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口碑炸裂票房撲街!《波斯語課》8.3分,3日僅收1132萬

二戰題材的電影,很多都是口碑佳作。

比如,展現父愛的劇情片《美麗人生》,展現戰亂和人性光輝的《鋼琴家》,展現死亡與希望並存的《辛德勒的名單》。

這些電影從主人公的經歷或者遭際入手,映射了二戰背景下的被左右的命運,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波斯語課》是根據二戰時期的一個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比利時猶太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冒充波斯人並且為集中營的德國軍官教授“波斯語”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後,豆瓣上的口碑達到了8。3分,IMDB上7。3分,位列同期電影的第一名。

然而,三天時間僅收了1132萬的票房成績,高口碑低票房讓人感慨。

01,

其實,這個結果也並不是很意外,因為國外的戰爭片本來的受眾群體就很固定,何況這還是一部側面描寫戰爭的劇情片。

電影的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

故事發生在二戰時期,猶太人都拘禁在納粹集中營,男主角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次槍決中,他為了保命,假裝倒地躲避了這一次槍決,他謊稱自己是一個“波斯人”。

這倒讓納粹士兵不敢再殺自己,因為集中營的軍官科赫一直想要學習波斯語。

因為,這位德國軍官要在二戰結束之後,完成自己去波斯找自己的兄弟,開一家飯館的願望。

而男主角證明自己是波斯人的唯一證據,就是自己用板塊麵包換來的一本波斯人的書。

正是因為這樣的雙向需求,這位對真正的波斯語一竅不通的猶太人成為了納粹軍官的波斯語老師,憑藉著憑空捏造出來的一段波斯語取得了納粹軍官的信任。

在集中營生活中,這一位猶太人在極度的求生慾望和高壓之下,竟然“創造”出了一門語言,每一個單詞,都是自己被囚禁同胞的姓名。

電影的劇情還是很吸引人的,用納粹軍官和猶太人之間的“鬥智鬥勇”來展現猶太人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為了生存,每一個人都在拼命掙扎,身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誰又能夠做到獨善其身。

電影好的一點,是將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講述得如此生動形象。

猶太人看似是一次次地通過了考驗,隨即又迎來了新的考驗和危機。

比如,他因為緊張而說漏嘴的重複單詞,真正的波斯人的出現,隨時都會產生的懸念和緊張感,都能夠讓觀眾的心為之一振,讓人共鳴。

撒一次謊,就要用無數的謊言來“圓”,哪怕只是為了生存和活著。

02,

電影中最讓人震驚的,要數主人公最終記下來的2840個名字。

這些名字,是猶太人的“波斯單詞”來源。

名字,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每一個人最為基本的標籤和存在的象徵,但是對於這2840個人來說,他們的名字在納粹營中是被忽略和輕視的。

因為輕視,納粹軍官學會了2840個單詞之後,都不知道這些全都是被自己忽略的猶太人名字。

也因為“忽略”,讓自己一次次憧憬中的波斯飯館,甚至是用心去創作的一首“波斯詩”,都是這些名字的“組合”。

這一段是很有諷刺意味的,

自己瞧不起的猶太人名字,卻是自己每一天都要去學習和唸叨的新詞彙。

在戰爭面前,弱肉強食,誰才是真正高貴的和低賤的?

03,

導演瓦迪姆·佩爾曼,有著猶太人的血統。

他覺得大屠殺的主題“需要使用者某種方式觸及”,他摒棄了以往影視作品中將納粹描繪成為“工具人”那樣的設定,塑造出了一個具有人格化,立體化的人物形象。

戰爭可以將人變成鬼。

這個納粹軍官,在軍營中相當於一個後勤軍需的負責人,和我們平時看到的二戰作品不同的是,科赫不是一個雙手沾滿鮮血、殺人如麻、暴躁的納粹長官。

雖然他也和其他納粹人一樣,視其他種族的人種如同“豬狗”,但是他沒有去屠殺過一個人。

相反,他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勤奮好學,有夢想有藍圖,極端剋制和自律,對待朋友也是毫不吝嗇。

這樣一個複雜,缺愛的人,也摒棄了臉譜化的塑造,導演表面呈現展現,實則說的是人性。

大屠殺並非是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而是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有可能出現的。

如果不是戰爭,如果沒有立場,那麼他們也許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或者是師生。

這也包含了導演的反戰思想。

這和電影《鋼琴家》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國納粹軍官拯救了一個猶太人是因為音樂,因為彼此之間的惺惺相惜,關於藝術,關於夢想的東西,是超越了種族和地域的。

04,

電影剋制冷靜到了最後一刻,直到猶太人背出了那2840個名字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安靜了下來。

電影真正擊中觀眾的,

是抗爭到了最後一刻的無力,也是在戰爭背後那一絲無言的控訴和批判。

他們有名字,證明他們來過。

上一篇:《貓和老鼠》當動畫走進現實,我只看到小人物的悲哀
下一篇:830+的武器,這精銳天機城全身五件無級別,還有不少個性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