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正史、野史、雜史、別史、稗史都是什麼史書?

正史

正史是以紀傳體為正規體例,以“本紀、列傳、表、志”等形式而編寫的史書。在過去,將誰歸入本紀帝紀便是承認了其為正統。另外一層含義則是官修、正規的意思。

“正史”一詞始見於阮孝緒(梁)著《正史削繁》,《隋書·經籍志》把《史書》、《漢書》等紀傳體史書列為正史,後來的《宋史》等沿用其說。

《明史·藝文志》在紀傳體的基礎上,增加了編年體,二者並稱正史。

乾隆年間編《四庫全書》時,規定“凡未經宸斷者,則悉不濫登。蓋正史體尊,義與經配,非懸諸令典,莫敢私增”。至此欽定“二十四史”為正史。

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加《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

民國初年有一部《清史稿》,主要是由皇族後裔編寫,但立場太偏,詆譭辛亥,於是北洋官方將其封存~後來民國官方繼續修編,但沒修完。

現在,民國史由社科院主持,同時還在幫它修清史。

當然,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官修(《新五代史》為歐陽修私修)正史難免不全面,所以就需要其它史書作為補充,包括野史、雜史、別史、稗史。

雜史

雜史之名也是始於《隋書·經籍志》。雜史既不同於紀、傳、表、志齊全的正史,又不同於關係一朝大政或範圍有限的“專史”,內容雜然並陳,是一般只記一事始末和記一時見聞,或只是一家之言的私記,帶有掌故性質的史書。

雜史多出於私家著述,沒有拘束,有聞必錄,所遇必記,因此儲存了許多珍貴而有價值的史料。

這類史書非常多,比如《戰國策》、《國語》、《穆天子傳》、《山海經》、《說苑》、《列女傳》、《吳越春秋》,以及眾多的史評、雜記、類書、地誌,等等,都是。

別史

南宋藏書家、目錄學家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把編年體、紀傳體以外,以及雜記歷代或一代歷史事實的史書,稱為“別史”。

別史在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價值,但不是由史官編修,也未被官方認可。

如(唐)高峻《高氏小史》、(北魏)崔鴻《十六國春秋》、(宋)司馬光等《資政通鑑》、(宋)呂祖謙《新唐書略》、(明)黃虞稷《千頃堂書目》,等。

野史

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如《唐書·藝文志》所載《大和野史》十卷,即以野史為名,以別於官修。

野史以宋、明兩代最多。其對研究歷史有很重要的補充價值。

稗史

古代曾經有稗官,專門講述街談巷議、風俗故事,作為民情參考,所以後世一般稱這類史書為稗史,其特點是具有較濃郁的文學色彩,涵蓋很寬泛。如《宋稗類鈔》、《清稗類鈔》等。

古代為何重視正史?

這是因為古代的堯舜禹禪讓,夏商周更替,天下人都認為是正當的,而且始、末清楚,所以古代人無需討論是否正統~但是到了後世,出現了混亂,比如五胡十六國。

於是乎,是否正統就成為一個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正統”說基本上算是古代儒家的一個學術觀點~~儒家學說有糟粕,但它從漢朝開始就成為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這無法否認……其它的,本文就不展開討論了。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史書往往都帶有一定的傾向性,比如《三國志》在重要人物的傳記後都寫一段“評曰”,字裡行間“曹魏”更正統;《史記》有“太史公曰”,《資治通鑑》有“臣光曰”,用來表達作者的觀點和立場~~

我們現代人用研究史書,則要跳出這種預設結論,只研究歷史事實和歷史人物本身,發現總結歷史規律,才更加有利於社會發展。

(本文原創,謝絕轉載。部分圖片源自網路,侵刪)

上一篇:以軍斬首哈馬斯高官:6把大刀片精確命中目標,活活被絞成碎肉
下一篇:她是皇后,一生沒有得到皇帝的愛,膝下沒有孩子,最後還當上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