眾生或事物的厭惡而產生憤恨、惱怒的心理和情緒。佛教認為對違背自己心願的他人或他事生起的怨恨之情,會使眾生身心產生熱惱、不安等精神作用。因而佛教把嗔看作對他人或社會而言,則嗔的危害性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會發生爭鬥,或導致互相殘殺,輕則危害一家一村,重則危害整個國家或整個社會。

痴是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佛學《俱舍論》中說:“痴者,所謂愚痴,即是無明。”佛教認為,眾生因無始以來所具之無明,致心性愚昧,迷於事理,由此而有“我”、“人”之分。於是產生我執人生的種種煩惱,世事之紛紛擾擾,均由此而起。因此痴為一切煩惱所依。痴既為一切煩惱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煩惱之一。佛學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滅無明,斷滅痴愚。

塵世中,大多數人的心都受到貪嗔痴“三毒”的侵蝕,而且隨著世風日下,愈蝕愈烈,甚至於將人心毒害得良知全失、貪婪無度。

佛祖幾千年前,對眾門徒就講述過一則故事,裡面深刻地描述了世人內心的“貪嗔痴”,已到了極其貪婪的地步:

“一個深秋的日子裡,在枯樹殘枝任憑蕭瑟秋風吹襲的景色中,有一個旅人正在行色匆匆地趕路回家。突然,他被一堆白色的東西絆倒,爬起來定神一看竟是人的骨頭。這地方怎有一堆人的骨頭?他覺得渾身毛骨悚然,起來拔腿往前急走,匆匆忙忙往前走了一段路,卻見一隻老虎對他咆哮如雷,一陣風地緊逼而來。

旅人嚇得魂飛魄散,心想:‘原來剛剛的白骨就是不知道是哪個可憐的老兄,被這隻老虎給生吞入腹的下場。’他一邊想著,一邊調頭沿著來時的路拼命狂奔。然而,驚慌之時竟跑錯了路,一路跑到懸崖峭壁頂上,懸崖下是怒濤洶湧的大海,後面是虎視眈眈的惡虎,正在他進退兩難之際,他見懸崖邊上長了一棵松樹,於是,他立即爬了上去。那隻惡虎,也張牙舞爪地開始往上爬。

唉,看來我命休矣!正當他這麼想的時候,旅人發現眼前的樹枝垂下來一條藤蔓,他立刻抓住藤蔓往下溜,但是藤蔓沒有到底,他整個人就這樣懸在半空中。

他往上看是一隻猛吞口水等著他來入肚充飢的老虎,往下看,洶湧澎湃的大海中則有紅、黑、藍三條毒龍,等著把這個隨時會掉下來的人生吞活剝。

緊接著,上頭又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仔細一看,藤蔓的根部正被兩隻白、黑老鼠互動地啃咬著。

照這樣下去,藤蔓早晚會被老鼠咬斷,旅人也只有直接掉入毒龍張開的大口。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旅人覺得應該想個辦法把老鼠趕走,於是開始搖晃藤蔓。一搖之下,有些溼溼軟軟的東西掉落在他的臉頰,舔一口發現是蜂蜜。原來,藤蔓根部有個蜂巢,所以輕輕一搖蜂蜜就會滴落下來。

旅人舔著滴落下來的甘露般的蜂蜜,竟然陶醉起來,以致忘記了自己還身處在岌岌可危的境地——被老虎、毒龍上下夾擊,而唯一的生路藤蔓還正被老鼠啃咬著。然而他卻一次又一次去搖動那條藤蔓——救命之繩,忘情地沉醉於甘甜的蜂蜜裡。”

佛祖的這則故事,是在向我們展示沉溺於慾望中的人類實相。儘管面臨九死一生的緊急關頭,還非得一嘗甜美甘露不可,這就是人性的不堪與脆弱之處。

在這則故事中,老虎代表死亡和疾病,松樹代表世上的地位、財產和名譽;白、黑老齡分別代表白天和黑夜,也就是時間的流轉。下面的紅、黑、藍三條毒龍,分別代表“貪嗔痴”摧毀人生的三大毒素。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聽到這則故事,吃驚之餘極為讚佩道:“再也沒有任何故事能把人的貪慾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佛祖見到人心如此的貪婪和嗔痴,要想使世界和樂,就必須修正人心。他倡導世人應力戒貪嗔痴,滌除凡俗心。佛祖告誡世人:“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他提出用“戒、定、慧” 來對治 “貪、嗔、痴”。

提出的戒,是指一種有道德的、有規範的、無害他人的生活行為標準;用此標準來剋制或斬斷因為沾染喜愛外物,而生起的執著貪心。

提出的定,是針對內心的修煉和自我耐性的培養;凡事先自省,向內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發的嗔恨。

提出的慧,是對於宇宙生命種種實相,有了透徹、圓融的了知,從而脫離愚痴;不再惘於事理,迷於因果;善解世間因緣的相續,明白生死流轉的根本,心無掛礙,無有恐怖。

倘若,世人用佛學中的戒、定、慧來修行,就會達到力戒內心的貪嗔痴。因為持戒能除貪,持戒也能產生定力,當定力達到深厚的程度時,貪心就不能在心中再起,同時也斷滅了心中嗔心,這時智慧也顯露出來了,心中的愚痴也自然面然被障除了。

只要貪嗔痴在心中被滌除了,我們的身心就得到了淨化,心中的煩惱和一切苦厄也就都得到解脫。

我國儒家的修身安心之道,也與此類似。《禮記·大學篇》裡,儒家是這樣論述修身安心之道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儒家講究修身,而佛家講究修行;其目的都是要修正人心,倘若人心不正,又怎麼能行正呢?我們在塵世中,我們的心會時常受到貪嗔痴的毒害,使我們的心往往變成病態心、妄想心、貪婪心……就是沒有了自己真實的心。我們用病態心去感應事、接觸物,得到的結果那一定是病態的、不正確的。我們只有用佛學中戒、定、慧的方子,去醫治好我們受貪嗔痴毒害了的心;才能夠用自己的真心去正確地認識和感知大千世界。

上一篇:“1991年盧剛案”紀實:研討會變成殺人現場,天才變魔鬼連殺6人
下一篇:李利娟的雙面人生:收養118個孤兒,天使的面孔背後卻是個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