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党項人起初並不是生活在西北地區的,其原本屬於羌族的一支,後來

前言

党項人起初並不是生活在西北地區的,其原本屬於羌族的一支,後來由於西南高原地區,吐蕃帝國的興起和入侵,党項人同樣也遭遇到了進攻,因此其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從而一路遷徙來到了河套平原地區。

並且在唐朝政府的幫助下,於此地開始生根發芽,慢慢繁衍,這才有了後來的西夏王朝。北宋時期西夏王朝的統治核心,大致位於今天的寧夏地區,以河套平原為核心統治地。

有人會說,西北地區不是風沙彌漫,沙漠重重嗎,特別是寧夏作為連線農耕區和遊牧區的地帶,其自然條件惡劣,怎麼會有利於人的生存和發展呢?

“塞上江南”為其提供了重要的後勤供給

的確,西北大部分地區處於風沙彌漫當中,因此正常的生產生活難以進行,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重點問題,那就是党項人集中生活在河套平原地區。

這個平原可了不得呀,河套平原是黃河衝擊形成的平原,其有著非常肥沃的農業耕地。

與此同時由於河套平原獨特的地理位置,其既能夠享受到了來自於西北地區的冷風,也能夠享受到了來自東南地區溼潤的季風,因此這賦予河套平原雨熱同期的優良自然氣候。

因此,河套平原成為了党項人發展農業種植的黃金地帶,在長期的經營之下,這裡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譽,為西夏王朝的社會經濟提供了重要基礎。

中原王朝政局混亂時,党項人便有了發展的機會

西夏王朝的崛起,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其首領選擇適當的時機去發展,特別是党項人每當快速發展之時,中原王朝或者地區正處於一個非常混亂的狀態,也可以說是這種無暇西顧的局面,賦予了党項人能夠快速發展,佔據河套平原的機遇。

比如党項人在剛剛來到西北地區之時,唐朝政府給予了其巨大的幫助,然而不久之後唐朝便爆發了安史之亂,党項人便趁此機會快速發展。

此後党項人還趁唐朝內部戰亂機會,多次出兵進攻唐朝的西北重地,並且俘獲了大量的人口和牲畜,從而得到了不少的利益。

隨著唐朝滅亡,中原地區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戰當中,党項人在李思恭(也就是拓跋思恭)的帶領下,再次出現了一波擴張的高潮,這直接為北宋時期西夏政權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進入到北宋時期,同樣北宋王朝不僅面臨著遼國契丹人的威脅,還時不時地受到內部農民起義的衝擊,因此北宋政府對於党項人的活動更是沒有辦法全力顧及。

西夏國土面積雖小,但軍事力量強悍

如此一來,在沒有受到中原王朝的壓制,反而還能夠源源不斷地從中原地區收穫利益的党項人,自然就發展很快了。

李元昊時期的党項人,已經具備了獨立的實力,這也是為什麼其能夠脫離北宋,自立為帝的重要原因。

西夏能夠在宋、遼 、金幾個大國並立的時代中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擁有十分強大的軍事力量。

儘管西夏王國勢力範圍不是很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其採用的全民皆兵的軍事體制,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西夏王國軍事力量不足的缺點。

根據史料記載,西夏軍隊可以分成三類,即侍衛軍、擒生軍以及地方軍,這三大軍種構成了西夏的軍事力量主幹,並且為今後西夏的強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侍衛軍是西夏的主力精銳,其主要由一些貴族子弟和官宦子弟組成,其主要職能就是負責當時西夏都城興慶府的軍事守衛。

點評:完善的作戰體系和強大的軍隊戰鬥力,讓西夏屹立不倒

此外在對外戰場上,我們也能夠看到這支精銳部隊有所表現,像被稱為“鐵鷂子”、“旋風炮”的部隊指的就是侍衛軍,這給當時與之交戰的宋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也讓西夏在與宋軍的交戰中,獲得了巨大的軍事利益。

擒生軍擁有比較濃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色彩,其名字的起源就是為了能夠捕捉奴隸,創造出來的軍事力量,因此被稱為擒生軍。

擒生軍數量不多,大致維持在五萬人左右,但是由於其職能的需要,因此這支軍隊有很強的機動性和耐戰性。

地方軍則是西夏最普遍的軍隊,數量高達五十萬人,當然這是亦兵亦農、兵農合一、全民皆兵的結果。全面、完善的軍事體系以及強大的軍隊作戰力,使得西夏能夠屹立而不倒。

上一篇:在深圳,有一種潛力叫買不起房!看完這個影片,你還敢買房嗎?
下一篇:拉麵哥 程運付:我們都是山東人,不是大衣哥朱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