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取了個尊貴又霸氣的名字,從未改名並沿用至今

我們國家的全民開頭兩個字就是“中華”,而這兩個字又可以拆分為“中土”和“華夏”兩個詞彙。這兩個詞彙的背後,沉澱著我們中國上千年的文化。也沉澱著我們國家的歷史底蘊。

經過學者考證,“華夏”二字最早是出現與周代時期的《尚書·周武·武成》之中:“華夏蠻貊,罔不率俾”。其意思是不管是中原的華夏民族,還是其他四方的落後部族,都沒有不順從周武王的。

於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周朝時期,我們中國人就開始自稱為“華夏民族”了。而其他的民族,則是被我們稱作為“蠻貊”。而華夏之名,根據《尚書·正義》中記載則是:“冕服華章曰華,而大國曰夏”。

據歷史記載,在夏朝之前中國基本上沒有系統的文字記載,因此夏朝算是我國開國的第一個朝代。再有一個,夏朝自大禹治水之後。為了防洪抗災,十分的重視水利。

於是築城而居,興修水利成為了夏朝先民們的選擇。而城中之地在那時被稱為“國”,為了區別於其他的遊牧民族。城中之人自稱為“中國人”亦或者是“中國民”。

也就是說在那時候,中國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國中”之人。因此在西周後分封建國時期,分封了八百多個諸侯國,這些諸侯國的總稱在那時候被稱為“諸夏”。而之外的其他國家,則是被稱之為“夷”。正如左傳中記載的“裔不謀夏,夷不亂華”。

而“中”這個字,一開始在夏朝時期是有著“國中之人”的意思。不過再後來則有了更深的文化內涵。秦朝時期,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之後覺得自己功蓋三皇,力壓五帝,於是在其中各取一字,自稱為“皇帝”上位了。

既然是皇帝,那麼自己的國家人民也不能太差。於是也在古人的自稱,“中國”與“華夏”之中各取了一字,作為“中華”二字賜予民眾。那時候的始皇帝就是這麼的自信,為他所建立的大秦帝國取了這麼豪邁的一個名字。

而那時候的民眾也是這麼自信。這時候的“中”,已經不是“國中”這個意思了。當時的人民自信的認為,我們的國土在世界的中心,“中於天地者是為中國”這樣的說法也早就深深刻在了每個人民的心上。

只是這個名字,到了漢朝時期因為漢朝的強大。大家都漸漸的以‘’漢人‘’自稱,而“中華”二字漸漸地就未在提起。但它依舊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成為了華夏民族心中的一個精神圖騰,是刻在骨子裡的驕傲。

於是在民國時期,中國風雨飄搖之際。民國學者梁啟超又重提“中華民族”的概念,喚起了中華兒女們心中那久遠的回憶,也讓我們重拾驕傲。後“中華”二字也一直被沿用至今,畢竟世事變化,但中華永昌!

上一篇:武則天的水平就一個大號慈禧,她們都擅長於人際關係處理
下一篇:秦國曆史上有4位功高震主的名臣,結果一位被罷官,兩位不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