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狀元真的那麼好考嗎?真實的狀元是怎麼考上的?看完我就懂了!

古裝電視劇看多了,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在古代考個進士甚至狀元啥的,就跟吃飯一樣容易。你看《新白娘子傳奇》,白蛇之子許仕林頭回進京趕考就抱了個狀元風光回來救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稱之為如有神助,因為真實的古代歷史上,狀元哪是那麼好考的!

別說狀元了,如果你真穿越到古代,能考上舉人可能就屬於祖墳上冒了青煙。舉人,聽起來好像沒啥大不了的?我們先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古代考舉人的難度:

寫下《聊齋志異》的一代文學巨匠蒲松齡生在書香家庭,自幼受薰陶,順治十五年(1658年),18歲的他初次參加童試,一鳴驚人,縣、府、道三試第一,考中秀才高等,可他活了七十五歲,始終就蹲在秀才的位置上沒變過,怎麼也考不上個舉人,晚年他還為這事寫詩哀嘆過:“誰知一事無成就,共作白頭會上人。”

寫下《儒林外史》的吳敬梓,在書中刻畫了一個非常具有諷刺意義的讀書人形象范進,《范進中舉》這篇很多人都在語文書上看到過,但恐怕初看誰都難以理解范進考了個舉人就瘋成那種德行,我們跳出諷刺意義來看,范進考中舉人時多大年紀?54歲了!而且他中舉還是考官發了善心,在古代更多的是考一輩子仍然沒啥出息的讀書人,有個秀才身份已經難得。

所以我們很容易被老觀念誤導,覺得古代的科舉沒啥稀奇,狀元可能難考點,但舉人還不跟地裡大白菜似的常見?跟現在的大學生有啥區別?千萬別抱著這種看法繼續錯下去了,今天就來講講“舉人”放現代約等於什麼學歷。

要講考舉人的難度就得先了解下古代的科舉制,科舉制一般認為始於隋朝,很多人以為從那以後古代書生眼前就有一條寬敞大道了,不是的,唐宋時期的科舉錄取名額少得很可憐,一科大約就取幾十個,讀書人大量(相對而言)靠科舉改變人生的情況明清時最典型,不然明朝哪來那麼彪悍的文官集團?

如果你是個普通的讀書人,沒有功名,我們稱為白身,因為你書讀得再多再豐富,和一般平民也沒區別,至少在古代是如此,唐朝一位叫徐凝的詩人就感嘆過:“欲別朱門淚先盡,白頭遊子白身歸!”那麼如何改變平民身份?先要多讀書,不是課外書而是官方指定的那些四書五經,然後再去參加州縣級考試——童試。

童試這個詞不能顧名思義認為是年輕人考的考試,實際上就算你50多歲了,沒透過童試中秀才,照樣童生一枚,心態好的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硬拼一把,心態不好的早就被常年挫敗擊垮,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了。

“秀才”是童試產生的,但考試結果也分幾等,要考到高等才能具備秀才資格,而且不是一場考試定音,選出的秀才還要透過學政主持“歲試”,考察下你們的優劣,給予獎懲,再透過這關就叫做“進學”,也就是成了國家的學生,俗稱秀才官稱生員也有人追著喊“相公”。

還沒完呢,如果你在歲試中表現不錯,再去參加科試吧,這是你取得考舉人資格(鄉試)的關鍵,這歲試和科試加起來就是“院試”,屬於古代科舉考試第一級,第一級就這麼多的講究,而這些都是為考舉人準備,你還覺得舉人是隨隨便便就能考?

通過了科試,好,現在你已經錄科了,可以奔著舉人的光明未來出發了,鄉試是你要升級打怪的下一道大難關,不要誤以為這是鄉間的考試,鄉試相當於現在的省級考試,明清時每三年一次,人生能有幾個三年?實在不多啊,必須抓緊機會往前衝,再不衝半截身子就入土了。

這一步朝廷也是很重視的,各省的主考官都是皇帝親自指派,在鄉試中過關斬將、脫穎而出者,恭喜你,現在你是舉人了,和秀才不一樣,有了做官的資格了,相當於具備公務員的身份了,只不過此時國家還不包分配,你想被分配,繼續走會試,會試過關成為貢生,貢生再參加皇帝主考的殿試。

殿試不僅考驗個人學問還非常考驗心理素質,畢竟上面坐著的是帝國最高統治者,要你生你就生,要你死你也得死,能忍住雙腿不打哆嗦也需要一定的沉穩,如果殿試通過了就能被圈為進士,進士也分幾等啊,一甲就是大家最熟悉的狀元、榜眼、探花,叫“進士及第”;二甲進士若干,這叫“賜進士出身”,三甲進士再若干,這叫“賜同進士出身”。

要不怎麼說古代等級森嚴呢,考個科舉也這麼多級別的講究。要是你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全考第一名,也就是解元、會元、狀元全包攬,“三元”連連中,那可比只考中狀元榮耀太多了,你將成為歷史書上比大熊貓還要珍稀的傳奇,一個王朝延續300年,能出兩個這種傳奇就已經很牛氣了。

那麼我們再看舉人在這條科舉線上的地位,毫無疑問,舉人跟進士還是沒得比,進士作為古代讀書最厲害的人群,在我們心裡約等於現代的博士後了;要按這個標準來看的話,舉人作為進士的基礎,起碼也得研究生,現代博士要考上還是沒問題的,當然這是撇開古今考試內容不同這層來看。

真要比考試內容,現代出眾的大學生,能力未必就不如古代的舉人甚至進士,明朝的內閣首輔萬安,進士出身,但能力實在讓人看不上眼,他和另外兩位同僚一起被戲稱為“紙糊三閣老”,屬於混日子過的官,巴結的本事一流,辦實事就沒幾分手段了。

這樣的人就算考上進士也等同廢物,放到現代可能要在職場處處吃虧的,當然,他恰好撞上個愛巴結的領導就另說了。其實不論古今,能笑傲群雄的始終是有實力的人,晚清名臣左宗棠就沒考中進士,只是個舉人,可誰也沒法說他無能。英雄不論出身,有能無能,大夥的眼睛是雪亮的。

上一篇:他是清朝最後的棟樑,一個人的能力怎麼可能挽救成功,他說了什麼?
下一篇:武則天的一生非常傳奇,為何在歷史上再次提到她的名字和故事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