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流浪地球》,真是矯情

2019年大年初一,《流浪地球》電影上映了。

我是抱著巨大的期待去看的。

那時雖然還未讀過原文《流浪地球》,卻已對《三體》痴迷不已。

都說,《流浪地球》是《三體》的敲門磚。

《流浪地球》拍得好,意味著《三體》有一天也可能在大熒幕上映。

我信了。

但不該信。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是——

我一定要去看看劉慈欣的原文。

看看能寫出《三體》的人,如何會將《流浪地球》寫得這麼矯情。

因為各種原因,我直到前段時間才看完《流浪地球》原文。

我鬆了口氣。

到底是劉慈欣,不擅於感情戲的他,又怎麼會全程煽情呢。

那電影劇本,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編劇原創的。

《流浪地球》就佔了個名字。

如此,花大價錢買版權,只是為了蹭劉慈欣的熱度嗎?

笑。

《流浪地球》比起《三體》,是個很短的短篇小說。

因為短,所以節奏也很快。

不負“流浪”之命,地球全程都在“流浪”。

為何“流浪?”

因為太陽。

這一點,與原文還有些掛鉤。

但也僅限於此了。

邏輯上,當地球表面變得無法生存,自然會尋求地下城的庇護。

那麼,這種庇護自然是面對全人類的,不可能存在名額限制。

否則,已經要天下大亂了。

但是電影裡,男主的父親需要為了全家人的安危。

不得己放棄了不治之症的妻子,為兒子、岳父(原創角色)爭取到了一個直接進入地下城的名額。

也因此,與男主有了心理隔閡。

真是矯情得很。

即便按照電影本身的邏輯,父親的做法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可男主生活在那樣的時代,在想不出其他更好辦法的前提下,從小到大一直在埋怨父親,著實令人無語。

唯一的解釋就是——為了後面與父親的和解,再煽一波情。

實際上,主角的母親是如何去世的呢?

地下城發生岩漿滲入,35萬人按照年齡順序從小到大排隊撤出。

因為人數太多,所以未能全部撤出。

母親淹沒在了岩漿之中。

我們的主角出生於“剎車時代”,那是“流浪地球”計劃的第一步,先使地球停止轉動。

停止自轉用了42年。

主角出生時,太陽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才落了下去。

因為沒有落深。

東半球將有十幾年的時間都處於黃昏之中。

在這漫長的黃昏裡。

失去了白天黑夜。

也失去了春夏秋冬。

地球發動機將整個北半球照得通明,產生的熱量也讓戶外溫度升到七八十攝氏度。

巨大的發動機需要消耗無數的燃料,新技術以石頭為燃料,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這個時代,發動機已經運作了很多年。

因此,以石頭作燃料是如汽車燒汽油一樣的基礎常識。

身為小學生的原文主角都知道。

只是不明白原理而已。

而我們的電影中韓朵朵(原創角色)還要問出如此幼稚的問題。

當然,這一點,比起“希望像鑽石一樣珍貴”的矯情,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即便是如今,對於鑽石真正的價值都有很多人存疑。

何況在那個朝不保夕的年代,鑽石到底有什麼珍貴的呢?

倒不如說,希望像太陽一樣珍貴。

因為太陽只有一個。

看完電影時,我不是很明白韓朵朵這個角色的意義。

她除了全程矯情與闖禍,似乎沒什麼作用。

還是說,她代表著電影中“像鑽石一樣珍貴”的希望嗎?

還有男主的父親,實際上唯一的戲份很“毀三觀”,但在電影中,改成了十分矯情的英雄。

英雄一定要立的flag

同時,還一定要批判一下人性的貪財。

好似這樣才能顯出主角們的高貴品格。

電影裡的高潮部分在於地球遇見的一次危機。

這次危機源於木星。

在這無比巨大的危機下,全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們都已經放棄了。

而我們的主角,動一動他那機靈的小腦袋瓜。

辦法就來了。

有了辦法自然需要執行。

執行自然會有無數困難。

有了困難,自然就要開始煽情了。

於是,“希望”,再次登場。

這一次,矯情至極。

為了截圖,我重看了一遍。

這一段,讓我宛如受刑。

當然,不能忘記標準結局,危機解除。

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產生一個疑問——

地球,流浪了嗎?

