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邦一沒背景,他是如何坐上亭長的位置的?看看他是怎麼做到的吧!

上期我們聊過了項羽,必然要說起劉邦,一說起劉邦,筆者想身為華夏人,怕是無人不識吧,中國第一位平民出身非貴族身份的皇帝。

大家都知道,科舉制是從隋朝開始,秦時想做官只有兩條路,一是出身貴族,二是貴族推舉,而劉邦祖上皆百姓,跟貴族八杆子打不著,身為底層又不可能攀附上貴族,但在起兵之初,劉邦卻有著亭長的職位。

當上亭長

亭長相當於現在的派出所所長,算不得官,只是個吏,雖然如此,平民百姓也是不可能坐得這個位置的,劉邦一沒背景,二沒關係,又是如何坐上這個位置的呢?

這也與大家所知,劉邦起事之前“無賴”的名頭有關,無賴最是能結交三教九流之徒,廝混的久了,劉邦也在混混圈子裡混出了點名頭。據傳,某日縣令的家中遭竊,損失些財物倒是沒什麼,但是有人敢偷自己家,縣令就無法容忍了,但令衙役輯拿了三日,也毫無所獲,後聽屬下建議找當地無賴子的頭頭,可能有辦法,於是縣令找到了劉邦,許諾事成之後必有重賞,劉邦痛快的答應了。

然後從自己的酒肉朋友中一番打聽,很快的找到了那個竊賊,並且失物完好無損,劉邦將失物送回到縣令面前,說自己已經找到了竊賊,願意不要賞賜,希望縣令不要懲罰那個竊賊,縣令答應了劉邦,並透過此事見識了劉邦的能力。

縣令想著以後或許有用的著劉邦的地方,巧的是剛好有亭長這麼個職缺,於是就安排劉邦頂了上去,而一眾無賴子們也聽說了這件事,紛紛傳訟劉邦的仗義,令劉邦在當地的名頭為之一盛。

娶妻呂雉

要說劉邦有後來的成就,那麼這個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呂雉,未來的漢高後,被後世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掌權的女性統治者,一位堪比武則天的存在。

呂公因躲避仇家到了劉邦所在的沛縣,因為其和縣令是好友,又是有名的飽學之人,縣中鄉紳便去登門拜訪,因拜訪的人實在太多,呂公就在家中擺下宴席,藉以統一招待這些登門拜訪者,劉邦聽說了這等熱鬧自是不肯錯過,當時主持宴席的正是後來漢朝開國重臣蕭何,為防止什麼樣的人都擠身於鄉紳中濫竽充數,蕭何就定了個規矩,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只能在院子裡喝酒。

劉邦本就無賴秉性,哪管這些,張口就喊道:泗水亭長劉季,賀錢萬!一時間將席上所有人都鎮住了,呂公也親自走出門來想看看是什麼樣的人能出萬錢,據傳呂公粗通陰陽家的相面之術,一見到劉邦立刻為之所吸引,心中暗暗斷言此人日後必將大貴,他自然也知道劉邦不可能拿得出萬錢,但卻絲毫不提,反而親手將其拉入堂中與自己並坐於上席之列。

待宴席結束之後,呂公又執意挽留劉邦住下,並提出將自己的大女兒嫁給劉邦,劉邦當時己近四十尚未娶妻,並且與同縣一名寡婦生有一子,也就是後來的齊王劉肥,眼見呂公長女呂雉生的年輕貌美,又因呂家的影響力,劉邦痛快的答應了。

呂雉出生於讀書世家,見識自然遠非劉邦所能比擬,所以其也成了劉邦前期極為重要的臂助。

趁勢而起

太平日子並不持久,劉邦當上亭長沒幾年,秦朝就因為暴政的壓迫開始變的動盪了起來,一次劉邦在押送勞役的過程中,中途跑了許多,劉邦眼見如此必遭牽連,彼時秦朝法令森嚴,發生這種事件包括劉邦在內的所有人都要連坐處死,面對必死之局,劉邦決定遣散眾人,自己也打算逃跑,卻不曾想此舉讓餘下的眾勞役都覺得劉邦仗義,願意跟著劉邦。

於是劉邦帶著一眾人回到沛縣佔有了個山頭落草為寇,然後又下山將家人接了過去,若照劉邦的想法,就這麼佔山為王苟且一世也就罷了,但呂雉豈是甘心如此沉淪之人,於是藉著鄉民愚昧,與劉邦配合上演了一出斬白蛇的戲碼,又編造童謠,謠傳劉邦乃是赤帝之子下凡。

因劉邦本來在沛縣就有不錯的名聲,如此一來,為苛政逼迫活不下去的人紛紛上山投奔了劉邦,劉邦的勢力也為之壯大。

沒過多久,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天下各郡或是自願,或是害怕紛紛響應陳勝,沛縣縣令也因懼怕義軍攻城,想去響應,但又怕義軍失敗自己會受到牽連,就想起了在山中為寇的劉邦,想招安了劉邦為自己守城。

劉邦也早就過夠了當土匪的日子,一聽說能洗白身份,立刻高興的帶著手下趕赴縣城,但縣令一看劉邦人多勢眾,嚇的不敢開門了,劉邦氣惱,但又打不下縣城,而縣城中的蕭何和曹參卻己經看出了秦國覆滅的將來,於是在城內裡應外合打開了城門,劉邦順利拿下了沛縣,隨後在眾人的推舉下,便成為了這支義軍的首領。

