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薦讀】父親給10歲兒子發了個碗,後來他看到的一切都是這樣的

看過一則讓人哭笑不得的報道:

凌晨五點鐘,上海火車站南廣場有一個10歲的小男孩,獨自跪在地上乞討。小男孩凍得瑟瑟發抖,說自己是在凌晨三點鐘被親爹扔在火車站。這位父親給孩子發了個碗,讓他在火車站乞討要飯。

原因是孩子經常不寫作業,多次遭到老師的投訴。這位父親急了,就扔個碗給他:天亮之後再來接你回家。

教育是個難題,無論是誰,都不例外。特別是孩子叛逆,家長更為抓狂:你說東、他說西;你說好好學習,上個好大學,他說我有遊戲天賦,以後靠遊戲吃飯。家長很無奈,很難用打罵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屈服,但又沒有找到趁手的教育方法,於是,就陷入教育的困局之中。

最近,我讀到一本心理學專業書

《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

。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A。休斯教授,內容是以依戀為基礎的家庭治療。雖然這本書的編排更像是一本教科書,但是,拋開主體間性等專業術語不談,這本書列出了大量的諮詢師與家庭的溝通例項,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例項中得到親子溝通的啟示。

我認為這本書提到的一個重要的觀點,值得每位家長認真思考。那就是:

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應該是接納、有趣、好奇和共情。

著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曾經講過一個自己的例子:

“我的一個孩子很愛挑釁,他告訴我:‘你不能強迫我把書放進書櫃裡。’我告訴他,我確實無法要求他,甚至無法讓他把書挪動一英寸。他給我看——他能把書挪動兩英寸、三英寸。

我告訴他,他無法把它靠近椅子。他給我看——那把椅子,這把椅子。最後他把那本書放進書櫃裡。”

在這個例子中,孩子做什麼、能做什麼,並不重要;孩子的目的是試探我們的反應。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迴應呢?

我們一般會說:“你必須把書放到櫃子裡。”

如果孩子不服從,我們的要求就會升級:“如果你不把書放到櫃子裡,你今天晚上就什麼也不要乾了!”

孩子繼續對抗,我們的情緒變得更加激烈:“如果你不把書放到櫃子裡,我會把你的玩具扔到垃圾桶裡!”

孩子仍然不服從,我們的態度更為強硬,採取更激烈的措施,讓孩子就範。

在親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陷入你對我錯、劍拔弩張的態勢。

不過,我們看到艾瑞克森的迴應非常簡單,只是告訴他“我確實無法要求他,甚至無法讓他把書挪動一英寸”。接著,你會看到孩子開始試探。最後出現戲劇性的效果:孩子試探多次,最終把書放進櫃子裡。

其實,艾瑞克森的迴應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接納。我接納你的對抗,接納你的否認,不評判你的做法,幫助他探索自己對放進書櫃的看法。最終孩子選擇了自己放進書櫃。

丹尼爾。A。休斯教授在《聚焦依戀的家庭治療》提到

發展父母—嬰兒關係安全依戀的核心是有趣、接納、好奇和共情。

除了接納之外,還有四個要素在親子關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四個要素不僅是治療師應該予以來訪者的態度,也是父母應該予以孩子的態度,甚至是成年子女應該予以父母的態度。

下面從父母予以孩子的角度,簡單談一談我對這四個要素的看法。

有趣。

我們與孩子的對話往往是單方面、指令性的溝通,“你應該做什麼”“你要去做什麼”“什麼對你更重要”。越大的孩子越會產生牴觸情緒,他感受不到這種對話是輕鬆的,他認為這是指責,是命令,是嘮叨,是家長對他現有做法的不認可。我們要建立親子對話的互惠性,讓孩子也願意表達,營造輕鬆的溝通氛圍。

接納。

我們與孩子的對話有時很難讓孩子感到被接納。特別是上小學之後,課業壓力陡增,孩子時時刻刻處於被評判的狀態。我們無法接受孩子的缺點,在潛意識裡希望他是十全十美的。因此,我們總會盯著他的缺點看。人際關係好,那學業成績需要提高;數學成績好,那語文成績需要提高;學業成績好,那體育成績需要搞上去。如果我們總把孩子放在量尺上丈量,那麼,孩子總處於“我再努力也達不到你的要求”的狀態。我們更需要的是接納,重新思考面面俱到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好奇。

當我們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對他產生好奇,“你為什麼會這麼做呀?”“哦,這麼做,真的讓你這麼高興啊,那我也試試”,可能就會塑造不一樣的親子溝通狀態。而且,我們要培養孩子探究自己想法的好奇心,瞭解自己的渴望、想法和感覺。

共情。

所謂共情,就是家長能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幫助孩子去探索積極的感受與消極的體驗。如果家長真正理解孩子的狀態,那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有簡單可行的解決方案。

上一篇:【健康】手機一不在身邊,就渾身難受!這個調查讓許多人都沉默了
下一篇:女兒把父母壓在行李箱裡,父親的反應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