電影上映期間,全網一致好評。

《流浪地球》被稱為——打開了中國科幻的大門。

於是我遮蔽了所有的關鍵詞,選擇不看。

因為我無法認同。

後來我在想,中國科幻冷門至此,原因是什麼?

特效?

是,特效是差點,但《流浪地球》的特效也算是及格了。

劇本?

中國優秀的科幻作品數不勝數。

《流浪地球》還不夠好麼?

既然特效合格,劇本也不錯,為何交出這樣一部作品?

我不明白。

一部優秀的劇本放在這兒卻不用。

偏要原創一個極其矯情的故事。

科幻的大門有沒有開啟我不知道,也許是開了個好頭。

但遠遠不夠。

在我心裡,什麼是標準科幻電影?

我沒有給《流浪地球》打分,因為我給不出客觀的分數。

我對它,始終有一份對中國科幻的情懷。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流浪地球》原文,我說它是好劇本。

好在何處?

首先,不矯情。

最明顯的一點,書中對於危機世界的描述中。

感情是最不重要的一環。

比如主角父親。

他愛上了主角的小學老師,於是和主角母親商量。

他打算和她生活一段時間,厭倦了再回來。

主角母親毫不猶豫同意了。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愛情是直教人生死相許的東西。

但在真正的生死麵前,依然要靠後。

沒有生命,何來愛情?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也許,這不符合“核心價值觀”,但在未來的危機時代,想象力應該要放飛一點。

——

隨著地球不斷靠近太陽又遠離太陽,人們的緊張的情緒也一次次起落,像一根時而繃緊時而鬆垮的弦。

為了緩解凝重的氛圍。

聯合政府舉辦了中斷了兩個世紀的奧運會。

主角作為機動雪橇拉力賽選手。

需要從上海出發,橫穿被冰封的太平洋與美洲大陸,到達終點紐約。

孤獨而漫長的賽程中,主角遇見了一個日本女人。

於是他們就相愛了。

他們一起到達了終點,順便就領了結婚證。

然後,他們可以“抽籤”。

抽籤決定是否有生育權。

因為法律規定,新婚夫妻每三對只有一對具有生育權。

哦,順便還可以分到一套房子。

三年以後,藉助木星引力,地球達到了逃逸速度。

與木星驚險地擦肩而過之後,徹底告別了太陽。

漫長的流浪時代。

開始了。

人們從四個多世紀的太陽恐懼中解放出來,卻沒有想象中的高興。

因為他們發現,太陽與四個世紀前的太陽相比,沒有任何變化。

這意味著——

從一開始的太陽危機到流浪地球計劃。

本身可能是一場巨大的騙局。

一個騙局,一個陰謀。

也許只是為了滿足一部分人本身的控制慾。

卻讓整個地球的人都失去了太陽系。

憤怒,憤怒衝破了天際。

於是——

三天後,地球發生了叛亂。

不到半年,聯合政府軍隊就被憤怒的人群打敗了。

最後的5000人從地球發動機控制室走出來。

被憤怒的人們宣判了死刑。

他們無法解釋,但他們不服——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他們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但他們無法證明。

他們被丟在了零下百攝氏度的冰面上,被嚴寒折磨而死。

圍觀的十幾萬人在憤怒,在咬牙切齒地將他們稱為“不可饒恕的罪犯”。

他們唱起了歌,唱起了《我的太陽》。

地球發動機也被關閉了。

他們眼含熱淚地望著太陽的方向。

期盼著回家的旅程。

下一刻——

太陽氦閃了。

聯合政府是對的。

圍觀的人群從強烈的白光中恢復之後。

齊刷刷地望向了冰原。

冰原之上。

5000人巍然屹立,化為了5000具冰雕。

這是最讓我震驚的一幕。

以至於我久久不能忘懷。

讀到此處,那5000具冰雕彷彿就在眼前。

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心靈震撼。

比科幻本身要震撼得多。

或許這樣的場面不能見於熒幕。

但可以選擇合理改編。

即便不拍。

也不該“棄其精華,自創糟粕”。

《流浪地球》,很好看。

可《流浪地球》,很遺憾。

《流浪地球》,也太矯情了

上一篇:安居房輪候庫排名居然有這麼多重複的,這是神馬情況?
下一篇:每天吃水煮蔬菜會更健康?這4個關於營養方面的誤區,別再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