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靜夜史:三國演義中的固有硬傷,英法德三國為什麼能逃離美國手掌心

在實力決定一切的情況下,沒有美國的實力,英法德三國自然無法和美國一樣任性地去留。所以,是否追隨美國的決定權,從來不是取決於英法德,而是美國。

作為歐洲的三家馬車,英法德三國經濟實力長期在歐洲各領風騷,綜合國力無可匹敵,尤其是德國,經濟長期作為西歐一哥,而英法等國則是安理會五常之一。

但成績再耀眼,也不代表三國有能力擺脫美國的控制,在靜夜史看來,三國的固有硬傷,決定了三國演義即使大結局,也不可能逃離美國的手掌心。

因為首先,三國從來不是一路人。

英國的島國海洋文明、法國的海洋和大陸文明以及德國的大陸文明,在文明起源時就大相徑庭。雖然歷史上的英法三國部分地區實現過統一,但終究因差異巨大而分道揚鑣。而這種差異,在1871年德國統一後開始陸續暴露。

因為殖民起步早,英國很早就建立了面積達3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地,法國雖然不及英國,但同樣建立了海量的殖民地。而這和依靠兩次工業革命起家的德國分道揚鑣,而這也導致了一戰前德國和英法的對抗。

兩次世界大戰作為英法和德國的攤牌戰爭,將德國戰爭機器完全摧毀,而美國則在戰爭中大獲其利。尤其是第兩次世界大戰,除將德國徹底打回了原型,元氣大傷的英法丟失了幾乎所有海外殖民地,損失比德國還嚴重,這是戰後英法難以在經濟上超越德國的原因。

而經過二戰的洗禮,西歐徹底淪落,英法德三國再也不是叱吒風雲的一線大國了,而是美國籠罩下的二流強國。美國透過“馬歇爾計劃”從經濟上將西歐各國捆綁,英法德淪為美國的經濟附庸。

而為了加強英法德等國的危機感,迫使其更加“忠心”,美國主導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英法德三國再度在軍事上被美國捆綁。

德國作為二戰戰敗國,理應被美國駐軍安置核武器並作為美國駐歐洲軍本部使用;英國出於自保和攪屎棍需要,迅速完成從大爺到大孫子的轉變難能可貴。但法國作為西歐第一大國為何要寄人籬下呢?於是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北約爭取權力失敗後,於1966年憤而退出北約軍事一體化組織。

應該說,這是法國在二戰後最有魄力的一件事,然而也僅僅如此,因為過了30年不到,法國就於1995年重新加入北約。

相比於法國的“一時雄起”,英國在二戰後徹底焉了,尤其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被美國收拾了一頓後,更加明確了“生是美國狗,死是美國鬼”的中心思想,於是其後歷次對外行動,有美國的地方總有攪屎棍。

而當下的英國“脫歐”對於法德苦心孤詣的歐盟是一個巨大打擊,而英國背後的美國則樂見其成,所以英國必將繼續作為歐盟的狗皮膏藥而存在。

所以,反倒是戰敗國德國最硬氣。

因為反法西斯改造徹底,東西德國獲得了蘇美兩國爭相扶持,經濟實力恢復迅速。1990年兩德合併後,綜合國力進一步強大。

因為已經是國際地位低下了,所以德國在面對美國的敲詐威脅時比英法更有破罐子破摔的底氣,尤其是默克爾。

而因為近年來德國和俄羅斯關係曖昧,這更為德國增加了對抗美國的籌碼。所以面對美國撤走駐軍的威脅,德國並不害怕。

不過,無論多麼勇敢或者懦弱,三國在當前的國際秩序中沒有脫離美國影響力的可能。而三國報團取暖的可能性又更不可能,所以三國必將長期作為美國追隨者。

而除了所謂的實力不足,在當前環境下,追隨美國除了臉上不好看,其他方面幾乎都是棒棒噠,比如美國主導的國際市場能夠為三國帶來更多資本,追隨美國煽風點火能夠檢驗實戰能力增加軍火訂單等。

因為英法德三國本質上和美國已經實現了利益捆綁,所以如果強行“脫美”,不僅美國大哥會傷心,英法德更會傷身,實在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的操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上一篇:三國演義中,誰是最有地位的一個人?一個簡單粗暴的方法告訴你答案
下一篇:為什麼國泰一大喊冤枉,身為一品大員的阿桂就不敢行刑?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