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明朝禮部尚書吳琳年老而辭官歸鄉,朱元璋為何還要派使臣去看他呢?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一個很傳奇的皇帝,他從淮右布衣到真龍天子,一個人開創了一個綿延百年的朝代,的確是一位非常偉大的政治家。但同時他的經歷也造就了他極其多疑的性格特點,只要手底下的官員有一點點不對勁的地方,就可能招來最嚴酷的懲罰。

比如曾經是禮部尚書的吳琳,因為年老而辭官歸鄉,朱元璋卻懷疑他辭官的動機,還專門派了使臣去他家鄉看看他到底在做什麼。結果使臣到了吳琳老家以後,看到曾經的尚書正赤著腳在田裡起秧,動作十分熟練,這才打消了朱元璋的疑慮,也免去了一場災禍。

不過另一位名叫曾秉正的官員就沒有這麼好運了,他同樣也是一位清官,但最後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令人聞之嘆息。

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從小飽讀詩書,還有一腔憂國憂民之心。在為官之後,曾秉正秉持著“文死諫,武死戰”的原則,始終無懼天威,仗義執言,令朱元璋對他頗為賞識。

洪武九年時發生了一場天災,朱元璋召叢集臣討論此事,曾秉正上書數千言,曰“當盡革向之所為,何者足應天心,何者足慰民望,感應之理,其效甚速”云云,朱元璋很高興,當即封他為思文監丞,後來又升任刑部主事、陝西參政。

曾秉正一開始因為直諫清廉確實頗得寵信,“帝頗優容之”,但是伴君如伴虎,有個總是在你面前唱反調的人,久而久之即使是讚賞清官的皇帝心裡也會不舒服。後來曾秉正又一次因為說話太直接而觸怒了朱元璋,這次朱元璋忍無可忍,直接把曾秉正的烏紗帽給摘了。

沒官可做就只能回老家,但沒想到曾秉正平常太過清廉,根本沒有積蓄可做回家的路費。其實官員有這樣的窘境和當時的制度也有很大的關係,朱元璋貧苦出身,最憎恨貪官汙吏,給官員設定的薪水格外低,這一點和後來的清朝有很大的區別。

但再窮也得想辦法回家,曾秉正不知怎麼想的,最終他想出的辦法就是賣掉了4歲的女兒,這下總算湊足了路費。

前文就提到了朱元璋是個很多疑的人,很多擔任過朝廷要職的官員即使辭官了,也要經過一番調查才能保證放心。而朱元璋在調查曾秉正後,得知他竟然賣掉了女兒,頓時龍顏大怒。一方面是憤怒這種賣兒鬻女的行為,另一方面他也根本不信一個大官能窮成這樣,認為曾秉正是在故意做戲給自己看。

最後惹得天子震怒的曾秉正結局如何呢?史書只記載了短短一句話:“帝聞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終。”腐刑就是宮刑,這是一種侮辱性的刑罰,有氣節的官員大概沒幾個人能受得了這種懲罰。司馬遷受過宮刑後是硬撐著編寫《史記》的執念才活了下來,而曾秉正就只能落得“不知所終”的下場,果真是伴君如伴虎啊。

上一篇:皇帝一生唯一的妻子,不愛兒子納妾,兒子還不喜歡自己的親生兒子。
下一篇:青幫創始人杜月笙、杜月笙、張嘯林,他們的結局分別是怎麼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