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晚清時期的發捻是什麼樣的?發捻是什麼時候被清軍擊斃的?

晚清可謂是處於內憂外患不斷的風雨飄搖之際。單是太平天國就幾乎橫掃了大半個中國,險些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除了太平天國外,實際上在晚清還有一支可媲美太平天國的反清勢力,那就是活躍在安徽、河南、山東、湖北等省的捻軍,也就是清朝方面經常合稱的“發捻”。髮指蓄髮的太平天國,捻就是指捻軍。

捻軍在反清戰爭中所取得的戰果可以說是相當可觀。先是擊斃了被清廷視為“國之柱石”的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然後還打破了曾攻下太平天國天京的曾國藩的包圍,迫使其被撤職。最後捻軍也曾和太平天國全盛時期的北伐一樣,打到北京近郊,讓清廷舉朝上下大駭。

那麼,捻軍為什麼能和太平天國並列,又是怎麼擊斃僧格林沁且讓曾國藩被撤職的呢?

上圖_ 捻軍起義路線圖

一、捻軍興起

一切都要先從捻軍的興起說起。皖北地區土地貧瘠,且各種自然災害頻繁,民不聊生。這一點單是從嘉慶皇帝給安徽的蠲免稅收和進行賑濟的上諭次數就能看出,嘉慶二十五年間一共發給安徽52道此類上諭,而皖北獨佔34道,可以想象到當地百姓生存之艱難。

長時間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極大的生活壓力卻也使得皖北地區民風彪悍,如清朝時皖北地區有官員就曾說:“安徽省介江淮間,其俗之悍戾狠鬥,鳳陽、潁州、泗州為尤甚。”當地百姓為了謀生,便開始聯合起來打擊地主、反抗官府,而“捻”字就是“一股一夥”的意思。早在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皖北及周邊地區便已號稱“村村有捻,莊莊有捻”了。

上圖_ 捻軍活動地區

捻軍起義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咸豐元年(1851)到同治二年(1863),領袖是安徽人張樂行。張樂行咸豐元年(1851)率領亳州地區的捻軍起義,次年率捻軍圍攻河南永城。咸豐三年(1853),張樂行和永城馮金標,亳州朱洪立等十八個捻軍首領歃血為盟,自稱“十八鋪聚義”,捻軍勢力開始變大,其影響逐漸波及到安徽、江蘇、河南、山東四省。張樂行後率領捻軍到達淮南,聯合太平天國共同對清軍作戰。

同治二年(1863),捻軍人數已達二十萬之眾,張樂行率軍北上,同僧格林沁率領的清軍大戰,結果不幸戰敗被殺。而次年,即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天平天國也被鎮壓。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率領太平軍加入殘存的捻軍,雙方合二為一後,實力快速恢復,捻軍起義進入第二階段。

上圖_ 捻軍與清軍作戰

二、和太平天國並列

清朝之所以把捻軍與太平天國並列,稱“發捻為心腹之患”,主要是因為捻軍經常配合太平天國對清軍作戰,甚至有時候會直接聯合起來,雙方關係極其緊密。在捻軍興起之初,太平天國於咸豐三年(1853)發動北伐,而北伐軍過境安徽時使得當地的捻軍得到了很大的鼓舞。如《湖北通志》中就說:“自粵匪倡亂,群捻揭竿而起,受其唆指,或分擾以掣我軍,或前驅以助賊勢。”由於太平天國起自廣西,故粵匪是當時清朝官僚對天平天國的蔑稱。

而從“群捻揭竿而起”到“前驅以助賊勢”可以看出在同清軍作戰中捻軍對天平軍的配合。並且如前文所述,在捻軍起義的第一階段中,首領張樂行在“十八鋪聚義”後率軍到達淮南便積極的和太平天國取得聯絡,而天王洪秀全也認為聯合捻軍有利於抗擊清軍,故雙方在進行談判後,張樂行及其他捻軍將領接受了太平天國的封號。如張本人一開始被封為徵北主將,後被封沃王,其全銜為“殿前北方統率天軍頂天扶朝綱沃王謐千歲”。

上圖_ 天王洪秀全畫像

同治二年(1863)張樂行率二十萬捻軍被僧格林沁部擊敗並被殺後,次年太平天國天京也陷落。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原太平天國遵王賴文光率領江北江南的太平軍加入了捻軍的殘部,雙方再度聯合起來,並且聯合的程度較之前有了較大提高。

合併後的隊伍由賴文光和捻軍將領張宗禹二人統帥,賴文光足智多謀,張宗禹也是捻軍名將,雙方盟誓曰:“誓同生死,萬死不辭”。他們先按照太平天國的軍事制度重新組織捻軍,然後打出了“披霜踏雪,以期復國於指日”的口號,最後對戰術做了極大調整,即以騎兵為主,流動作戰。雙方在聯合和整頓後,捻軍實力快速恢復,使得在太平天國失敗後,捻軍成為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

