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法正是劉備非常仰仗的謀士,為何諸葛亮會說他是劉備最仰仗的謀士?

在劉備麾下,法正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劉備非常仰仗的謀士。法正年長諸葛亮四歲,兩人同為劉備股肱(《先主傳》雲: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負責後方事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後來劉備東征孫權為關羽報仇,群臣大多進諫,皆不聽從。

章武二年(222年),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夷陵之戰,蜀軍戰敗,退回白帝。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會大敗而歸。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諸葛亮看來,自己在劉備心目中的分量,很可能還比不上法正。換而言之,法正如果沒有去世的話,能夠在夷陵之戰前勸阻劉備,從而避免兵敗夷陵的結果發生。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位讓諸葛亮都自嘆不如的奇才——法正。

首先,法正出身名士家庭,為名士法真之孫。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同郡的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東漢末年,劉璋和劉表這兩位漢室後裔,實際上麾下都擁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因為這兩位諸侯不會識人和用人,更沒有爭奪天下的志向,所以,他們不僅浪費了這些人才,也最終走向了滅亡。

劉璋不是個善於用人的人,很久之後法正才當上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法正懷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誹謗,十分苦惱,益州別駕張松與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不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慨自己的遭遇。而這,無疑是法正、張松日後投靠劉備的重要原因。

建安十三年(208年),張松出使曹操,歸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絕來往與劉備交好。不久後曹操在赤壁戰敗,劉備勢力得以壯大。劉璋於是問應該讓何人出使劉備,張松於是舉薦法正。法正一開始辭讓,後來不得已只好前往。在張松的鋪墊之下,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法正覺得劉備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遂與張松密謀,決定暗中戴奉劉備為主。對此,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獲得了法正、張松等內應,這幫助劉備成功來到益州,並擊敗了益州牧劉璋。

劉備佔據益州後,賜予諸葛亮、法正、張飛及關羽四人黃金各五百斤,白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作為諸將中最高賞賜。法正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在這四個人之中,法正跟隨劉備的時間最短,卻能夠在賞賜上和諸葛亮、關羽、張飛不相上下,這無疑是讓人感到意外的。換而言之,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中,法正顯然起到了重要作用,這才獲得了劉備的最高賞賜。當然,也有一些歷史學者看來,這或許是因為法正的性格特點和劉備比較契合,也即屬於意氣相投的情況。

劉備又命法正與軍師將軍諸葛亮、昭文將軍伊籍、左將軍西曹掾劉巴、興業將軍李嚴五人一起制定《蜀科》。當時法正在外掌握著益州蜀郡的大權(蜀郡下轄成都縣),在內仍然經常為劉備出謀劃策,是劉備的主要謀士。對此,在筆者看來,法正在劉備麾下的地位,實際上已經是後來居上了。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眥必報,掌握大權後,曾經對他有過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顧,他有過小矛盾的人都加以報復。有人向諸葛亮告發,希望他能夠稟報劉備,不要讓法正作威作福。而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寵信的肱股之臣,勞苦功高,因此不加過問。而這,無疑是法正獲得劉備充分信任和器重的重要體現。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劉備獻計,認為曹操一舉降伏張魯,卻未繼續進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一定是內部動亂,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漢中,應該立即發兵奪取漢中。對此,在筆者看來,曹操在攻佔漢中後,確實是因為內亂問題,無法繼續進攻益州。因此,法正對於當時的天下形勢,同樣擁有比較準確的判斷。同時,法正告訴劉備奪取漢中的意義:進可以匡扶漢室,一統天下,退可以割據益州,長期防守。劉備贊同,於是率領諸將進攻漢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南渡沔水,於定軍山、興勢山山麓紮營,與率軍前來的夏侯淵部對峙。當時夏侯淵駐守南線據點走馬谷,張郃駐守東線據點廣石。法正採取聲東擊西之計,讓劉備將萬餘精兵分作十隊,趁夜輪番進攻廣石。張郃率親兵搏戰,雖然沒有丟失據點,但也抵擋不住劉備軍的輪番攻擊,於是向夏侯淵要求增援。

在漢中之戰來到最為膠著的時候,法正獻出計謀,幫助劉備獲得了定軍山之戰的勝利。在定軍山之戰中,劉備麾下大將黃忠斬殺了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一定程度上,這成為曹操最終放棄漢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攻佔漢中之後,劉備的地盤來到了最巔峰的時期,這也確立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格局。

最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法正之死令劉備十分感傷,一連哭泣數日。隨後追諡他為翼侯,賜其子法邈爵為關內侯。對於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除了諸葛亮認為他可以勸阻劉備不要伐吳,還有以下兩件事情可以體現。

一方面,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軍包圍成都,蜀郡太守許靖將要出城投降,被人發覺,因為是在危急關頭,不宜誅殺自己人,於是劉璋放過了許靖。劉璋投降後,劉備也因此不用許靖。對此,法正勸說劉備:“天下有名無實的人就是許靖了。但是主公剛剛開創大業,許靖的名聲四海皆知,您如果連他都不用,天下賢人恐怕會認為您薄待賢臣。”在法正、諸葛亮等人的勸說下,劉備厚待了許靖這位謀士。

另一方面,劉備有一次與曹軍在作戰中,形勢不利,本應馬上撤退,而劉備卻大怒不肯撤軍,無人敢進諫。當時箭如雨下,劉備有受傷的風險,這將會影響到漢中之戰的走向。於是,法正便走去擋在劉備前面。劉備趕緊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飛石,何況我呢?”劉備只好允諾:“我和你一起撤退。”便暫時撤軍了。綜上,法正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確實要在諸葛亮等人之上,這也讓諸葛亮自嘆不如。如果他沒有較早去世的話,蜀漢甚至整個三國的歷史走向,都可能因此出現一定的變化。

上一篇:狄仁傑這麼厲害,他的幾個兒子也很厲害嗎?為什麼他的兒子很厲害?
下一篇:狄仁傑是如何替武則天解夢的?武則天是如何替她解夢的?有何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