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張氏族譜上關於始祖清河或祖出清河的記載比比皆是一小部分。

各地張氏族譜上關於“始祖清河”或“祖出清河”的記載比比皆是,下面只是眾多記載中的一小部分。此篇僅是粗選輯錄,沒有細緻剪輯,望閱者多多指教。

1、湖南省桂陽縣孝友堂於清光緒庚寅年孟夏月編修的《張氏宗譜》,主編:不詳。該譜中記載的是唐玄宗時賢相張九齡撰寫的老通譜自序:“予嘗仰觀乾象,北斗為中天之樞,而三垣九曜旋繞歸向,猶君之尊而無敢不拱焉。俯察地理,崑崙為華夏之鎮,而五嶽八表逶迤顧盼,猶祖之親,而無敢不本焉。此君親一理,忠厚一道,忘之者謂之逆,遺之者謂之棄,慢之者謂之褻。無將之戒莫大於不忠,五刑之戒莫大於不孝。為人臣所當鞠躬盡瘁,為人子所當慎終追遠,而不可一毫或忽也。我張氏譜牒上溯青陽之始,下逮繼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禮也,序長幼以尚齒也,列形象以尚思也,紀序傳以述德也。非大忠大孝者其誰能之乎?噫!世之去祖未遠,問其所自而懵然,有愧於我張氏者多矣,後之子孫尚其勉與。”

2、重慶市巴縣雲篆山石馬鄉於2008年續修的《張氏族譜》,主編:不詳。該譜中記載唐長慶四年,江西省貴溪縣天師通元撰寫的序:“按張本姓姬,出自公孫名軒轅黃帝第五子也。三妃彤魚氏生揮,始造弓矢,主祀弧星,賜姓張氏,封青陽王,居尹城。”

3、湖北省蘄春縣寬公系百忍堂於1993年第九次重修的《張氏宗譜》,張梁森主編。該譜中記載,唐武宗李炎會昌四年寬公始修源流序:“吾族原姬姓。自黃帝軒轅第五子揮,善制弓矢,命為弓正,主祀弧星,賜姓為張。因國於青陽,故封青陽王,吾族張姓以此始。”

4、湖北省蘄春縣《張氏銘戶宗譜》於2014年第十次續修,張雄生、張梁森主編。該譜中記載宋天禧三年八月十五日江西袁州知府張聞儒向皇帝進呈家譜表奏中寫道:竊惟臣自青陽受姓衍嗣,獲俾熾之祥,彤魚協,和世祚,起多男之瑞,弓正賜命園邱。……故姬姓肇自軒轅,而張氏昉於帝胄。……因郡清河。

5、江西省泰和縣永泰橋頭崇本堂《張氏族譜》於2015年第九次續修,張華山主編。該譜源流序中記載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翰林學士、樞密副使歐陽修於宋慶曆辛巳春月贈序:“張氏之受姓也,本軒轅第五子揮,善觀弧星,始制弓矢為弓正之官,世掌其職,後因氏張。”

6、廣西壯族自治區張黃《張氏族譜》於2009年2月出版,張建華主編。該譜中記載,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翰林學士蘇軾於宋元祐癸酉贈序;張氏遠祖仲公,孝友之德播諸雅儒。當時,大臣如尹吉甫,……近祖文成公(張良),……且清河族姓於天下,至唐始入豫章(今南昌),散居鄰都,考其先世有識居者,臺衡彪炳史冊者,勳業可卿也;……

7、江西省修水縣清河堂(分寧子玢公支)《張氏宗譜》於2011年出版,張玉清主編。該譜中記載宋建炎四年,中順大夫樞密使張子玢撰序:“予姬姓,出自軒轅之後,揮觀弧星造弓矢,張羅以取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始賜姓為張。”

8、子玢公於建炎三年,同宣撫使張俊等上高宗皇帝表中寫道:臣系承黃帝,脈接青陽,受封食邑於漢庭,衍慶流芳於周代。

9、建炎四年二月,御史張音、進樞密使張子玢、宣撫使張俊向高宗皇帝進呈家譜而撰寫的呈狀中寫道:今張氏乃皇帝之苗,青陽之胤,前拜授官於宣王之世,後封食邑於西漢之時。秩歷提刑,實始祖之。”

