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夏至來了,多吃“苦”少食冰,調養精神,舒心過夏

古人認為,白天為陽,夜晚為陰,

夏至是白天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

所以稱為陽頂天。

2021年6月21日,

夏至

來了。

夏至三候

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之名由此而來。

夏至,意味著炎熱天氣正式開始,之後天氣越來越熱,因此民間有“夏至不過不熱”的說法。

夏至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夏至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夏至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節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中國民間重要的節日,古時稱“夏節”、“夏至節”。

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國放假,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雜錄》裡記載:“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如今在中國不同地區夏至有不同習俗。

“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麵。按照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每年一到夏至節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麵了,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於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舊時,在浙江紹興地區,人們不分貧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緻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裡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遊戲,很有農家生活的情趣。平陰一帶,夏至日祭祀祖先。

夏至養生

1.重在“養心”

進入夏季,心情變得容易急躁,《黃帝內經》說,夏季要使志無怒,即心情要愉快,使氣得洩,不要壓抑自己。精神內守,病從安來,就是這個道理。

心情不好時可以適量吃一些甜食緩解一下,飽滿的精神狀態和充足的體力也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嵇康《養生論》中說“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為我們應當使心神安靜,不可讓外界的燥熱擾亂心神。

2.注意防暑

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夏至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3.晚睡早起

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洩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4.恰當補水

夏季氣候熾熱,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不要怕費事不喝水。少喝冰水,過涼的飲料會刺激胃腸道,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食慾減退,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腹部脹痛、腹瀉等胃腸道疾病,多喝一些溫熱的水反而更解渴。

5.多食苦味

夏至時,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同時,人們還應適當進食具有清熱、解暑、養陰功效的食物,以適應自然氣候的變化。

建議夏天可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湯能清洩暑熱,增進食慾,但要適量,否則傷胃。

另外可多吃粥,夏季喝消暑保健粥則是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如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都是很好的夏季飲品。

上一篇:【藥醫說】陳士鐸:《臨證一百二十八法》之中立法用藥多奇. . . .
下一篇:每天低頭超過兩小時,脖子長了個包出來,那就越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