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曲墨封

字數:5949,閱讀時間:約19分鐘

編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此前的《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為何是毀掉大明長城? 》《東江軍猛將張盤的遼南戰史 》二文當中,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毛文龍時代的東江戰事。毛文龍被袁崇煥斬殺後,東江鎮還維持了八年。有為袁崇煥辯護者便認為東江最後覆亡與袁崇煥斬帥無關,事實是否如此呢?

我們必須指出,東江存身皮島為主的遼東半島東岸海島,所依賴的是強大的水軍力量。

在遼東半島東線,除了皮島和旅順一北一南兩個據點之外,遼東半島東岸終端還有大小長山島、海洋島等一系列島嶼,星羅棋佈。在旅順以南的渤海海峽,更有沙門、鼉磯、皇城等島作為跳板,連線登萊鎮,形成一個完整的攻守兼備戰略系統,連綿的諸島體系在最多時容納的軍民達40萬以上。因此,張盤戰死雖然導致東江軍在遼南的勢力大幅縮水,但只要東江軍仍控制著旅順,這個戰略系統就仍是相對完整的。皮島最終淪陷,是先發生登萊兵變導致登萊鎮被破壞,然後旅順被攻克,再後尚可喜以廣鹿島、大小長山島、石城島、海洋島這五島及萬餘軍民降清,強化了後金的水軍力量,最後成為孤軍的皮島才被攻陷。

▲皮島地形圖

顯然,東江軍與後金的水軍實力對比,隨著東江的連番內亂,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過程。如果沒有毛文龍死後的東江連番內耗,即便是在丁卯之役後脅迫了朝鮮水軍助戰,後金仍是沒有能力摧毀皮島防禦體系的(朝鮮人在幫助後金作戰時因為是遭到脅迫,作戰意志低下,且其海軍力量主要在南線防備倭寇,在李舜臣戰死、壬辰戰爭結束後也大規模裁減)。

▲著名的龜船在壬辰戰爭結束後即被裁撤

那麼,為何毛文龍被袁崇煥殺害之後,明朝就無力維持東江的內部穩定呢?這與遼東將門有著很大關係。雖然相比吳氏、祖氏為代表的遼西將門,以沈世魁、尚可喜、張盤等人為代表的遼東將門較少被人注意,但其中的利益關係也非常複雜,值得一分析,畢竟三順王都是出身於遼東將門。

▲遼西祖氏領袖祖大壽

毛文龍出身浙江,以南兵為基礎建立東江鎮,而與遼東本地勢力相結合。毛文龍納商人將領沈世魁之女為妾,兩人結成姻親關係,就將雙方勢力黏合起來,而沈世魁的經商才能也使得東江鎮獲得了可觀的貿易收入。此後被重用的張盤、三順王皆遼東人,南人的影響力在東江鎮中大幅下降。但朝廷一直希望在東江插入朝廷系的勢力。如袁可立誘降努爾哈赤的女婿劉興祚,就打算將其安置在東江以分毛文龍之權,激起毛文龍不滿。劉興祚實際歸誠時,袁可立已經去職,毛文龍就將劉興祚壓制。

▲由於劉興祚幾兄弟早年即被掠到女真地,與遼東將門沒有聯絡,袁崇煥希望劉氏家族作為朝廷在東江軍的代言人

袁崇煥殺毛文龍時,拉攏了劉興祚作為自己的助力。隨後分東江為兩協,由劉興祚及陳繼盛(毛文龍謀士之首)分領,希望劉興祚作為朝廷系的人物來代自己在東江施加影響力。袁可立好友孫承宗再掌遼東軍事後,更是令劉興祚以副將身份掌管皮島軍務,授予了劉興祚完全壓過陳繼盛等原東江諸將的地位。

▲孫元化畫像

同時,孔有德、耿仲明對於袁崇煥誅殺毛文龍,控制東江的做法不滿,前往山東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隨他們前去的還有李九成、李應元等將領及東江精兵若干。然而遼東兵到了山東之後,與山東人屢次摩擦,孔、耿二人本來也是桀驁不馴之徒,只服毛文龍,內地軍備的虛弱激起了他們的野心,而柔仁的孫元化根本無力鎮住他們。

▲努爾哈赤女婿劉興祚降明後,為國家捐軀疆場

皇太極入關劫掠時,劉興祚受孫承宗調遣,率兵入關攔截回師的皇太極,一度取得小捷,但最終戰敗捐軀。劉興祚之弟劉興治代領其兵,借為劉興祚治喪為藉口,引誘陳繼盛弔喪,伏兵將其誅殺,控制了東江鎮。朝廷聞報大驚,又得知劉興治野心勃勃,開始與皇太極往來,遂將劉興祚“管東江前協副將事”之職實授劉興治,還頒給東江將士餉銀,以穩住事態,由於陳繼盛已死,這實際上是認可了劉興治對東江的實際控制。

