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大唐躍出地平線,李淵部署西北戰略,穩定關中大後方

大業十四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殺害,標誌著大隋王朝的徹底終結。這一訊息不脛而走,迅速地傳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大唐王朝正式誕生,萬國林立

李淵父子自從太原起兵之始,便打著擁立代王楊侑為帝的旗號。如今不同了,隋煬帝已死,該是脫下戲裝,堂而皇之地登上那座璀璨奪目帝王寶座的時候了。

大業十四年五月十四日,恭帝下達禪位詔書。五月二十日,唐公李淵在長安太極殿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是為高祖,國號稱“唐”。歷史終於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大唐王朝在風雷激盪的歲月裡誕生了。

唐高祖李淵

大唐王朝成立後,李淵立即分封群臣。李建成成為皇太子,李世民被封為尚書令、秦王。然而,這時大唐還遠遠沒有實現天下一統,各路起義的梟雄們都在忙著稱帝稱王。神州大地上群雄並起的局面,已經演化成了萬國林立的格局。

這時,李密的瓦崗軍、王世充的鄭政權、薛舉的西秦力量強大,劉武周勾結突厥,割據晉北,竇建德的農民起義軍也日益強大,而唐王胡能夠控制的地域不到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究竟鹿死誰手,還不一定。

果然,高祖李淵的皇帝寶座還沒有坐暖和,一個駭人聽聞的警報便傳人京師,薛舉父子率領三十萬大軍,一舉攻克扶風,正氣勢洶洶殺奔長安而來。薛舉父子率兵馬三十萬,以飆風迅雷般的兇猛攻勢,略定扶風,虎視長安,對於新生的大唐王朝形成了極為嚴重的威脅。

李世民帶軍消滅薛氏父子

面對群雄逐鹿的局面,如何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李世民認為,唐王朝最危險的敵人是來自西北的薛舉、薛仁果父子,他們野心勃勃,不斷東進,對長安造成嚴重威脅,是剛剛立足關中的唐王朝的勁敵。因此,他主張先用兵西北,消滅薛氏父子,解除長安的西顧之優,並進而控制西北,獲得充足的戰馬、糧草等戰略物資,然後轉頭向東挺進,進而奪取全國政權。最終,李淵採納了李世民的主張,制定了先西后東的戰略方針。

高祖李淵和秦王李世民以及朝臣中的有識之士,都清醒地認識到,能否徹底擊敗或消滅薛舉父子這股軍事勢力,直接關係到李唐政權的生死存亡。對薛舉這一仗,只能勝,不能敗,必須打出新王朝所向無敵的威風,樹立起一個能夠力克群雄、撫定八方的新王朝形象,否則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圍攻。

高祖決定以秦王李世民為統兵大元帥,率領十五萬大軍前往拒敵。同時,派遣姜譽、竇軌率領一部人馬,出散關前往安撫隴右一帶;派從兄李孝恭前往招慰山南,張道源前往招慰山東各派勢力。以剿撫並用的策略,來化解眼下的險惡局勢。

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在大軍出發的前一夜,把房玄齡、杜如晦和李靖召至府中,詳細詢問薛舉父子的有關情況,商定此次大戰該如何打法,以確保知己知彼,一戰勝之。

房玄齡說:“薛舉的西秦兵馬號稱三十萬,其實有些虛張聲勢。除去分守秦州、抱罕等成的人馬,此次進擊扶風之兵馬,能有十七八萬級不錯了。不過,西秦將上素來飄悍驍勇,薛舉磨下又多有人才,此次法決戰,實在大意不得。”

“先生可知他那裡有何許人才?”李世民趕緊問道。

“別人且不說他,只黃門侍郎褚亮,便是名噪西域的鴻儒大賢,僅學貫古今,而且長於經略,也曉暢軍事。輔佐薛舉這樣的人,真是太可惜了。”

李世民明白房玄齡的意思,對李靖說:“他日滅了薛舉,務必設法將此人召至府中。薛舉父子的情況大致如此,依將軍看來,這一仗我們該如何打法?”

