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邊看邊聊|范仲淹應災

公元1050年,杭州大旱,時任知府的范仲淹採取了大異常規的三大措施,史稱“荒政三策”。

范仲淹是婦孺皆知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岳陽樓記》令人百讀不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影響深遠。不過,對他的政績多數人瞭解不多。近讀《宋史·范仲淹列傳》《欽定康濟錄》等史書,看到皇祐初始范仲淹在主政杭州時的救災之策,拍案叫絕。

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慶曆新政”夭折後被貶出朝廷的范仲淹,從鄧州(河南)移任杭州知府,時年61歲。次年,恰遇杭州大旱,“兩浙路大饑荒,道有餓殍,饑民流移滿路,”糧食奇缺,糧價飛漲,很多百姓賣兒賣女。朝廷不得不下詔:“兩浙流民,男女不能自存者,聽人收養,後不得復取。”面對餓殍遍野的大災荒,范仲淹作為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沒有延用發粟救災的常規之策,而是採取了不為常人理解的三大措施:

一是大興公私土木之役。范仲淹認為,饑年工價至賤,可以興土木之事。於是發動各地將寺廟、倉庫、錢庫、官舍、辦公樓等地方,該修建的不該修建的,全部修葺了一遍。二是縱民競渡。范仲淹知道“吳人好佛事,喜競渡,”於是“日出宴於西湖”,大搞龍舟大賽和“衝關挑戰”。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遊,杭州旅遊業大興,貿易飲食服務業轟轟烈烈。三是增高米價。當時一斗米120錢。由於糧荒,糧食供不應求,糧價日漲。范仲淹索性將米價提高到180錢一斗,並沿江張榜,大肆宣揚。外地米商聽到這個訊息,日夜兼程運米至杭,帶動了運輸業大發展。等到各地糧食充盈於市,糧價又自然回落到了每鬥120錢。

范仲淹釆取的這三條措施,史稱“荒(荒年)政三策”,讓人匪夷所思,驚世駭俗。政敵們紛紛狀告他。《夢溪筆談》中記錄說:“監司奏劾杭州不卹荒政,嬉遊不節,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意思是告范仲淹在荒災肆虐的時候,不把心思放在救災上,整天吃喝玩樂,弄那些嬉戲遊玩的東西,而且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由此,宋仁宗親自過問。范仲淹上奏陳述自己的想法,“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遊及興造,皆欲以發有餘之財,以惠貧者。貿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於公私者,日無慮數萬人。”范仲淹認為,鬧饑荒大家都缺錢,但寺廟和政府及商賈手中總是有一點錢財的,大力修葺廟宇、錢庫、倉庫、官舍、辦公樓等,讓錢流通起來,饑民可以透過勞作而獲得口糧度日。大搞旅遊,刺激消費,增加就業,可以解決很多人的溫飽。利用市場機制,促使糧食供過於求,不但可以使糧價回落到正常水平,還由於船運、搬運、儲存、用倉……帶動相關百姓勞作,獲得度日之糧。

看了范仲淹的奏章,宋仁宗龍顏大悅。沒過半年,“荒政三策”顯出良效:兩浙地區“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宋仁宗讚揚范仲淹的創新做法,並把“荒政三策”的相關做法寫進了朝廷的賑災條例。

范仲淹是剛因“慶曆新政”被舊勢力擠出朝廷的。他來到杭州,根本沒有把自己的仕途、性命放在心上,心中只裝著應災救民的責任和使命,因此,他才敢於違反常規,即使遭到監司奏劾,他也不測禍福,心底坦然,專心致志地推進“荒政三策”。“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這首詞生動地反映了范仲淹當年的斷腸心語,他就是在這樣的心境下不畏人言,不管陳規,昂首救民,創造“荒政三策。”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絕不僅僅是從范仲淹的筆端流出的,而是他一生心中的信念。《宋史》裡記載了他多次賑災濟民、造福百姓的事蹟。應災的核心是先讓老百姓吃上飯,不管條規上怎麼寫,不管上面怎麼說,只管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所以他屢屢應對得當,政績卓著,萬民敬仰。不管官家商家,災難時總會有點餘糧餘財,釆取措施促使這些餘糧餘財流動起來,才能平衡老百姓的緊缺。大災之際,守糧守財是正常心態,范仲淹讓官府、寺廟帶頭,有效地撬動了全社會的財貨流動。至於“米先貴而後賤”,是他巧妙利用了市場原理。最終讓饑民有糧,讓百姓得福。

文人的聰明用在國家治理上,讓人敬佩。(洪水)

上一篇:劉伯溫去挖諸葛亮墓,看到五個字折服,此知縣出12字石碑引風波
下一篇:[穿越火線] 埃及TeamMyth戰隊PENGU1N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