10、浙江省江山厚隆《張氏宗譜》中記載元至正三年春,賜進士第官司翰林編修趙子昂撰序:“吾於徽郡甲路張氏見之矣。閱其家譜,其先本於黃帝五子,名揮,生時觀弧制矢,賜姓曰張,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國於青陽,後改郡為清河,歷唐虞夏商,代有聞人。”

11、廣東省豐順縣埔仔寨《張念三郎瑟瞻公族譜》於2009年8月出版,張躍波主編。該譜中記載明永樂癸未(元年)季秋,張君紹撰序:“吾族張氏,系出軒轅黃帝五子揮公,始制弓矢,賜姓氏。妣諸葛氏,一說姜氏,生子四。傳至成渴十年,嵩公,字中山,為御駕將軍,妣趙氏,生子四,名位俱隆。至週末時,琬採公至齊為萬里侯,妣劉氏,葬同穴,生子三,名位具顯,始立廟清河。”

12、江蘇省江陰市《流璜張氏宗譜》於2014年出版,張明福主編。該譜中記載明永樂七年八月,周賓撰序:張氏出於清河,譜牒蔓延天下,蓋其支流也。

13、江西省靖安縣《張氏宗譜》於2014年12月出版,張兆貴主編。該譜中記載明成化十三年嘉平月,賜進士出身資政大夫衰平劉允麟撰序:蓋張氏之先繫於黃帝有熊氏,因所生地曰軒轅,長於姬水曰姬姓,配彤魚氏之女,生子揮,因國名曰青陽,王立弓正,主祀弧星,賜姓張,此張氏受姓之始也。”

14、臺灣《張氏統宗世譜溯源》於2003年出版,張桂元主編。該譜中記載明嘉靖九年孟冬月,賜進士及第、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知制誥經筵官、國史總裁、鉛山費宏撰序:張氏之先,黃帝第三妃彤魚氏,生子曰揮,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官弓正,國封青陽。”

15、廣西壯族自治區張黃《張氏族譜》於2009年2月出版,張建華主編。該譜中記載明萬曆五年秋,程鄉縣貢生張侃撰序:我祖張瑞公,原居福建寧化石壁堡,宋元之交,楊德公官北府,不幸天禍豫章,洛陽騷動,皇天庇佑我祖化孫公由北府遷回福建故鄉,後移上杭之東西洋,嗟此式微之際,清河之世系源流如一線矣。

16、湖南省會同縣啟祥公後裔田家祠祥九支《張氏族譜》為清光緒三十年版(影印本),張自輝、張桂堂主編。該譜中記載明萬曆四十年仲秋,庠生張奉法撰序:姓者,承祖宗之所自出;氏者,別子孫之所由分。吾族張氏出於黃帝第五子,正觀弧星,善制弓矢而姓,自張氏亦彰清河為郡,自此始也。

17、雲貴川三省百忍公裔可華房《張氏宗譜》於2006年續修,主編:不詳。該譜中記載的在張姓起源追溯中,明萬曆四十五年重錄的黃帝賜姓:我張氏本黃帝后裔。……黃帝共四妃,有二十五子。第三妃彤魚氏生揮及夷彭。揮乃黃帝之第五子,因得五行正中之氣,受四方應中之義,即受大位,仰觀弧星,始制弓矢,取長弓之義,黃帝賜姓張,起族清河,故我張姓一字相傳姓屬清河,字屬商音。

18、山東省榮成清溪大平《張氏族譜》,出版時間、主編不詳。該譜中記載清康熙己酉(八年)張仕翰、張嗣琨撰序:我張氏出於軒轅第五子,名揮,始造弦羅網,世掌其職,因以張為姓,此張氏源之所自合也。己後,出於清河、京兆,其流漸分。

19、江西省靖安《張氏宗譜》於2014年出版,張兆貴主編。該譜中記載清雍正十年,張長百撰寫的續修雁序支譜及排名桂蘭集合序:吾族源流自揮封青陽,賜姓張,居清河,歷周秦迄今由久矣。

