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淵之盟背後的外交戰,宋朝整體上有恐遼的輿論在,宋朝整體上有。

在澶淵這個地方發生過多次會盟,比如春秋戰國時期晉侯、齊侯、宋公、衛侯、鄭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盟於澶淵。在北宋也發生了“澶淵之盟”,結盟的物件是宋和遼。澶淵這個地方大致在河南濮陽市區域。今天知常容想和大家聊一聊“澶淵之盟”背後的外交戰。

宋真宗997年繼位的,1004年遼太后帶兵入侵逼近澶淵這個地方,自從宋太宗派遣二十萬大軍分兵三路伐遼,以犧牲楊繼業,也就是民間所說的楊老令公為代價,慘敗南歸後,宋朝整體上有恐遼的輿論在。

宋真宗也不是一個開拓之主而是一個守成之主,此時怎麼辦?

要知道這一次帶兵的正是擊敗宋太宗北伐的遼太后蕭綽,北宋朝廷亂成一團。王欽若說到南京去吧,陳堯叟說到四川去吧,因為他們一個是江南的,一個是四川的。王欽若是奸相的代表,陳堯叟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有一個弟弟,大家應該都知道,《賣油翁》中的主角陳康肅公就是他的弟弟,他倆都是北宋的狀元。他父親陳省華是進士,生了三個兒子2狀元,1進士也算夠傳奇的。

此時宋真宗也不知道怎麼辦問寇準。寇準看到王欽若、陳堯叟都在場,就說了一句狠話:

誰為陛下畫此策者,罪可斬也!所以這兩人就恨死寇準了,埋下王欽若後來算計寇準的因。

寇準說我們去澶淵就能搞定,這不難,宋真宗還是下不了決心,此時寇準將當時的太尉高瓊拉進來表決心,這才下定決心向北出發。

走到半路宋真宗又不想走了,想南巡,南巡是一種說辭,說白了就是往南逃。此時寇準就連哄帶威脅:隨駕軍士父母妻子盡在京師,必不肯棄而南行,中道即亡去耳。願陛下亟幸澶州,臣等效死,契丹不難破。

遼軍此時攻擊受挫,而且遼朝名將蕭撻凜在視察地形時被宋將用床弩射殺,回營後死了。

宋真宗本來不想戰只想跑,遼太后見佔不了便宜,這樣就構成“澶淵之盟”的客觀背景,談和就有了基礎。

宋方派出的代表叫曹利用。曹利用這個人《宋史》對他的評價是:利用少喜談辨,慷慨有志操。他不是科班出身,他是受父親的蔭護而做的官,是官二代。

出發之前宋真宗對他說,給錢可以,有先例,當年漢朝就給錢過匈奴,但要土地不成。

曹利用的回答是:彼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還。

如果他們想要土地,我就拼死也會拒絕。

曹利用到了契丹大營,遼太后果然要求割地。當然遼太后說的不是割地而是還地,因為她說這地是後晉也就是石敬瑭為了稱帝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為父,藉助遼的力量建立的後晉,割了燕雲十六州送給遼。後晉送的自然就是遼的土地,這是遼太后的邏輯。

結果曹利用回答得很巧妙。

晉人以地畀契丹,周人取之,我朝不知也。若歲求金帛以佐軍,尚不知帝意可否,割地之請,利用不敢以聞。——《宋史·列傳·卷四十九》

這句話的大意是後晉做的,後周做的我們都不知道,我們是大宋,言下之意就是前朝的事情不要跟我說,我們只知道這塊地就是我們的。

當然一句話不能說死,不然就沒得談了,曹利用就亮出底牌,地是不可能了,錢的話我們可以回去商量。

第一輪談判結束了,沒有任何成果,不過雙方都知道底牌了。

接著遼方派韓杞過來,還是要土地,關南之地。

最後宋真宗說:

朕守祖宗基業,不敢失墜。所言歸地,事極無名,必若邀求,朕當決戰耳!實念河北居人重有勞擾,倘歲以金帛濟其不足,朝廷之體,固亦無傷。答書不必具言,但令曹利用與韓杞口述茲事可也。——《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五》

宋真宗實際上重複曹利用的觀點,要地沒門,要錢可以。

這樣遼方的韓杞也是無果而歸。

第一輪交鋒結束。

遼太后見割土地沒有希望,那隻剩下談錢,怎麼將錢多弄一點。此時雙方還是在友好和協商的氛圍內,因為雙方對對方的使臣都極盡禮數,傳遞出的訊號是雙方都希望能談攏。

宋朝比遼朝富,既然只是聊錢,宋真宗的壓力就小多了。

宋真宗給出的底線是能便宜最好,實在不行,百萬也可以,實際上宋真宗對錢的底線是很低的,幾乎就是能談下來就行。

曹利用出來之後,寇準拉住曹利用對他說雖然皇上說百萬可以,你要是談的價格超過三十萬,你回來,老子就砍了你。

寇老西發狠之後,曹利用也是怕的。

曹利用搞定後回來,宋真宗就派內臣去問談的數額,結果曹利用說這是機密事,不可以說,要當面說。結果宋真宗第二次派內臣去問,曹利用還是不肯說,只是將三根手指放在臉上。

內侍入曰:“三指加頰,豈非三百萬乎?”帝失聲曰:“太多!”既而曰:“姑了事,亦可耳。”——《續資治通鑑·宋紀二十五》

當宋真宗知道這三不是三百萬而是三十萬時,大喜過望,厚賞了曹利用。

“澶淵之盟”定後,遼宋兩國約為兄弟之國,宋真宗稱遼太后為叔母。有人說宋真宗、仁宋死後,遼國也很悲傷。他們的理由是這兩位皇帝表現的很好,治理天下好,知常容倒覺得這裡很大一塊原因是程式,約為兄弟之國,兄弟死了,自然需要悲傷的樣子。

西漢與匈奴和親,經過“文景之治”後在漢武帝時用了幾十年時間終於找回面子和場子,北宋與遼國結盟之後,除了最後金國與北宋協同滅遼外,其他時候北宋對遼持守勢,並沒有找回面子。雖然北宋真宗時期有“鹹平之治”,宋仁宗有“仁宗盛治”。

這兩治與“文景之治”的含金量誰高誰低,相信大家自有結論。

對於漢高帝劉邦與匈奴的和親,大家沒有太多的意見,對於遼宋這個盟約,後世之人看法不一,不過有一點是大家都認可的,那就是遼宋百姓終於免除戰禍,有了近百年和平。

宋真宗一開始對這個盟約也很滿意,甚至很得意,寇準也是如此。

這個時候王欽若給宋真宗上眼藥了。

欽若曰:“澶淵之役,陛下不以為恥,而謂準有社稷功,何也?”——《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二十六》

當時就將宋真宗問呆了,王欽若說這是城下之盟,你以萬乘之驅去弄了一個城下之盟,這不是可恥嗎?

宋真宗當時就傻了,然後王欽若就蠱惑他去弄了一個“天書降世”的鬧劇找回面子,《後世帝王不敢泰山封禪,只因這位皇帝自編自導天書降世的鬧劇 》說的就是這事,這裡就不展開了。

你對澶淵之盟怎麼看?站在宋真宗的位置該怎麼處理?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絡,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歷史生活人文,品史聞事見時, 眾推風雲榜(請輸

zhongtuifyb

)與你暢聊風雲變幻,共推精彩見聞~

上一篇:【今日熱賣】babolat鞋子,全新上市!
下一篇:大夏國,這個在漢朝時雄踞西域的國家到底是什麼人種?到底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