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一生勤政愛民,卻被後人稱為明君,不得不服

明朝作為我國曆史上一個十分有名的朝代,它有一個特徵比其他朝代更加明顯,那就是它有更多成就顯著的君主。

雖然賢明的君主每個朝代都有,但是明朝尤其多。說幾位比較有名的,如它的第一位君主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興修利民工程,使經濟水平慢慢恢復,也讓國家富裕起來。

明成祖朱棣,對內改革政治部門,提高辦公效率;對外親征蒙古,擴大了明的版圖,並且加強和外國的聯絡,使手下臣子多次出使西洋。

朱棣在位期間還主持編訂了一部奇書《永樂大典》,這本書包括許多內容,將當時許多書的精華集中到了一起,被西方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全的百科全書。

還有之後的明孝宗、明世宗,都是很有作為的君主,哪怕是最後一位君主思宗,也是一個勤奮有為的君主。

以上所說只是明朝賢明君主的一部分,出於扣題考慮,在此不再過多贅述,這次主要提及的是明成祖朱棣。

透過剛才敘述他的主要事蹟,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君主,後世大臣對他評價都很高。

但是在他死後幾十年,他的牌位居然差一點被移出太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繼續挖掘真相。

後世臣子對他的成績都很認可,為何他還會面臨牌位都保不住的局面?

一些對這段歷史不怎麼了解的朋友一般都認為是朱棣死後出現了一個暴君,對祖輩的牌位不敬,最終才造成朱棣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的。

但事實卻比這種情況更復雜。

公元1521年,明武宗駕崩,但他沒有兒子,兄弟又早逝,因此最後決定把皇位傳給他的堂弟,也就是後來的嘉靖。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劇照

不過要說這位能做上皇帝,那也是極大的運氣了。他父親幾個兄弟都無後,而他本來有個哥哥但也早逝,所以機會才給了他。

本來就是因為無人可選才被推上這個位置,當了皇上以後你就先當一陣孫子唄,先把那些權臣麻痺了再幹想幹的事也不遲啊。可這位皇上不一般,他剛上位就要搞事情,他要把他的生父興獻王追封為帝。

此話一出在朝廷中掀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都上書表示反對,理由是這不合規矩。而且他越是堅持,下面這些人越是反對。(有人認為嘉靖此舉是間接清除楊廷和等一派獨大的老臣)

就這樣,這個事持續了三年時間,最後還是讓他“得逞”了。將他生父追封睿宗,並把仁宗的牌位請出太廟,將睿宗的放進去。

因為太廟只有七個位置,而此時已滿。並且之前本來是打算把朱棣的位置清出來的,但是大臣們都認為不可行,因為這位君主的成就和影響都太大,所以只能作罷。

嘉靖是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為何這一件事卻遲遲無法定奪?

這並不能全怪他,原因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扶持他當皇帝的是太后和內閣首輔,因此他當上皇帝后一直受制於這兩方勢力,尤其是內閣的楊廷和。

其次,像他這樣繼位的皇帝是有先例的,而且規矩就是要認前一位皇帝朱厚照的父親為皇考,你不接受也是這個樣子。在那個時代,禮制就是可以逼得你連親爹都不能認。

再說回具體情況,嘉靖上位以後還是有一群的大臣支援他的。也正是這些大臣分成了另一派站到了首輔楊廷和的對面,尤其是張璁,最後嘉靖能得償所願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不過儘管身後有一眾臣子支援,但是奈何這件事本來就不合規矩,且楊廷和背後也有很多固執的大臣堅持己見,甚至被杖責都不改變。

這些大臣如此堅持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根據當時的舊制,太廟只能供七個牌位。如果按嘉靖這麼做,那就要移出一位,規矩是按親疏關係來算最遠的那個。

而這麼算被移出的就是朱棣。前面說過,因為朱棣名聲太響、成就太多,把他移出來自然眾臣都不同意。

從這件事能看出一個什麼樣的嚴重問題?

儘管過程很麻煩,但是最終在1524年這件事以楊廷和為首的大臣失敗告終,這次鬥爭結束的標誌就是皇上欽定大禮。

不過這件事反映出來的深層問題比表面上的更激烈,這場爭論實際是明中期爭奪首輔權利的鬥爭。

因此嘉靖這次勝利,不僅僅是達到了個人目的,還增強了自己手中的權力。穩固了自己的統治基礎,這些應該才是這件事的結果中最重要的。

上一篇:龜茲國和樓蘭國經常反叛漢朝,為什麼漢昭帝派遣傅介子刺殺樓蘭王?
下一篇:明朝的奇葩皇帝,連皇帝都是奇葩,為何還有人說他們是真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