20、江西省湖口三省七縣《合修張氏宗譜》於2006年出版,張幼金主編。該譜中記載清乾隆丙辰(元年)秋,張文學等撰寫的台山族分萬二總管嶺譜序:餘張氏之譜也,始自黃帝之子揮公,觀弧星造弓矢,賜姓張氏。厥後人文蔚起,理學名臣史不勝書。自是支衍而清河、而曲江、而石簡與闡上,此固寰宇之所其祖,而其知者不俟予之贅述。

21、山東省郯城世德堂《張氏族譜》於2001年出版,張則明、張偉海主編。該譜中記載清乾隆戊午(三年)仲春,張士英撰序:“張氏系出清河,其源最遠,考載黃帝第五子為弓矢,主祀以弧因姓。”22、河南省商城縣《張氏宗譜》於2013年出版,張道強主編。該譜中記載清乾隆二十六年郡庠生張朝鼎撰寫的青陽發派源流序:吾族自揮公為弓正賜姓,張食邑青陽。

23、滇黔清河堂《張氏家譜》2008年出版,張維禎主編。該譜中記載清乾隆四十二年孟冬月,張士俊撰序:然我張氏宗譜,系清河分派,則木本水源。

24、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博邑張氏家譜》於1999年出版,張達全主編。該譜中記載清道光十二年春月,張輝志撰序:憶我祖宗得姓受氏,實自軒轅五男,躬親造弦,張網羅而取乎物類,令鎮張河,世掌其職,因此取姓,故郡屬清河。

25、貴州省納雍縣《張氏宗譜》於1999年出版,張興福主編。該譜中記載清道光龍月,張大成撰序:吾族乃軒轅黃帝之後裔,帝之五子,張揮之子孫。吾族子孫繁衍,遍佈中華,清河郡乃吾木本水源之地,百忍堂為吾族傳家教子之方。26、四川省廣元縣《張氏族譜》於2005年出版,張文劍主編。該譜中記載清道光二十三年孟秋月,張璠、張紳撰序:選稽張氏姓字,系出軒轅黃帝第五子,職司弧,設網張羅,以官為姓,穎在清河焉。

27、湖北省殷郊院孝友堂五修《張氏宗譜》於2013年出版,張東平主編。該譜中記載清道光二十三年小陽月,張忠孝撰張姓源流創修序:爰稽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第五子揮公,三妃彤魚氏所生,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賜姓張氏,國封於青陽,此張姓得姓人繇也。28、海南省萬選堂《張氏族譜》於1997年續修,張友春主編。該譜中記載清光緒十三年孟秋月,張友慶撰序:溯我清河舊族,本自五子之裔傳蔓寰區,代出忠臣學士而天下莫強者。

29、甘肅省金城石青洞《張氏族譜》中記載中華民國十二年孟冬月,張尊英撰序:如我張氏,其先為軒轅黃帝第五子之苗裔,初封地清河郡是也。等等,等等,絕大多數族譜中都記載祖源地為清河。2018年9至10月份,我和張其偉宗親赴北京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市圖書館對其珍藏的《張氏族譜》進行了查閱,在各館藏上千部的《張氏族譜》中,凡在譜序中有祖源地記載的,絕大多數為黃帝賜姓張,封於清河或派衍清河。如北京國家圖書館所藏的——

30、福建省屏南2011年5月出版,張久鏞主編的《龍溪張氏族譜》載有元泰定二年(1325)張正齋、張德頤撰寫的序,序中記載:張氏之譜也,其來遠矣。自軒轅氏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母曰附寶生黃帝,帝生第五子名青陽生揮,觀弧星始造弦弧,主祀弧星,出以張網取禽魚,世掌官職後因氏焉,遂居清河郡。

31、在上海市圖書館查閱到安徽省1923年編纂的三治堂木活字本,張滌源主編的《張氏宗譜》序中記載:蓋聞家譜一書所以清本源,別親疏,辨昭穆,正名分,聯族屬也。凡譜每多趨勢赴炎攀援冒認非其祖而祖,非其宗而宗,家譜愈修而家聲愈玷焉。我張氏自清河受姓以來,歷朝諸賢哲,炳炳麟麟。

上一篇:12月1日大版本更新:夏洛特、馬超、馬甲蟲、阿拉蕾等英雄調整一覽
下一篇: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後一個封建王朝為什麼清朝的滅亡和這個人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