▲袁崇煥雙島斬帥之後,東江連番內亂

袁崇煥殺毛文龍,以劉興祚、劉興治幾兄弟牽制陳繼盛,一定程度代表了朝廷對毛文龍獨立性太強的不滿,因此當袁崇煥剛剛斬帥時,崇禎帝是選擇承認既成事實,對袁崇煥的做法表示認可。然而劉興治火併掉陳繼盛,試圖割據東江,在明朝與後金之間來回撈好處,成為比毛文龍獨立性強得多的軍閥,這個結果實在是糟極了。

▲崇禎皇帝劇照

然而,不得遼東將門人心的劉興治註定不能服眾。崇禎四年(1631年)三月,沈世魁、張燾等遼東將領發動兵變,擊殺劉興治,對朝廷宣佈平亂。但朝廷並沒有以沈世魁為總兵,而是任命原孫承宗部將黃龍為總兵,令沈世魁居其下。

▲孫承宗

這黃龍其實也是個良將。崇禎三年(1630年)五月,孫承宗調兵收復之前在“己巳之變”(1629年)被後金軍所佔據的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黃龍便在收復灤州時功第一,遷副總兵,尋論功進秩三等,為都督僉事,世襲副千戶。

▲皇太極劇照

有從皮島逃至瀋陽的原東江軍女真兵向皇太極報告說:“興治被殺,島中未定,若於此時以一支兵襲島,則可全利也。”皇太極大喜,不顧後金海軍力量虛弱,於崇禎四年(1631年)五月二十七日,以總兵楞額禮為右翼主帥,喀克篤禮為左翼主帥,率騎兵千五百人,步兵四千五百人,又增以蒙古、漢軍若干,得兵力上萬,前往朝鮮境內,造船進攻皮島。六月四日,後金軍由宣川分兵四路:一路入蛇浦,一路陳於身彌島浦口,一路陳於郭山宣沙浦,一路奔嘉定。以上後金所佔四處,都在皮島(椴島)東北至東面的沿海一線,從陸上形成了對皮島的半包圍形勢。

▲東江軍擁有火力兇猛的炮艦

張燾、沈世魁等東江大將在黃龍統籌下,率領東江水師衝突海上,“戰艦蔽海,連日進戰,炮煙四塞,聲振天地”,不僅擊沉後金艦船無數,更是靠岸以艦炮火銃射擊岸上的後金軍工事,前後殺死上千人,金軍大敗而去,是為第一次皮島海戰。由此可見,毛文龍被殺後不久的東江軍,仍具備雄踞渤海的海軍力量,遠非後金所能匹敵。然而取得第一次皮島海戰勝利後不久,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等人就掀起了兵變。

▲《李朝實錄》

按《李朝實錄》“椴島都督黃龍專廢軍政,貪黷無厭……軍中鹹怨,遂持兵器會於都督衙門,綁都督以下諸將官,沈世魁亦在其中。世魁自解其縛,……揚言島中:‘今因無糧,軍兵造叛,綁拿總爺及諸將,而以本協為署管島中之事’雲。”“島眾懼曰:‘今日之變,雖都督自取,而朝鮮若絕我餉路,移檄問罪,則是一島之人,均之為叛逆,而又有朝暮餓死之憂。’於是,收耿仲裕、王應元等十餘人斬之。”杜洪濤先生有《《明史·黃龍傳》考辨》一文,論《明史》對於黃龍事蹟所載之誤,則《明史》言黃龍被“擁之至演武場,折股去耳鼻,將殺之”,恐亦誇大其詞。若黃龍確被削去口鼻,必然威信全失,無法再指揮軍隊,只能由朝廷調回,此後又如何參與平定吳橋兵變及在旅順練兵?

