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古代的避諱有哪些?為什麼古代的文人們在言語上都會避諱直呼其名?

避諱,在古代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什麼是避諱呢?就是指君王或尊親為了顯示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

關於避諱的起源,一直存在幾種爭議。一種說起源於夏商時期,因為《山海經》中往往將“夏後啟”改寫為“夏後開”。不過有人提出,這應該是漢朝人在抄書時,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所致。

一種說起源於西周,因為《左傳》中就有記載:“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然而,宋代的洪邁卻提出,周代避諱僅在本廟中。除此之外,周代生者避諱是很不嚴格的。

還有一種說起源於春秋時期,主張這一說法的人認為,西周末年的時候,都還是沒有取名避諱的習俗,所以起源於西周之說不可信。反而春秋時期,因為魯獻公名具,魯武公名敖,因此魯國將含有“具”、“敖”的山名都改了。

不管避諱真正起源於何時,但避諱這樣的習俗,在唐、宋、清幾個時期尤其盛行。避諱的物件主要有帝王、聖賢、長官、長輩等,避長輩名諱主要是為了尊敬,而避帝王名諱,完全就是硬性規定了,假如不避諱,嚴重可能丟掉性命。

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清朝的避諱制度。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他的名字叫福臨。按理來說,百姓不能說出或是寫出“福”、“臨”任意一個字,就連取名都要避免衝撞。歷史上有的皇帝在避諱上極為嚴厲,就算是同音字都不可以。

但“臨”字還容易避免,可“福”是一個吉祥的字,古稱富、貴、壽、考等齊備為福,家家戶戶都不希望離開這個字。特別是過年期間,“福”字將會被頻繁使用。

當時清朝剛剛入關,為了得到漢人的支援,所以順治帝下旨,宣佈臣民可以不用避“福”字諱,理由是:“不可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無福。”

到了康、雍、乾時期,避諱就與文字獄緊密聯絡到一起,此時皇帝的名諱,往往成為舉報文字獄最好的理由,不少人藉此想盡辦法來對付與自己交惡的人。比如康熙朝就有一起文字獄,因為冒犯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名諱,經舉報後,最終受牽連者上百人,其中七十餘人被處死。

說到這裡,筆者就要提及一部大多數人都看過的清宮劇,便是《甄嬛傳》。這部劇曾火遍大江南北,但其中卻出現一個很嚴重的犯諱現象。即女主角姓名甄嬛中的“甄”字,冒犯了雍正皇帝名諱胤禛中的“禛”字。

當時在選秀時,太監報了甄嬛的名字,皇太后一聽,便說:“秀女姓甄,犯了皇帝名諱。”於是皇太后準備以此為藉口,讓甄嬛落選。其實讓其落選已經是輕的了,真實出現這種情況,罪名是很大的。

然而,最終雍正皇帝卻不計較,反而將甄嬛留下,便拉開整部劇的序幕。既然甄嬛的名字犯了忌諱,為何皇帝還將她留下,並寵愛有加呢?

有人或許會說,雍正比較好說話,不那麼在乎別人衝撞其名諱的事。可稍微瞭解點歷史的就知道,雍正並非什麼好說話的主。

首先他一即位便下旨,他的所有兄弟,都要將名字中的“胤”字改為“允”字,這就是避諱制度所致。怡親王允祥去世後,雍正允許其改回原有的“胤”字,這就已經被視為莫大的殊榮了。

其次在雍正年間,就曾因為冒犯雍正名諱一事,出現過文字獄。比如一個叫查嗣庭的主考官,他當時決定用“維民所止”四個字,作為本次考試的題目,這四個字也不過是摘用《詩經》的話罷了。

誰知被有心的人知道後,便舉報查嗣庭用的“維止”二字,是暗示將“雍正”去掉頭。結果,病死獄中的查嗣庭被戮屍梟首,他的親屬也慘受牽連。

也就是說,避諱即使到了雍正朝,也仍然屬於十分重要的事情。而《甄嬛傳》中雍正皇帝並不在乎,只是出於劇情需要罷了。因為甄嬛叫什麼不重要,她的長相才重要,她長得特別像皇帝深愛且已逝的純元皇后,所以才能一下擊中雍正的心,不管說什麼都要把她留下來。

其實皇太后想讓甄嬛落選,也正是出於此原因。太后深知皇帝寵愛純元皇后,甚至因此失了分寸,所以想趕走甄嬛。當然了,電視劇本來就是圖一樂,《甄嬛傳》小說本就架空歷史,所以不需要那麼當真。

今天筆者在這裡指出來,也是希望大家可以瞭解古代的避諱制度。至於“甄嬛”這個名字,本來就是虛構,純元皇后也是虛構。就因甄嬛長得像純元皇后,雍正便必須將其留下。所以不管女主角是不是叫“甄嬛”,就算叫賈嬛甚至阿貓阿狗,她也還是會留下。

(參考文獻《古往今來話“避諱”》《古代的避諱制度》等)

上一篇:【深度】粵語是官方認可的文字,否則不會納入教材,否則不會. . .
下一篇:建文帝失蹤後,一個受建文帝信任的李景隆,最終投靠了朱棣,結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