入秦地,收民心

劉邦雖然不會打仗,但其為人卻是極為豪爽,待下屬也極為寬容,又加之身邊人傳訟其仁義之名以及赤帝之子的身份,劉邦的隊伍很快嘯聚過萬人。

後楚懷王號召天下義師攻秦,約定先入關中者王,當時全國最大的義軍隊伍是項羽的隊伍,其次就是劉邦,劉邦自是知道項羽的勢力強大,以及其自身的勇猛無敵,於是便示弱言稱自已必不先於項羽入咸陽。

項羽自恃無敵絲毫沒將劉邦放在眼裡,更是認為即便劉邦誆騙自己,也不可能先於自己攻破入秦地的層層阻隔,但其萬萬沒想到,劉邦一路入秦手上卻絲毫沒沾半點血,全國己是烽煙四起,秦地官吏早己人人自危,劉邦與官吏約法三章,又安撫秦地百姓,所以一路至咸陽,所過之城望風而降,待到得咸陽,秦趙高己殺死二世胡亥,改立子嬰,咸陽城雖是堅利,但趙高卻只求能活,自是沒有半點猶豫的獻城投降,劉邦得意了進入了咸陽城。

劉邦的得意並沒有持續太久,就被蕭何打破,蕭何提出劉邦先入咸陽必遭項羽忌恨,此時劉邦的勢力根本無法同項羽比擬,與其佔地失人,不如拱手將咸陽讓予項羽,但僅僅如此也無法讓項羽放下仇恨,於是張良找到了項伯,因張良有恩於項伯,項伯便決定幫張良一次還上這個人情。

在范增的強烈要求下,以及項羽自身對劉邦先入咸陽的欺騙不滿,項羽決定殺掉劉邦,但項伯卻找到了項羽:沛公先入咸陽為我們掃清了障礙,我們卻要去殺掉他豈是不仁?讓天下人如何看我項家。

項伯是項羽的親叔叔,聽項伯如此說,項羽才放過了劉邦,但又因為咽不下劉邦先入咸陽的事實,便在之後分封天下之時,將劉邦封到了漢中,為漢王,彼時的漢中並不似漢朝之後的漢中,是個極為偏僻的地方。

但此次劉邦雖然沒得到關中王的名頭,卻因為一路上廣施仁義,頗受秦地百姓的好感,又因為項羽在秦地燒殺搶掠的行為,一番對比之下,不僅秦地百姓,天下百姓都知道了沛公的仁義之名。

知人善用,寬容豁達

隱忍在漢中的劉邦自是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懂治政,便將政事交予蕭何、張良等人,不通軍事,便諉命於韓信、英布等人,在巴蜀之地安心休養生息,靜觀中原項羽同一眾諸侯間的爭鬥。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與一眾秦末首領差不多,張良加入義軍不過是想恢復韓國故土,於是加入了劉邦的隊伍,劉邦自然知道張良的才華,在攻下韓國故地之後,將其送予了韓王王族後裔,張良眼見於此極為感激,出於感激,張良決定幫劉邦一起去滅秦,但言稱秦亡之後要回到韓國輔韓王。

對這種要求,若是其它首領必然心中不滿,而劉邦卻是絲毫不以為忤的答應了,雖然張良已經告訴了劉邦自己要回去輔佐韓王,但劉邦對其的信任絲毫不減,讓張良更是感激不己。

後來分封天下時,張良便跟隨韓王想重回韓國故地,但項羽卻不允,不僅如此更是殺掉了韓王,這讓張良的復國之夢徹底破碎,跟項羽由此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但想報此仇則必須有兵有勢,回想起曾經劉邦待自己的種種,立刻趕赴巴蜀投奔了劉邦。

秦末亂世,各路豪傑紛紛嶄露頭角,韓信也走上了從軍之路,其雖驚才絕豔,卻始終得不到重用,初投項梁,項梁說其:無所知名。

後來終於被項羽發現了,拜其為郎中,但又被冷落,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楚,趕去投奔了劉邦,結果劉邦卻不識英才,隨便給了個小官就打發了,最後韓信又差點把自己玩死在這個官位上,好在行刑之際被監斬的夏侯嬰發現了其才華,於是舉薦給了劉邦。

但是劉邦又一次忽視了韓信,再次給了個小官,又扔到一邊了,徹底心灰意冷的韓信便決定離開劉邦,於是就上演了歷史上很有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

在蕭何的強烈要求下,劉邦終於認真的與韓信交流了一次,交談完畢劉邦頓生相見恨晚之意,其也生得灑脫,果斷為先前的失禮及怠慢向韓信告罪,這也讓韓信為劉邦的寬容豁達所感。

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生得性直,欲要劉邦將所有兵力盡歸於己,剛獲恩寵就敢說出這等話,若換個主公,韓信雖不至死,但也會失了信任,但劉邦卻與旁人不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韓信要了,給了便是。

劉邦的信任促使在楚漢爭霸的後期,韓信是唯一能左右天下局勢之人了,韓信投楚則楚勝,投漢則漢勝,自立則三足鼎立,但韓信念著劉邦對自己的知遇之恩,又感念於劉邦對自己全無保留的信任,絲毫沒有猶豫的選擇了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

劉邦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廝混半生的無賴子,一步一步的成為大漢高祖,除了人生中的種種機遇被抓住了之外,其知人善用,寬容豁達,以及用人不疑的心胸也是其成功的關鍵,其雖然文不成武不就,但只這些優秀的品格便能招攬一群賢臣向其聚攏,這些臣子也心甘情願的將其推上帝王的寶座。

筆者認為這就是劉邦之所以能夠成事的原因。

文中圖片皆取自網路

上一篇:印度童婚現象屢禁不止,為什麼在印度的童婚現象會持續到明清時期?
下一篇:《竇娥冤》中竇娥為何要入贅蔡家?竇娥為何不肯入贅張驢兒蔡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