▲沈世魁女,毛文龍小妾

索餉事件,幕後主使應是沈世魁,卻殺了耿仲裕等人頂缸,沈世魁與黃龍達成和解;據說沈世魁還把自己的女兒(即原毛文龍小妾)又送給了黃龍做妾。在兵變平息後的上疏中,黃龍將沈世魁列為平叛有功人員之首。當然,在東江頗有影響力的尚可喜及其族人在亂事中支援黃龍,大抵是沈世魁不敢把事情做絕的原因。黃龍剛到皮島時驕橫跋扈,瞧不起東江諸將,甚至據說貪汙索賄的劣跡,但吃了這驚險也變得謹慎起來,與沈世魁小心相處。

▲三順王之耿仲明

但在山東的耿仲明無故被殺了弟弟,怎肯善罷甘休?遂與野心勃勃的李九成一起煽動孔有德作亂。崇禎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極率軍圍困明帝國邊境的大淩河城3萬餘軍民,登萊巡撫孫元化奉崇禎命派遣孔有德等人自陸路支援遼東。同年閏十一月二十八日,孔有德在李九成的勸說下在北直隸的吳橋突然舉兵造反。

▲大淩河城

孔有德部起初只有600餘人(一說800人),但皆遼兵精銳騎兵,驍勇善戰,山東兵卒虛弱,聞風即潰,其精勇者反被叛軍裹挾其中,叛軍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孔有德驍悍善戰,連陷臨邑、陵縣、商河、青城諸城,率兵直趨登州。孫元化招撫不成,急令東江軍名將張燾率遼兵守登州城外,遣總兵官張可大發兵抗擊,以兩路成合擊之勢。但張燾部與孔有德舊識甚多,張燾的兵卒隨即投入孔有德行列。

▲孔有德劇照

崇禎五年(1632年)一月,耿仲明找到機會,開城門響應孔有德,裡應外合奪取了登州城,城內守軍7000人(舊兵六千人、援兵千人)全被孔有德收編,更獲得馬三千匹、餉銀十萬兩、紅夷大炮二十餘位,西洋炮三百位。孔有德以此募兵,叛軍吸納諸多烏合之眾,一度擴張至十萬人規模。孔有德、耿仲明在登州拘捕到了黃龍的母、妻及幼子。孔、耿派人取黃母頭上金簪招降黃龍。黃龍面對母親的金簪,淚如雨下,卻只是對簪跪拜,堅拒不降。孔有德、耿仲明轉而誘降黃龍十二歲的幼子,想透過小孩脅迫黃龍。黃龍的幼子很有氣節,破口大罵孔、耿二人,下場很慘,“被殺,頭落几上”。黃龍的母、妻也隨之被害。

▲吳橋兵變

與孔有德交好的東江鎮旅順副將陳有時和廣鹿島副將毛承祿(毛文龍族子,非親生子)也起兵響應,該部一舉發展為七八千人的大軍,一度割據半個東江鎮,企圖與山東叛軍南北呼應。總兵黃龍“急遣尚可喜、金聲桓等撫定諸島,而躬巡其地,慰商民,誅叛黨,縱火焚其舟” 。陳有時、毛承祿不能抵擋,敗走登州與叛軍主力會合,留下部下高成友防守旅順,以阻斷斷關寧、天津兩鎮來的援軍,為叛軍贏取時間。黃龍調動遊擊李維鸞偕尚可喜等擊破,立即移軍駐紮其地,援軍才得通暢。崇禎五年八月十三日,新任山東巡撫朱大典臨危受命,在在昌邑誓師,以2。1萬戰兵(含關寧軍5000,吳三桂、劉良佐皆在軍中)分三路對多達十萬的叛軍發起進攻。叛軍戰兵實際不多,會戰數次慘敗,陳有時、李九成均被擊殺,孔有德率殘兵航海投清,經過旅順附近海面時被黃龍截殺,斬叛將李九成子李應元,生擒毛承祿、蘇有功、陳光福及其黨高志祥等十六人,獲首級一千有奇,奪還婦女無算。

▲孔有德等人降清為皇太極帶去了紅衣大炮的技術

然而吳橋兵變不僅導致明朝損兵數萬,山東被戰火摧殘極慘,對東江的打擊更是致命的。孔有德等人不僅為皇太極帶去了紅衣大炮技術和水軍力量,更是極大削弱了東江的兵力。在皮島海戰中表現優異的東江軍大將張燾也因在抵禦叛軍時部兵倒戈助長叛軍實力,而被盛怒的崇禎帝將其與孫元化一起處死。另外,登萊鎮經過此亂,幾乎被摧毀,再不能發揮對東江的支援作用。黃龍此後便在旅順練兵,想要恢復軍力,將皮島留給了沈世魁管理,也是表示出對沈世魁的讓步。但這樣一來,東江就分成了黃龍和沈世魁執掌的兩部分,且實力極大削弱,正給了皇太極可趁之機。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孔有德塑像

隨後,孔有德為皇太極在鴨綠江編練水軍,黃龍發水師將其剿滅。孔有德猜到旅順此時必然空虛,便向皇太極獻計,派貝勒嶽託等人,率領八旗兵與孔有德的降兵共萬餘人,圍攻旅順。黃龍因派出了水師,船隻不足以將旅順的全部守軍撤走,只得據城相抗。按《清史稿·納海傳》——“明總兵黃龍御甚力,納海與參領嶽樂順、護軍校額德、千總程國輔、騎都尉塔納喀等奮勇登城,冒矢石而殞,遂克旅順口”。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後金開國五大臣之費英東

