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羅馬人為什麼能夠在兩次戰爭中統治下,成功崛起?他都做了些什麼?

西方文明起源於古希臘文明,但古希臘文化並沒有一直保持長久的興盛。自馬其頓帝國興起前後,古希臘諸城邦便陷入了衰退,無力維持對地中海的影響力。恰在此時,羅馬人以羅馬城為核心,開始了稱霸地中海的征程。

數百年後,羅馬人戰敗了西地中海霸主迦太基、打垮了亞歷山大帝國解體後統治東地中海的三大王朝,成為了地中海的主宰者。然而,龐大的疆域、頻繁而漫長的戰爭,使得羅馬的共和制漸漸無法適應,為了跟得上時代的發展,羅馬人形成了新的統治制度。

到了,公元前一世紀末期,贏得權力爭奪戰的屋大維對羅馬共和國進行改革,形成了所謂的“第一公民”制度。也可以理解為披著共和制外衣的帝制,就這麼羅馬進入了帝國時代。就這麼個制度,硬是給羅馬人帶來了近兩百年的繁榮,中間還有近百年的“黃金時代”。

但是,繁榮的經濟無法解決帝國面臨的根本問題。

羅馬帝國的制度是典型的奴隸制,而奴隸制經濟的繁榮發展依賴穩定的奴隸數量。當羅馬剛崛起時,曾透過內部壓迫來獲得相當的奴隸,不過,隨著大規模的對外作戰,在民眾的強烈要求下元老院貴族取消了自身的債務奴隸。

而後,便透過將大量戰俘來作為奴隸的來源。在羅馬人將地中海變成內湖的過程中,源源不斷的奴隸,為羅馬的社會生產提供動力。但,當羅馬人無法進一步擴張後,奴隸便無從獲得。羅馬社會面對奴隸資源的枯竭,不可避免地進入衰落。

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末期,各類問題就已經開始顯現。當時的皇帝們,曾希望透過對外擴張來解決面臨的挑戰。羅馬帝國的邊界,自屋大維之後,又一次開始向四周擴充套件。只不過,羅馬人看似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卻沒能根除這個問題。

當進入公元三世紀後,羅馬帝國連自身的穩定都無法保證。各地軍團僭主頻繁出現,行省間的商貿往來中斷,曾經銷聲匿跡海盜又再次出現。而內部的不穩定,使得羅馬帝國的邊境守備力量逐漸空虛,蠻族入侵、波斯侵襲接踵而來。

內憂外患之下,羅馬帝國已然處於解體的前夜。只不過,雖然大家互相征伐,但帝國的基本盤還算穩定。當時,奴隸制度行將崩潰,卻也出現了半隸農這樣新的生產方式。大的奴隸主,憑藉擁有的龐大土地,開始逐漸轉變為地主,這些人需要羅馬皇帝幫助自己維護自身利益。

除了了基本盤穩定外,還有帝國皇帝的能力不俗。整個三世紀期間,內、外壓力很大,但皇帝們前赴後繼,逐漸穩定了形勢。到了三世紀後期,羅馬帝國重新恢復了統一,蠻族與波斯人在羅馬軍團的數次打擊下,消停了下來。

然而,此時的羅馬帝國依然無法全面安穩下來。多瑙河、萊茵河附近的蠻族對於富庶的羅馬帝國虎視眈眈、奴隸制度的崩潰使得內部依然時有動盪,此外,東方的波斯人也無法讓羅馬人安心。

各個方向的問題,時常需要羅馬皇帝的御帳親臨,而當問題同時爆發時,皇帝總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煩惱。另外,統帥及其屬下對帝位的垂涎也讓皇帝如坐針氈,無法給予他們全面的信任。龐大的疆域對於皇帝來說,更像是一個負擔,一個皇帝無法解決的負擔。

面對這個看似不好解決的問題,公元284年成為羅馬皇帝的戴克裡先,決定走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道路。既然,一個皇帝使用的捉襟見肘,那多立幾個皇帝不就可以了!因此,在他統治前期,先後提拔了三位屬下,成為自己的共治者,這一時期也被為:四帝共治。

羅馬帝國曆史上,奇特的諸帝共存現象出現了。多出的幾位皇帝,可以應對多個方向的挑戰。不過,卻也有著無法調和的矛盾,極易出現扯皮的問題。從後續發展來看,這並不是一個穩固的制度,最後,也進入了歷史紙堆。

感謝各位的關注支援,歡迎點贊、評論與轉發。

上一篇:他16歲繼承王位,一生風風雨雨,用一種荒唐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劉備的兒子劉阿斗真的是被劉禪所殺嗎?劉備為何要將兒子阿斗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