上圖_ 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左翼後旗(今屬內蒙古)人

三、陣斃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及其手下的一萬多滿蒙騎兵被清政府視為“國之柱石”,是清朝中央軍隊中最為核心的一支。而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本人忠於清廷,長期同捻軍和太平天國作戰,是捻軍和太平軍的勁敵,捻軍前期領袖張樂行便是死於僧格林沁之手。故在捻軍整頓時,僧格林沁部便奉朝廷指令準備消滅捻軍。但捻軍在完成整頓後,其主力已是流動迅速的龐大騎兵隊伍,所以賴文光、張宗禹二人利用自身優勢和僧格林沁急於求戰的心理,不斷牽著僧格林沁的鼻子走,使得僧部疲於奔命。

而捻軍則趁機邊打邊走,先後三次擊敗僧格林沁部,斬殺清軍悍將恆齡、成保、舒通額、巴揚阿等多人。僧格林沁氣急攻心,瘋狂的對捻軍進行追擊,結果犯了冒進的兵家大忌。

同治四年(1865),捻軍在曹州設伏,全殲僧格林沁部,陣斃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內閣學士全順、總兵額爾經厄等一眾大員,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清朝方面則受到了很大震動,主持朝政的慈禧和恭親王奕欣“輟朝三日”,親臨祭奠。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僧格林沁部的全軍覆沒,意味著滿清政府喪失了最後一支有戰力且值得朝廷信賴的“自家”軍隊,漢族士大夫集團及地方軍隊開始崛起。

上圖_ 捻軍伏殲清軍僧格林沁部

四、曾國藩被撤職

僧格林沁全軍覆沒後,清廷“急召曾國藩赴難”。曾國藩吸收僧格林沁戰敗的經驗,認為捻軍的優勢在於流動性大,清軍防不勝防。故針對這個問題,他制定了一份詳細的作戰方略。即先在江蘇徐州、山東濟寧、安徽臨淮、河南周家口駐紮重兵,四點相連,限制捻軍活動的範圍。

然後“另練馬步大枝勁旅,以為遊擊之師”,就是說在重兵封鎖後,再專門訓練大批步兵騎兵負責圍剿。這樣做的好處是清軍各司其職,負責包圍的嚴守,負責剿殺的則全力遊擊。曾還特地向朝廷解釋自己的戰略是“以靜制動,覓地圍圈,以有定之師制無定之寇。”

上圖_ 曾國藩(1811年-1872年)

曾國藩的計劃不錯,但執行起來卻出了很多問題。

一是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曾國藩功高震主,為了防止朝廷猜忌,解散了自己的嫡系湘軍。而等到曾國藩再次負責剿捻的時候,手下湘軍只有幾千人。並且這幾千人還都“人人思歸,不願北征”,士氣低落。

二是其餘清軍派系繁多,不光不聽指揮,還經常內鬥。如曾國藩同時指揮的有河南豫軍、山東軍隊、安徽淮軍、部分滿蒙軍隊。這些地方軍隊往往不想去外省作戰,並且還發生因搶奪友軍洋槍遭對方開槍還擊造成重大殺傷的事件。

萬般無奈之下,曾國藩再次制定了河南的河防策略。即在河南沙河、賈魯河一線駐兵設防,企圖將捻軍壓縮到豫西南貧瘠之地。這一策略遭到了河南官紳的一致反對,因為這會給河南帶來很大破壞,危及他們的利益。可曾國藩還是堅持此項策略,只不過令他沒想到的是,就在清軍費了力氣好不容易完成河防工作,他本人還在前往徐州大本營的路上時,捻軍便已識破清軍策略,於夜間破圍而出,轉戰湖北、河南。

本就對曾國藩不滿的河南官紳更是集體向朝廷告狀,“皆怪曾國藩以督師大臣安居徐州,謗議盈路。”這使得曾國藩被朝廷撤職,草草下臺。

上圖_ 捻軍奇制曾國藩 連環畫報

五、打到北京近郊與最後失敗

曾國藩下臺後,捻軍企圖在四川建立政權。故分兵兩路,一路征戰中原,是為東捻軍,一路去陝西甘肅,是為西捻軍。而清廷此時則令李鴻章對付東捻,左宗棠對付西捻。東捻軍曾多次擊敗湘軍及淮軍,甚至擊斃了淮軍總兵唐殿魁,但最終在進入山東後,遭受伏擊,主力傷亡殆盡。

而西捻軍得到訊息後,在“誓同生死,萬死不辭”的盟誓下,擊敗山西巡撫,急行軍過河北,打到北京近郊,想減輕東捻軍壓力,但此時東捻軍已經覆滅。就在西捻軍準備圍攻北京時,不幸陷入了清軍的層層包圍,最終失敗。

作者:李光彩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中國近代史》 中華書局 李侃

【2】《清史稿》 中華書局

【3】《捻軍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豫明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劉備的後代有多少?劉勝有120個兒子,子孫後代很多,劉備是漢室嗎?
下一篇:英國為什麼會被德意志的一個面子打敗?只因德軍的一個方面缺少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