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漢朝為什麼會打不過匈奴?匈奴的活動空間被壓縮,漢武帝為何不動?

作為第一個可與中原王朝相抗衡的北方遊牧民族,匈奴在漢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漢初,國家羸弱,百廢待興,對匈奴採取了優待、腐化的策略。到了漢武帝時期,則擺脫了一貫忍讓的做法,轉為主動出擊。

當時,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推動下,透過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等三次大戰,收復了河南、河西走廊等地區,對匈奴保持了長期的進攻態勢。

在主動出擊的同時,漢朝又採取了一系列和平手段和軍事手段,使西域諸國臣服。匈奴的活動空間再次被壓縮,在接下來了十幾年時間裡,匈奴王庭則一路向北,避居漠北休養生息。

這就基本解決了自西漢初期以來匈奴對中原的威脅。

而對於匈奴而言,漢軍頻繁進擊,對漢作戰敗多勝少,自己已沒有能力與漢朝對抗。在這種頹勢之下,匈奴的內部也變得愈發不穩定起來。越來越多的匈奴貴族選擇歸附漢朝。

如在河西之戰中,渾邪王、休屠王兩戰兩敗。後來,內部人心不穩,渾邪王攻殺休屠王,率領4萬餘(號稱10萬)部眾,赴長安見漢武帝,歸附了漢朝。漢武帝則封渾邪王為漯陽侯,將其部眾安置五郡之邊。

而沒有選擇歸附那部分則內亂頻頻,相互打壓,一度出現了五單于並立的局面,最後又分化成南北二部,這就是大家熟知的“南匈奴”和“北匈奴”。

“北匈奴”由郅支單于帶領,佔據了王庭以北的大片土地;“南匈奴”則由呼韓邪單于帶領,南撤到大漠以南的地區。

總體而言,北匈奴比南匈奴要強大,而且雙方時有戰事發生。呼韓邪單于為了生存,便尋求庇護,向漢朝稱臣歸附。

呼韓邪單于歸附的方式也很多特別,不僅稱藩,還自請為婿。大家都知道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韓邪單于抱上了“大腿”,引起了北匈奴郅支單于的嫉恨和恐懼。南北拉鋸,北匈奴雖然佔優勢,但要消滅南匈奴並不容易。這下好了,南匈奴有了強大的漢朝可以依靠,北匈奴自然無可奈何。

情急之下,韓邪單于也向漢稱臣,為表心意,還派自己的兒子駒於利受到漢廷。

當然,郅支單于只是打了一個幌子。漢朝士大夫早就看出了端倪,並說他趨向教化之心尚未純厚。事實的確如此,在向漢稱臣的同時,郅支單于又向西攻破了呼偈、堅昆、丁令等三個國家。後來,郅支單于又獻上貢品,請求歸還兒子,並得到了漢朝的許可。

歸還兒子其實並不簡單。漢朝商議派遣衛司馬谷吉去護送,送到邊境地區就返回。谷吉上書,說願送至單于庭,以此表明漢朝的信義。顯然,谷吉已將生死拋在腦後了。

到了匈奴王庭後,郅支單于果然背信棄義,竟然殺了谷吉。在大國面前耍威風,而且自己還背信棄義,郅支單于自知得罪的是大漢王朝。恐懼之下,郅支單于便向西逃到了康居。

康居王接納郅支單于也有自己的目的。他依靠郅支單于的聲威來脅迫各國,幹起了燒殺搶掠、攻地築城的勾當。一時間,西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漢朝這邊當然也沒閒著。漢朝先後三次遣使到康居國索要谷吉等人的屍體。如果這個時候,郅支單于賠罪道歉,事情或可緩和。郅支單于可不這麼認為。他不僅不聽從詔令,還一再羞辱使者,並且惺惺作態,表示願意再次歸附漢朝。

漢朝雖然有氣度,但對於驕傲怠慢的郅支單于也是有限度的,況且他的行為已經威脅到了漢朝的國家安全。

建昭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6年,漢朝派陳湯和甘延壽出使西域。甘延壽出身將門,武力很強,職務西域都護、騎都尉,是這次出使任務的負責人。

相對於甘延壽,陳湯雖然只是副校尉,但他心氣更高,一心想建立曠世奇功。陳湯早就看不慣郅支單于的所作所為,所以一定要找準機會擊殺他。

在陳湯看來,郅支單于等人就是欺軟怕硬,你軟弱,他就得逞賣乖;伸手打幾拳,他就慫了。當時,郅支單于正在侵凌烏孫、大宛,而且還有進攻伊利、安息、月氏等國的可能。這樣的人,如果放任在西域胡作非為,擴大地盤,那就是國家安定的隱患。

甘延壽也想收拾郅支單于,但他認為應該先報告朝廷。陳湯說,等得到朝廷准許,黃花菜都涼了,況且遠途征戰,朝廷未必就會允許。

陳湯利用甘延壽生病的機會,矯詔假託朝廷命令,調發有城鎮的各國軍隊以及車師國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向西進發。

甘延壽得知訊息後,一邊向朝廷寫了請罪書,一邊與陳湯帶領軍隊分道前進,分為六校,到達大宛和康居邊界,直接就幹翻了正在搶劫的康居的副王抱闐。

很快,陳湯探知了郅支禪語的情況。雙方在郅支單于都城附近相遇。彼時正是凜冽的寒冬。

雙方展開了一系列外交辭令,無果後,戰事最終爆發。在戰鬥中,郅支單于被射中鼻子後,不久就死了。不僅如此,單于閼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多級被斬殺,一百四十五人被活捉,一千多人投降。

這一仗,漢軍斬獲頗豐。

事後,陳湯回朝負罪請荊,說出了那句擲地有聲、豪情萬丈的話語:

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元帝認為,陳湯等人沒有動用國庫,在萬里之外建立了不世功勳,非但不治他們的罪,反而封甘延壽為義成侯,陳湯為關內侯,並賞賜黃金百斤。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充斥著豪氣,骨氣,也透露出漢朝的大國風範。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重溫,言猶在耳,讓人心潮澎湃。

參考文獻:《漢書。匈奴傳》《漢書·傅常鄭甘陳段傳》

上一篇:《怪物獵人:崛起》新命魂板公佈將上線
下一篇: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古寨竟被燒燬,這座古建築是如何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