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筆記】王陽明被貶龍場路線(上)

王陽明先生著粉紅色織金雲肩通袖膝襴曳撒袍,戴高後山烏紗,腰束本等革帶。

自【王陽明宦跡圖】(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 龍場悟道 ”

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學術的學術思想被稱為 “ 陽明心學 ”。而標誌著陽明先生的學術思想脫離當時其他的思想(主要參照:朱熹、陸九淵)的起點,就是被貶謫到貴州龍場驛期間。

根據《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的記載:

“…… 久之得家信言逆瑾聞先生不死,且聞父子相會於南都,益大恚忌,矯旨勒龍山公致仕還鄉。先生曰:“瑾怒尚未解也。得失榮辱,皆可付於度外。惟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脫。”乃於居後鑿石為槨,

晝夜端坐其中。胸中灑然,若將終身夷狄患難俱忘之矣。僕人不堪其憂,每每患病。先生輒寬解之,又或歌詩制曲,相與諧笑,以適其意。因思設使古聖人當此,必有進於此者。吾今終未能免排遣二字,吾于格致工夫未到也。

忽一夕夢謁孟夫子。孟夫子下階迎之。先生鞠躬請教。孟夫子為講良知一章。千言萬語指證親切,夢中不覺叫呼。僕從伴睡者俱驚醒。自是胸中始豁然大悟。

嘆曰:“聖賢左右逢源,只取用此良知二字。所謂格物,格此者也。所謂致知,致此者也。不思而得,得甚麼。不勉而中,中甚麼。總不出此良知而已。惟其為良知。所以得不繇思,中不繇勉。若捨本性自然之知,而紛逐於聞見,縱然想得著,做得來,亦如取水於支流,終未達於江海。不過一事一物之知,而非原原本本之知。試之變化,終有窒礙。不繇我做主。必如孔子從心不踰矩,方是良知滿用。

故曰:無入而不自得焉。如是又何有窮通榮辱死生之見,得以參其間哉。”於是嘿記五經,以自證其旨,無不吻合。因著五經臆說。

陽明先生的年譜和編年體的事蹟、行狀有三本書為重要參考,分別是錢德洪等弟子編寫的《陽明先生年譜》;弟子黃綰編寫的《陽明先生形狀》和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編寫的紀傳體小說《皇明大儒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

而陽明先生並不是直接從京城到貴州修文的龍場驛的。期間經過了很多地方,並且有很多傳奇的故事。包括:被刺客追殺、假裝投河、再拜婁諒、再會無為道長……其中也出現了跟歷史時間有出入的故事情節。陽明先生為了躲避追殺、迫害而放的各種 “ 煙霧彈 ” 。這一路上可以說,一方面趁著 “ 假死 ”而順勢歸隱和親情志業未酬的兩種心態相互糾纏。

這一路主要經過的地點和路線如下圖:

下一篇簡介:

這一路每到一個地點,見到的每一個人,以及寫的每一首詩,都或多或少可以窺見陽明先生的心境。下一篇章,將對這一路上經過的事做簡單描述。

關鍵詞:

友人

璞玉

朱弦(知音)

屈原、韓愈、婁諒(大儒)

周易

嶽麓書院

(明天見)

衡山小為日課 第141 天

記得:點贊、關注、留言、轉發喲!

比心~~晚安~~

上一篇:王者榮耀多次被帶節奏,老玩家:黑子蓄意已久
下一篇:lol手遊皎月上線,大招需要蓄力遭玩家吐槽:是哪個鬼才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