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周邦彥《祭谷隨·其二》原文及翻譯,周啟周啟帝的生平簡介

原文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①之。谷年十有②五,諫③父曰:“祖育兒生女,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④負義⑤也。”父不從⑥,作輿⑦,捐祖於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⑧具?”谷曰:“他日⑨父母老,無需更作此具,是以⑩收之。”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

註釋

1、捐:拋棄。

2、有:同“又”。

3、諫:好言規勸。

4、是:這。

5、負義:違背道義。負,違背。

6、從:聽從。

7、輿(yú):手推的小車。

8、兇:不吉利。

9、他日:將來,將來的某一天。

10、是以:因此。

譯文

原谷有個祖父年紀大了,原谷的父母厭惡他,想拋棄他。原谷十五歲,好言規勸父親說:“祖父生兒育女,一輩子勤勞節儉,哪有父親老了就拋棄他的人呢?這是違背道義的。”父親不聽從原谷的勸告,做了一輛手推的小車,把祖父拋棄在野外。原谷跟隨在後面,把小推車收了回來。父親說:“你為什麼收回這不吉利的東西?”原谷說:“等將來你們老了,我就不需要再做這樣器具,因此先收起來。”父親很慚愧,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於是把祖父接回來贍養。

文言知識

說“諫”:

“諫”在文言文中作“好言規勸”或“用委婉的語言勸說”。上文中的“諫父”,意思是原谷對父親好言勸說。又如,“莫不諫”,意思是沒有人不規勸的。這種“諫”只能用於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如“大臣諫曰”,意思是大臣對皇上委婉地勸說。反之,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要用“誡”、“告”、“戒”等。

出處

北宋·《太平御覽》

文化常識

《太平御覽》:

是宋代著名的類書,由李昉、李穆、徐鉉等學者奉敕編纂。該書始於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成書於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初名《太平總類》,書成之後,宋太宗趙光義每天看三卷,一年後讀完,所以更名為《太平御覽》。

全書以天、地、人、事、物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謂包羅古今永珍。書中共引用古書一千多種,儲存了大量宋代以前的文獻資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啟發與借鑑

上文中的原谷對父親的不孝之舉,先曉之以理,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使父親幡然悔悟,充分體現了原谷的孝心和智慧。

孝敬父母,尊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子女,要時刻謹記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哺育了我們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終生都要報答的,這是做人的本分。而為人父母,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當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每天一篇文言文,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敬請關注“我愛文言文”。

上一篇:《張乖崖為崇陽令》是哪位詩人的作品?這首詩詞的原意是什麼樣的?
下一篇:《河之魚》的內容是什麼?《河之魚》中的豚的魚為什麼叫河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