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少林寺方丈的官職到底有多大?為什麼能讓寺廟的方丈如此吃香?

從唐太宗賜封少林寺以後,少林寺的方丈和尚由朝中派遣,一任三年。三年後另遣派新方丈 來接任。到了宋朝,這個制度被打亂了。有時候朝廷派遣方丈,有時候寺中推選方丈,任期可長 可短,也不一定是三年時間了。

傳說,明思宗崇禎年間,朝廷給少林寺派遣來一個方丈,名叫魁首。這人雖然精通佛學經典, 但不勤佛秉事,生活上好吃愛穿,作風上大手大腳。鬥米鬥面,他根本不放在眼裡。

僧徒中誰愛穿戴打扮,他就高看親近誰,誰若儉樸老誠,他就看不起誰,還說丟佛門的人。 有一次過年,少林寺十八家的當家僧,都來給老佛爺上貢,給方丈拜年。按少林規矩,中午方丈 和尚要請這些當家僧會餐。當時西來庵的當家僧,名叫中興。中興師傅文武雙全,深懂佛學經典, 生活上艱苦樸素,穿粗布僧衣,吃家常便飯,辦事耿直而有遠見。在眾僧中享有威信。因為他穿 了一身洗漿粗布僧衣,肩頭上打有補釘,方丈魁首見了很不順眼,認為中興丟少林寺僧眾的人。

大年初一中午會餐,魁首就沒給中興下請柬。這件事眾師傅都看不過去。因為魁首是方丈,又是 朝廷派來的,沒人敢直說出來。

辦事情,上行下效,古來如此。方丈和尚好吃好穿,大手大腳,常住院的僧徒辦起事來也都 處處大手大腳,滿不在乎。特別是“積香廚”的飯菜,饅頭兒,飯後刷洗鍋碗常常順水洞眼就 倒出寺外去了。

一次,有位老僧,看著細米白麵做成的吃食被倒在水洞眼裡太可惜。他把這事稟報方丈魁首, 魁首不但不接受這個意見,還說他是多管閒事,一點殘菜剩飯,何足大驚小怪?從此再沒人提這 事兒了。

西來庵與常住院的積香廚,是一牆之隔。起初,中興看著從水洞眼裡流出來的殘菜剩飯,白花花的,就收起來餵雞餵羊。後來,頓頓飯後如此,並且越來越多,中興就找一個篩子, 放到水洞眼口處全部接起來,然後用清水淘洗乾淨。有幾次,他把曬乾的食物用秤稱稱,有三斤 的,有五斤的,中興把這些東西儲存起來。  就這樣,中興不吭不哈的,頓頓、天天、月月、年年,堅持做下去。四、五年後,三間大的 庫房中裝得滿滿的。

說來事也湊巧,崇禎十年遇到了天旱,收成不好,善男信女供佛的香火錢糧也少了,但常住倉庫裡還有底兒,將將就就吃了一年。崇禎十一年,又遭重雹災,莊稼大大減收。這一年,常住 倉庫裡的糧食,全部消耗完了。崇禎十二年,天又來了一次大旱,田裡莊稼,顆粒無收,人們只 好吃樹皮樹葉。這時候,常住積香廚一天連三頓稀菜湯都接不下來。全寺幾百名僧眾中身強力壯 的年輕僧,出外逃荒去了,剩下的老、弱、殘和權勢僧,人人瘦得皮包骨頭,連登殿上香也沒人 做了。

更嚴重的是,崇禎十三年初春青黃不接的時候,寺裡一天餓死了兩個僧人。方丈魁首看到這 種情況,躺在床上灘成一堆泥。這時候,幾個老僧來找他說:“方丈!不能白白看著讓僧徒都餓 死,你出去借點糧吃行不行?”

魁首連眼都沒睜說:“大災三年,吾身還顧不住吾身,誰家還有糧食借給咱?” 老僧們說:“聽說西來庵中興師傅那裡存有吃的,一牆之隔,你張張嘴就行了。” 魁首擺擺手說:“咱們是一個老天爺,他那老誠勁,有什麼本事!”眾僧說:“有人見過,他的三間大倉庫裡,還存著滿當當的一屋子吃食呢!” 魁首一聽,忙坐起來問:“真的?”

一個老僧說:“真的,我親眼見到的。”

於是方丈魁首就同幾個老僧到了西來庵。他看見中興身體健康,紅光滿面,還是穿著一身粗布僧衣。魁首向他施禮說:“中興師!我有眼不識泰山,常住僧徒快餓死了,今天特來向你借吃 的。”

中興聽後,忙把他們讓進客廳,端上兩大盤雜麵饃。魁首吃起來,比吃山珍海味還好吃,他 們一氣把兩大盤饅吃光了。吃罷,魁首問:“中興師!你是從哪裡弄來的這些米麵,太好吃了!” 中興說:“遠在百里,近在眼前。”說著他引他們,來到水洞眼處,指著說:“是從這裡得到 的。這些都是前些年從積香廚倒出來那剩飯饃頭兒。我這個沒本事的窮酸老僧把它收起來了,淘 淨曬乾又做成的饅,說出來惹方丈見笑。”

魁首一聽,臉像誰用鞋底打了的,紅一塊,紫一塊,好一會才說:“中興師!你的作為教訓 了我。”說著向中興連施三禮:“敝僧從今拜你為師。”“撲騰”跪在地下了。

中興忙把他攥起來,開開倉庫門,把收拾起來的殘米剩饃頭兒,借給常住僧徒食用。 災荒過後,魁首向朝廷寫了悔過書文,並薦中興為方丈,他任首坐,共謀少林寺佛事。

上一篇:于謙是明朝歷史上第一個於危難之際挽救了大明帝國的忠臣,他是誰?
下一篇:中國寓言故事之梁好逃亡,這篇寓言揭露了什麼道理?其中有什麼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