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秦始皇一生都在記憶深刻,為何外國人卻認為他的一生不如隋煬帝呢?

我們從小在學校裡學習歷史,一定都對課本上佔有大篇幅的秦始皇嬴政記憶深刻,從一統中原建立秦朝、改度量衡、修訂文字,到後來的大興土木、焚書坑儒無一不說。可不管是做過什麼,都無法動搖他是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這個觀念在國內可謂根深蒂固。

不過,如果有機會翻看外國的歷史著作或者相關評論,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點,他們雖然同樣肯定秦始皇在中國的影響力,卻認為他的整體貢獻不如隋煬帝,這是不是大跌眼鏡呢?

咱們國人都知道隋煬帝向來是“暴君”、“昏君”的代名詞,常常和夏桀、商紂這些帝王並稱,為何西方人會和我們態度不一樣?隋煬帝又做過什麼呢?

圖片:隋煬帝昏君形象劇照

一、客觀看待隋煬帝的貢獻

1、隋煬帝的武功

既然是進行對比,咱們自然是要公平公正,不能只盯著隋煬帝的壞處看,也要全面的觀察他統治中國時期還做出過哪些貢獻,畢竟人無完人嗎!

個人認為,他在中國歷史演變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和地位,並不弱於漢武帝或者唐太宗,甚至也和秦始皇很相似,主要是推進歷史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圖片:隋煬帝出巡劇照

首先,他結束了此前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從公元316年西晉覆滅之後,一直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整個中原地區分裂了近300年,雖然出現過前秦、北魏這種較有規模的帝國,但總是離統一有一步之遙。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統一了中原的不是他老爹楊堅嗎?

事實上在一系列的南下之戰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都是隋煬帝楊廣,比如滅南陳之戰。

公元329年吐谷渾建國後,行為與之前的突厥人相似,楊廣率軍出征,僅一年就成功將其覆滅,開疆拓土數千裡,隋朝疆域西至塔里木,南到崑崙山,設定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公元605年擊敗林邑王,一年後大破契丹,俘虜4萬餘人,隨後突厥啟民可汗入朝稱臣,四年後隋軍進攻琉球,擊殺君主渴刺兜,俘虜萬人,三徵高句麗就更不用多說了,雖然後世認為這三次征伐勞民傷財並最終誘發了農民起義,不過我們站在國家主權和歷史程序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中華民族的輝煌時刻。

圖片:楊廣領兵南下作戰劇照

2、隋煬帝的文治

在文治上舉兩個最有代表性的貢獻,第一個就是大力推行了科舉制,這件事是影響此後千餘年的大事,也是中國歷史上吏治改革的重要一步,延續了1300多年的時間。

從三國的曹魏時期開始,中原政權一直採用“九品中正制”,這導致仕途一路被豪族門閥把控,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政治局面,也形成了門閥政治勢力,這就是南北朝大動盪的原因之一。

隋煬帝深知其中利害關係,於是登基後著手改革,“科舉制”應運而生,這讓天下的寒門學子終於有了出頭之日,減少了門閥政治家族對國家權力的把控,極大穩定了當時的封建統治,可以說這一舉措足以讓隋煬帝彪炳史冊。

第二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開鑿大運河了,京杭大運河在封建時代可以說是中國南北方的唯一大動脈,主導著全國經濟的興衰,雖然在隋煬帝之前歷代王朝都有過開鑿和疏通運河的做法,但論功勞,要屬煬帝最大,換句話說,沒有他也就沒有現今京杭大運河的規模。

除了經濟之外,大運河也有利於農業、水利和漕運,像揚州等發達城市的興起,後世唐朝、宋朝一直到明清時期的盛世,也都和大運河不可分割。

圖片來源於網路:開鑿大運河

二、如何看待西方媒體的評價

1、西方輿論的崛起

以上這些隋煬帝的功勞都是真真切切書寫於史書之上的,大慧認為也都有劃時代的意義,至於他到底是不是個好皇帝,功勞又能不能和秦始皇相比,我說了不算,這就要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在這裡,要探討一下西方媒體的評論,我們應該如何對待。不可否認,西方媒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人的對人對事的看法,在21世紀的今天也會對國內的很多知識、思想、認知產生影響,

但大家要懂得,有很多地方我們都必須注意,因為它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

在現在的國際社會中,西方媒體把握了很多的話語權,也有一定的“權威性”,所以他們的觀點有時候足以令很多人重新審視已知的歷史。

西方媒體以強勢著稱,且這個習慣根深蒂固,15世紀以後,西方世界透過全球殖民的方式迅速積累了大量原始資本,讓他們的文明和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到18世紀,英國第一個引領了工業革命,這就讓整個西方世界“改頭換面”。

社會步入了新的階段,東西方文明千年以來的平衡局面就被打破了,所以我們要知道,他們屬於強勢逆襲而掌握了話語權。

圖片來源於網路:透過全球殖民的方式

2、對中國話題的思考

中國向來是西方媒體關注的焦點,當然了,這不僅僅是政治和當下的時事,還有咱們的文化、歷史等方方面面,縱觀西方媒體的發展過程,從他們“啟蒙運動”就掀起了“中國熱”開始,一直到現在,從未缺席過。

平心而論,我們要認清他們之前很長時間的一些針對中國歷史的討論確實偏向於學術,而且態度嚴謹,這是國內學者比不上的。不過現下的很多論調,就必須謹慎對待了,

因為其中不乏揣摩之意,畢竟西方媒體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觀,如何看待歷史人物就是很好的例子。

圖片來源於網路:西方媒體

多了也就不說了,終歸是所處的文化環境不同,彼此的歷史觀也不同吧!看待西方媒體評價中國的話題,大家必須要有主觀判斷能力就可以了。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上一篇:【尋人啟事】尋人啟事,你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下一篇:清華教授郝宏恕:航空業的經驗可以從失敗中汲取教訓| 遇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