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婦科癌症危害大,怎樣識別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現代女性兼顧職場與家庭,緊張而忙碌,常常忽略自己的健康,女性生殖器官不僅是生命孕育的場所,更是女性健康的保障,但是同樣也面臨著患癌的風險。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已經成為女性的兩大殺手。

2003年底,香港天后級藝人梅豔芳也身患宮頸癌,在剛剛過完她40歲的生日後離開人世。

2002年優秀的女演員李媛媛10月因患宮頸癌在北京病逝(年僅41歲),撇下了她一歲的兒子和心愛的觀眾。

世界衛生組織癌症委員會提出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預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如果能早期診斷可以治癒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如何發現癌症危險訊號,及早杜絕婦科疾病?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

一、宮頸癌

子宮,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唯一一個有一半暴露在外界的內臟器官,外部細菌侵入子宮,會威脅子宮內部安全。 宮頸是子宮的大門,一旦失守,細菌就會長驅直入,透過子宮、輸卵管,抵達盆腔。輕者引起子宮內膜炎、重者導致輸卵管炎、盆腔炎,更為嚴重的是引發敗血症,細菌進入血液後,會擴散到全身。

全世界每年約有23萬婦女死於宮頸癌,其中中國約8萬,40歲以下佔33%!

宮頸癌的早期訊號:

1、白帶異常

女性有生理週期,正常的白帶應為白色或透亮的膠凍樣。如果顏色改變,出現很黃的、濃性的、血性的、褐色的等情況,都是不正常的訊號,如:灰色白帶可能是細菌性陰道炎;白帶有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症狀。

2、陰道出血

接觸性出血、陰道水樣分泌物、絕經後出血,可能是宮頸癌早期徵兆。

3、疼痛

小腹疼痛、下肢疼痛可能是宮頸癌的早期訊號,特別是合併有前兩個症狀之一者。

宮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的癌症

宮頸癌由癌前病變發展而來需要大約10年的時間,如果及時發現早期宮頸病變,及時恰當的處理,治癒率可達100%,因此宮頸癌關鍵是進行篩查,防患於未然。

1、液基薄層細胞檢查(宮頸TCT)

可發現早期子宮頸癌症狀,及早發現,治癒率更高。建議從21歲開始每年查一次。到30歲時,如果連續3次檢查結果正常,65歲前可以每3年查一次。

2、HPV檢查

大約30歲開始,女性免疫力開始下降,更易感染HPV。HPV感染是子宮頸癌的必要因素,大多數性活躍女性會在某段時間感染此病毒。從30歲開始檢查HPV,如結果正常,之後可每3年做一次檢查。

3、性傳播疾病檢查

美國每年新增的性病患者約為1900萬,其中近半數患者年齡在15~24歲。性傳播疾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不孕。高危人群應每年接受一次HIV、衣原體和淋病檢查。

推薦最佳方案篩查方案:高危型HPV檢測+宮頸TCT

二、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與代謝有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宮內膜癌的發病呈現逐漸上升趨勢。雌激素分泌過多,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癌。

1、年齡層

50-70歲的女性屬於易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年齡層。女性絕經後,體內激素分泌有非常大的變化。但部分女性體內的激素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迅速下降,在激素的持續作用下,刺激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癌變。

2、體型肥胖

雌激素來源於卵巢和脂肪。體內脂肪細胞會產生雌激素,肥胖人群脂肪過多,雌激素水平易高於正常水平,過多的雌激素長期刺激子宮內膜,易引發增生導致癌變。

3、外源性雌激素

除了內源性的雌激素外,外源性的雌激素過多進入體內也可能引起子宮內膜的病變,如:含有雌激素的食品、藥物等。

4、其他因素

糖尿病、高血壓、體型肥胖、精神壓力大、有家族相關因素、沒生育過的女性比其他人更容易患子宮內膜癌。

女性出現以下症狀表現時要格外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檢查子宮內膜。

1、腰骶部的持續性墜痛

子宮位於盆腔,如果子宮內膜發生病變就會影響到周邊神經,引起疼痛。

2、持續性的下腹墜疼

下腹墜疼是婦科疾病就診的常見主訴,持續性的下腹墜疼可能是子宮內膜發生病變。

3、陰道不規則出現暗紅色少量血

女性更年期內分泌紊亂,可能出現月經異常,但出現“不規則出血,說來就來,來了以後沒完沒了,說停就停”的情況要高度重視,可能是子宮內膜癌引起的陰道不規則出血。

4、分泌物異常

子宮內膜發生病變,病變細胞和組織會滲出一些液體,混雜在血裡,出現粉紅色分泌物。沒有出血時,可能表現為白帶增多、有異味。

雌激素分泌過多會導致子宮內膜癌,反之,分泌過少會引起骨質疏鬆、腦中風等多種疾病,如何保持雌激素平衡?

豆類食品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尤其是大豆中的含量非常高,雜豆中的大豆異黃酮含量較低。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及豆芽菜等也富含大豆異黃酮。

建議攝入量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天攝入40g黃豆,也可以等量替換。40g黃豆=300g豆腐=700ml豆漿。但高尿酸、痛風、腎病患者及胃腸道消化不良者需控制豆類及其製品的攝入量。

癌症最大的危險來自於人們的忽視與錯覺,女性在工作及家庭的雙重壓力下,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只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才能更好的面對生活。

我是用簡單語言講解醫學知識的老魚醫生,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贊吧,謝謝!

上一篇:長壽的7個飲食小秘訣 能幫你延年益壽
下一篇:胃癌術後並非萬事大吉,要想健康請注意以下四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