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媽媽,我離開這個家了,你們保重!”出走的女孩怎麼啦?

今年7月,一封離家出走女兒寫給母親的信,一度刷屏朋友圈,在幾個微信群也炸開了鍋。

文:

@精神心理科醫師俊朗

好好的一個三好學生,怎麼就離家出走了?她去哪裡了?會有什麼危險嗎?親朋戚友、市民、老師、警察都加入了這場尋人大行動,而且,這樣的事,在身邊已發生過幾次了,她們怎麼啦?

01

一封寫給媽媽的信。

親愛的媽媽:

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想我已經離開這個城市、這個家了。謝謝你的養育之恩,我離開了這個家,你們保重!

我想離開這個家,在家壓力感覺很大,感到壓抑。我快崩了,我不想待在家,我很討厭這個家,我的腦子每一天都有一個沉默的畫面,我好想打人,每一天我都忍,可是我想說心裡的話,沒有人願意聽我講,沒有人問我,你怎麼了?每一天等有人來問我,你怎麼了,心情不好啊,你說說一下,我來聽,可是沒有,一直沒有。有的只是:趕緊去學習,小孩子有什麼心事。趕緊做作業、去跳舞、學琴等。我真的好累,我要離開這裡,離開這個家。

媽媽,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你們保重!

女兒**

2020-07-14

給母親的信

02

孩子為什麼離家出走?

經常在新聞中聽到孩子離家出走的事,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孩子們的心理是怎麼啦?

經過很多案例的總結分析,主要為幾大原因:

(1)親子關係問題

孩子都是在每個家庭中成長起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親子間的關係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人格。

欣欣自小就是一個小公主一樣的性格,什麼事都順著自己,父母忙於工作很少管到她,自然成績不理想,反而一些排場攀比倒學得不錯。經常被老師投訴,父女的關係很差,用她父親的話說是“用錢的時候再找我”。一天,爸爸下班回家,還沒進屋,就聽見高分貝的音樂聲和嬉笑聲傳來,原來欣欣把十幾個同學請到家裡,正在開party呢。爸爸一氣之下,把音樂關掉,把同學們全趕走了。欣欣非常生氣,說爸爸不尊重她,一摔門揚長而去,並且一走就是3天。這期間父母把可能去的所有地方找了個遍,卻沒欣雨的影子。3天后,欣雨回來了,但對於自己去哪兒了,閉口不談。還厲聲警告父母:“如果你們再對我不好,我還走!讓你們永遠都找不到!”

(2)期望壓力問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願,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早地給她們報班、補課、家教,孩子們的負重很大,心理上不能承受,只能用出走離開。

2005年,湖北某校的15名初三學生集體離家出走。出走原因是在前一天的摸底考試中成績不理想,擔心受到父母責罵。於是,孩子們湊了幾百元錢,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後來因為錢不夠,只好下車,幸虧及時被車站民警發現。令人意外的是,當民警問他們是否願意回家時,15名少男少女大多數搖頭。一個男孩說,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大人談的都是學習,他很反感。另一個孩子說,她害怕考試,害怕父母。而離家出走的策劃者說父母越是關心他的學習,他越是感覺壓力大。他希望學一門手藝,可父母卻反對,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

(3)家庭環境問題

小華每天放學都是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再慢慢地走回家,不是他努力學習,而是他不想那麼早回到那個大吵369,小吵天天有的家。父母之間以及母親與奶奶之間的爭吵,有時候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起,爭吵到什麼時候結束。父親多次問小華:我們離婚了,你願意跟誰過生活?小華什麼答案也沒有,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儘快長大離開這個家。

雖然小華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現在還沒有走出這一步“可能勇氣和能力不到”小華說。

(4)孩子個人因素。

現在的孩子面對的是一個紛繁複雜、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不良資訊,導致孩子們的性格、心理出現問題。他們自卑、自大、自戀都有,如果沒有一個適當的、及時的引導,她們的心理很容易出現偏激極端行為。

孩子處於青春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叛逆心理,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會因為身心發展不平衡而反叛;內心脆弱敏感,想要得到關注,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又因為各種壓力導致心中的抑鬱越來越重;當這種不好的情緒達到頂峰時,選擇用離家出走來釋放。

小孩子

03

面對這批00後孩子,我們怎麼辦?

應對出走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但是一旦孩子出走已成事實,父母就應該用博大的胸懷接納出走的孩子。自然地歡迎孩子回家。父母的恰當做法是,讓家裡保持一種自然而溫馨的氣氛,先讓孩子一顆紛亂的心安定下來。慢慢地講清道理,讓孩子從“出走”的失誤中懂得人生。

(1)平靜地傾心交談

和離家出走歸來的孩子交流是教育的核心環節,需要父母的巧妙安排和引導。出走過的孩子大都經歷了坎坷,應儘可能安排一個安全從容的訴說機會,讓他一邊講述一邊思考。

(2)敢於向孩子說“對不起”

孩子出走一般來說父母是有責任的。因此,父母要敢於向孩子承認錯誤,推心置腹地談想法。

(3)用愛和規則開始新的生活

孩子離家出走歸來應成為新生活的起點。新在哪兒呢?首先是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應當是關心的,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是滿足的,對孩子的正當選擇是尊重的。其次,家庭生活是有規則的,而規則是全家人民主協商制定的。

孩子們

(4)尊重孩子的情緒

有些家長眼裡,只有孩子的成績。雖然口口聲聲說,教育孩子要先成人後成才,但根本沒有給孩子做出表率。對於孩子會不會調節情緒,善不善於與人相處,能不能控制自身的慾望,有沒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念,這些都不在他們的關心範圍之內。要知道孩子的情緒也需要得到發洩。

(5)改變“自居心理”

很多父母總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是為了孩子好,一貫“理直氣壯”,也正是這種“理直氣壯”帶來了孩子離家出走的苦果。建議這樣的父母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對自己的做法進行一下反思。教育態度與方法的改變,會促使孩子出現接受教育態度的改變,不良的隱患可以消除。

(6)建立家庭互動時間

每到假期,很多學校的大門就開啟封閉模式,一邊是百無聊賴的學生,一邊是學校閒置的足球場、籃球場。孩子們只能在網路中開始昏天黑地的生活。這就是暑假孩子們的生活常態。所以家庭主動建立遊戲時間,就必不可少了。不過,家庭遊戲不是給孩子玩具讓孩子自己玩耍,而是家長一起參與,在遊戲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7)鼓勵孩子與同齡人接觸

即使孩子有些話不願意對家長說,如果他們有自己穩定的人際圈,也可以學會轉移自己的壓力和負面情緒。家長也可以和孩子的同齡人多接觸,從他們的談話中,可以知道很多關於自己孩子的情況,有些異常表現也會提早得知,能及時採取措施。

04

寫在最後

孩子離家出走,人們總認為是孩子的錯,其實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家長更應該思考的是:怎樣用恰當、聰明的方式,讓孩子真正瞭解生活的艱辛和外部世界的真實面目,讓孩子體會到家人的擔心。怎樣讓孩子覺得家更溫暖、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有愛的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希望每個家庭都有正確的教育,一家人和和睦睦,孩子不再離家出走。

我是精神心理科工程師俊朗

@精神心理科醫師俊朗

關注我關注精神心理健康!

上一篇:抗抑鬱藥為什麼要早上吃?
下一篇:經驗交流|反覆發作11年,難治性精神分裂症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