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孫子兵法》中的攻城之法,你知道幾個?為什麼攻城時不能用石子?

《孫子兵法》雲: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距堙,又三月而後已。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譯文:《孫子兵法》中講到,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製造大盾牌和四輪車,準備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碼得三個月。堆築攻城的土山,起碼又得三個月。如果將領難以擬製焦躁情緒,命令士兵像螞蟻一樣爬牆攻城,儘管士兵死傷三分之一,而城池卻依然沒有攻下,這就是攻城帶來的災難。

由此可見,古代行軍打仗,攻城簡直是可怕到極致的事情,因為它往往代表了攻城方極高的死亡率,且不一定能打下城池。更不要說第一個爬上雲梯的攻城方士卒,面臨他們的基本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無生的前景,那麼他們為什麼還敢爬雲梯?心裡又是如何想?

一群人扛著梯子,頂著滾木礌石就衝城牆而去,基本是在影視劇中的場景。古時如果有人如此指揮攻城,那麼士兵必然會嘀咕:這不是讓我們直接送死嗎?更有甚者,可能會直接轉身開溜,寧可違抗軍令也不會爬梯上前直接送命。

無論城牆或者關口,城防並不只是單獨的關牆,而是加上城外的護城河,以及不少的陷坑。攻城時,需要依靠的就是各種器械,先把城牆外的障礙清掃,其次才是架起雲梯攻城。

影視劇《大秦賦》中,秦軍攻趙國都邯鄲畫面

而云梯也不是我們平日所瞭解的那麼簡單,不然哪來的“修櫓賁溫,具器械,三月而後成”的說法。普通的木頭梯子,幾天完工都是時間長的,而云梯,底部有輪子,可以活動。梯身也可以利用人力倚靠在城牆上,頂端更會有抓鉤,緊勾城牆,避免被直接掀翻。雲梯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魯國能工巧匠公輸盤魯班所發明。《淮南子·兵略訓》許慎注曰:“雲梯可依雲而立,所以瞰敵之城中”,說明雲梯另外一個用途可以登高望遠偵探敵情。

《武經總要》中的雲梯形象

因此在攻城一方做了充足的準備後,護城河、陷坑全部清理,雲梯推到城下後,攻城才算是剛剛開始,這時要求士兵攀爬雲梯攻城,也不會直接命令士兵架起梯子送死。在爬上雲梯計程車兵心裡,多少會有些不直接送死的盼頭,但也會在心裡期盼著先登之功。

雲梯攻城場景

說起先登,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三國中的先登死士。其實“先登”本意為最先登上城頭,於是“先登”也被稱做“首功”。

古代想搏出路,一般除了做官,就是軍中立功,因而先登之功,很可能是平步青雲的晉身之路。

《韓非子》中講到:“秦之攻城,有能先登者,皆賜高爵、上田宅。故人爭登,無何堅城,秦皆能破。”

而為了取勝,一些軍隊還會專門組成“先登部隊”。例如袁紹軍中麴義統率的“先登死士”,以800精銳擊敗公孫瓚的3萬大軍;亦或是呂布的將領高順的“陷陣營”,僅有700人,攻克劉備萬人駐守的小沛。

高風險帶來的是高收益,在加官進爵,子孫享福和登梯攻城的選擇間,普通士兵大多會選擇爬上雲梯,搏一搏,興許單車變摩托。

三國中,曹操手下的將領樂進,被稱為“先登之王”。因為“其在濮陽破布,在雍丘破超,於苦縣擊破蕤,破袁譚於南皮之役,皆有先登之功。”因此樂進從低級別的軍官,一度成為曹魏“五子良將”之一。

有賞必有罰,古時士兵作戰不力,除了自己要被軍法處置外,很多時候家屬也會被連累。此時士兵們心跳加速地短暫深思:“上?有可能死……不上?也有可能死,還會連累到妻女……唉……啊……衝啊!”

爬雲梯和先登勇士的故事,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在《率土之濱》即將來臨的新版本《兵合車錯》中,攻城、守備、器械、博弈,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和體驗呢?誰又能賺得“先登之功”,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清龍

注:以上內容均來自玩家投稿,不代表官方立場!

上一篇:【主公】春天最後一個節氣,茶農茶園配上名畫,好有意思!
下一篇:【資訊】虎牙直播平臺中韓對抗賽揭幕:職業選手韓國1隊勝率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