納海乃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次子,其餘陣亡幾人也都是後金勳貴,則黃龍死守旅順給後金造成巨大損失確矣。然後金不計代價攻克旅順,正是要在東江水軍回援之前,將黃龍剛剛稍復建的東江陸戰力量一舉殲滅。旅順城直到火藥矢石俱盡才被攻破,城破前,黃龍對部將譚應華說:“敵眾我寡,今夕城必破。若速持吾印送登州,不能赴,即投諸海可也。”譚應華登船而去之後,黃龍率李惟鸞、項祚臨、樊化龍、張大祿、尚可義等諸將力戰殉國。黃龍驍勇善戰,為一時材將,其為國捐軀實屬時代悲劇。然而後金練水師於鴨綠江,本應由皮島的沈世魁發兵討之,卻讓旅順的黃龍派出水師,導致黃龍等諸多大明將士失去舟船援護而殉國,足見黃龍與沈世魁之貌合神離。毛文龍死後東江凝聚力的崩潰,實是一系列軍事崩潰的根源。黃龍死後,沈世魁終於得到了自己圖謀多年的東江總兵之職,但此時東江實力已經下降到“兵不過五千”(出自《李朝實錄》),相對於毛文龍時代尚有戰兵萬餘,可見損失之巨。隨後,尚可喜又因之前和黃龍走得太近,得到沈世魁傳召後便疑心對方要害自己,遂勾結後金,於明崇禎七年(後金天聰九年,1634年)正月初一,借元旦之會,逮捕副將俞亮泰、仇震泰,然後掠廣鹿、大小長山、石城、海洋五島軍民萬餘人,二月攜麾下諸將、轄下五島軍資器械航海歸金,東江鎮再次遭受重創。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赫圖阿拉故城

但沈世魁雖然出身商人,對國家仍有忠義之心。於當年八月二十四日,趁皇太極率軍進攻宣府、大同遠離遼東的機會,沈世魁率軍水陸並進抵達鴨綠江畔,以3000戰兵兵分三路,左右兩路各500人為疑兵,中路2000人長驅至後金舊都赫圖阿拉附近,攻破蘇谷裡(甘孤裡)寨,將寨內金兵、男丁、老幼盡皆殺戮,生擒牛錄額真尖山一人,婦女、牛馬極多,又在撤退時擊退後金騎兵追擊,擊殺後金將校一人。由此看來,東江軍的野戰兵力在危急關頭,其野戰能力也可圈可點。崇禎十年(1637年),皇太極在壓服朝鮮之後,脅迫朝鮮水軍助戰,以絕對優勢兵力圍攻皮島,三順王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全部參陣。這是一場原東江系對東江的戰爭,如果沒有東江的連番內亂,後金根本沒能力攻擊皮島。由於東江水師力量經過連番內耗已經損失慘重,無力阻擋已經制造多艘紅衣大炮戰艦的後金軍發動登陸戰。島上雖有東江士兵1。2萬,但具備野戰能力的經過尚可喜之亂後不過4000左右,加上朝廷所派援兵,戰兵也不會超過7000人。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三順王

東江軍最後的抵抗是慘烈的,先後殺死清軍將領武爾格、納密達、巴雅爾圖、炳圖、拜音臺柱、珠三、彰吉泰、護軍參領瑚什、雲騎尉果科、孔有德部將洪文魁等人,斬殺後金兵丁甚多,但終因敵強我弱,全軍覆沒,沈世魁被執,不屈而死,島上男丁除與三順王交好者之外,都被殺戮。此前對東江軍印象極差的朝鮮仁祖得知,也感慨評價說——“沈世魁發身於商賈之中,終至死節,甚是忠義之人也!”

東江鎮的鎮守軍是如何被袁崇煥斬殺的?東江鎮守守守的是哪個部隊?

▲松錦之戰

第二次皮島海戰失敗後,東江軍徹底崩潰,無法再維持,也再無人才能重建東江。殘餘勢力遂被明廷決議遷入關內,東江撤鎮。而不再有東江威脅的皇太極,將在5年後傾巢而出,將明朝的十三萬大軍摧毀……

上一篇:秦朝的滅亡,為什麼是李斯的功勞?沙丘之變是怎麼敲響的警鐘?
下一篇:【歷史上的今天】1840年2月6日,英國與毛利人簽署《懷唐伊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