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老瀋陽——正陽街和大舞臺

瀋陽鼓樓

1904年小北門

北起北順城路,南至南順城路的正陽街,始建於1631年,位於瀋陽故宮西牆外,是老盛京城裡井字形道路靠西邊的南北向老街,它的南北兩端是已經消失了的小南門和小北門。最初,正陽街分為3段,叫“地載門內大街”“鼓樓南大街”和“天佑門內大街”。1946年,3段合併叫作正陽大街。1957年改為正陽街,與朝陽街共同取自《左傳·文公四年》的“昔諸侯朝正於王”。

正陽街可謂囊括市井百態,雖然有的已經不復存在,但依然令人難以忘懷。著名的老字號燒賣、燻肉大餅都是發跡於此。南端有1913年建的連奉堂,與北邊蘭亭巷裡的會蘭亭浴池並列於奉天四大浴池之上;南端還有清代儲存救濟物資的通濟倉,買鷹賣鷹的鷹市口。北側有城隍廟,有翰墨軒,有清太祖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的十王府,還有清代專制銅器的手工作坊集中地銅行衚衕。中間還有明代老城十字街中心辟邪用的中心廟。不能不提的還有現在名揚四海的大舞臺,這座1908年始建的劇場,從翠芳樓開始到慶豐茶園、明卿大舞臺、奉天大舞臺、瀋陽劇場,數度易手,中間也出過袁綬卿那種靠巴結張作霖發家的暴發戶,不過也只是歷史長河裡的一朵浪花罷了。

陽街的北端以前是地載門,也就是小北門,街的南端是天佑門,也就是小南門,這天佑地載的美好寓意本是當初皇太極的個人願望,可惜天佑地載不能長久,無非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歷史週期律,就像以前的大舞臺常常上演的那些戲文一樣。

正陽街110號的大舞臺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即公元1908年,起初是于洪區沙嶺鄉一個姓劉的鄉紳蓋的一座只有一層的建築,叫“慶豐茶園”,又叫“翠芳樓”或“慶豐大舞臺”。1912年,唱“三花臉”的藝人王明義與袁綬卿合夥出資買下了“慶豐茶園”,改名為“明卿大舞臺”。1931年,擴建為3層劇場,改名為“慶豐電影院”。1933年,日本人長橋榮一做了這裡的經理,把劇場改名為“奉天大舞臺”。1945年8月15日抗戰勝利以後,大舞臺正式定名“瀋陽大舞臺”,1948年改叫“遼寧大舞臺”,1951年叫“瀋陽劇院”,1970年又改作“瀋陽人民劇場”,1981年改回“瀋陽大舞臺”,2003年,改作“劉老根大舞臺”。

最初,大舞臺裡演出的主要是落子戲,即評劇的前身。據說最開始是清末發端於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後來傳入唐山,被叫作“唐山落子”。它的長足發展,是在傳入東北以後被人們叫作“奉天落子”。據戲曲專家考證,1908年,營口大官塘的一個四合院裡出現了奉天落子的第一個大班社——營口李子祥共和班,營口的小紅樓劇場便是他們排練和演出的基地,它也是我國最早的、為數不多的評劇創始班社之一。因而營口成了奉天落子的主要發祥地。李子祥班的出現,引發了落子深度的變革,對評劇影響深遠。落子在營口的發展吸引了全國的蓮花落藝人、落子班社紛紛出關。成兆才的警世戲社、孫鳳鳴的南孫家班、孫洪魁的北孫家班都先後落腳奉天。與此同時,奉天亦土生土長出許多落子小班社。這些戲班擁有了得以適合的土壤,便如同張作霖的隊伍一般飛快地壯大起來,並且“鳥槍換炮”,越來越趨近“正規軍”——向京劇、梆子大戲靠攏。恰在奉天落子開始走俏遼南時,張作霖的隊伍也活躍在遼南。所以,有人說,奉天落子是與張作霖的奉軍同時同地並同步地壯大起來的。

從辛亥革命到20世紀20年代,是奉天落子的大發展時期,是張作霖的大發展時期,也是大舞臺的大發展時期。當時有小香水、小菊紅等藝人在此演唱奉天落子;後來世界語學會在此演出過文明戲;以後,更多的評劇班子在此演出,比較紅的有筱桂花、白玉霜等;京劇大師張君秋、荀慧生、宋德珠、唐韻笙,中國評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筱桂花於新中國成立前後都曾在此演出過,轟動一時。新中國成立後,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等都在此演出過。同時這裡也是電影、話劇等藝術形式的表演場所,是早年中街少有的熱鬧地。

據民間傳說張作霖曾經被落子藝人救過性命,所以張作霖一直支援落子在奉天演出。

正陽街上大舞臺的人物依然在粉墨登場,大舞臺外邊的小吃攤子也依然人來人往。不管是戲臺,還是城市舞臺,人物更迭變換其實都是常態,而正陽街作為一個承載體,見得可遠遠不止最近100年這麼簡單。

1993年,正陽街上的東亞廣場開始興建,建築工人在數十米的地基挖掘中,竟然挖出了兩千多年的候城城牆,這也印證了史書上的記載:早在戰國時期,瀋陽就已經具備了城市的雛形。候城遺址位於正陽街的東側,當時叫“東亞廣場”,後來改作“興隆大家庭”。

《漢書·地理志》載:“遼東郡(秦置,屬幽州)戶五萬五千九百七十二,口二十七萬二千五百三十九。縣十八:襄平、新昌、無慮(西部都尉治)、望平、房、候城(中部都尉治)、遼隊、遼陽、險瀆、居就、高顯、安市、武次(東部都尉治)、平郭、西安平、文、番汗、沓氏。”這是歷史文獻裡首次具體記錄了遼東郡縣,也首次記錄了候城。

其實,早在1971年和1975年,考古人員分別在瀋陽故宮東路院內和南鄰瀋河區公安分局院內發現古代遺址,兩者僅有一路之隔,實際上共為一體。這處古代遺址有6米多厚,最底下是戰國、漢代文化層,上邊依次是遼金和明清文化層。到了1993年3月,建築工人在瀋陽故宮北牆外修建東亞廣場時,挖出來一段古城牆。城牆呈東西走向,黃土夯築,最高處殘高2米以上,夯層每層厚13釐米左右,夯窩密集,清晰可見。從遺蹟和出土文物可以確定,這段城牆經過3次修築,始築於戰國時期,漢魏時期又經過兩次修補。在城牆的北側,還發現了當年的護城河遺蹟,可知這段城牆屬於古城的北牆。在城牆內外,還發現了大量戰國、漢代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和甕、釜、甑等陶器殘片,還有半兩、五銖等錢幣以及銅箭鏃、木箭桿等兵器,這說明當時城內有大量的軍隊駐守。除此之外,還有瀋陽市區內發現的幾處戰國和漢代的墓葬。所有這些證據都足以證明,瀋陽城,也就是候城,最早建於戰國。按照考古學者們的推斷,候城的大致範圍應該是以現在的興隆大家庭為一側,正陽街到朝陽街的區域,其規模在每邊200米左右。

上一篇:如何培養出自信強大的青少年?知識乾貨,助你成為會懂教育的家長
下一篇:【新農村新風貌】博羅福田依崗村:肥美鱖魚“遊”出富民興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