房玄齡

“薛舉此來,兵鋒甚銳,風頭正盛,我軍不可與之正面爭鋒。硬碰硬的打法,其結果可能兩敗俱傷。《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依在下之見,秦王可率主力以正兵當敵,與之兩軍對壘,堂堂列陣,取佯攻穩守之勢,讓薛舉以為我軍是在以常規戰法與之交鋒。在下願率一支精銳,從西南深山密林之中,繞道秦軍背後,以奇兵偷襲。待我從敵人背後發起攻擊之時,秦王再揮師猛攻,前後夾擊,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必能大獲全勝。”

對李靖這種出奇制勝的打法,秦王李世民頗為稱許,但卻不無擔心地說:“西南一帶崇山峻嶺,自古並無人行之路,大軍恐難以透過。”

“正因此處穿山越澗,道路險峻,有些地方連飛鳥猿猴都為之發愁,薛舉才不會想到我軍能從那裡透過。至時大軍化整為零,多帶繩索、軟梯,只要能臨機設法,這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李靖顯得十分自信。

“那好,就依將軍所言。”

李靖

兩天後,李世民帶領屈突通、股開山、長孫順德、劉文靜、史大奈等數員大將,率領十五萬人馬,浩浩蕩蕩向西進發。房玄齡、杜如晦也隨中軍襄理軍務。

前後夾擊,薛軍潰敗

大軍在扶風以東三十里處與薛舉的西秦軍相遇。這裡是一片廣紊開闊的黃土塬坡,除了偶爾聳立的一個個不甚高大的土峁子和幾道千百年來因水流衝出的深土溝,到處都是坦蕩無垠的黃土地,既不長莊稼,更沒有樹木,只有一些耐旱的生命力極強的小草和棘叢,在熱風中挺立著瘦削而又倔強的身軀,給這片渾黃的世界點綴上一點點綠色。

這裡是一個古老的戰場,一個可供大兵團作戰的天然戰場。秦王李世民命大軍在一條南北走向的,約有五六丈寬的大壕塹以東安營紮寨,分上、中、下三軍,列成品字形金鼎陣,並在壕溝上面搭建了十幾座臨時木橋。進攻時人馬可從橋上透過,拆橋後又可憑藉著溝壑堅守。

每到深夜,秦王便派出數十股人馬,去秦營襲擾,也不求必勝。得手時,便斬殺其有生力量,縱火焚燒其糧草。形勢不利時,立即退回。等到秦軍大兵追來,即以強弓大弩將其射退。

到了白天,薛舉親率人馬前來挑戰,要與唐軍刀對刀、槍對槍,決一雌雄時,任憑他大呼小叫,罵不絕聲,直喊得口乾舌燥,秦王卻深溝強柵,堅守營寨,拒不出戰。

薛舉父子只氣得暴跳如雷,便率領三萬人馬強行攻寨。當秦軍漫山遍野,如洶湧的海潮呼嘯著捲來時,迎接他們的,是蝗群亂蜂、急風暴雨般的箭矢,只好後退。

兩軍如此相持了十日有餘。秦軍欲進不能,欲退不捨,不知道李世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薛舉正在狐疑之時,卻收到秦王李世民以長箭射來的戰書,約定五天後與之列陣決戰。

在秦王率大軍離開長安的當天夜裡,李靖帶領五千名精兵,也出了城南門,沿著一條向西南去的大道,輕裝前進。這五千人都是從千軍萬馬中仔細挑選的,幾乎全是來自大山裡的獵手或樵夫,一個個剽悍健壯,身手敏捷,攀山越嶺如履平地。

距離秦王與薛舉約定五日後的日子還有兩天,秦軍背後山頭上有兩股粗大濃重的煙柱沖天而起,這是李靖偷襲得手的暗號。接著,便聽到薛舉營帳中人喊馬嘯,殺聲震天。

秦王立刻下令出擊。頓時金鼓陣陣,號角齊鳴,十幾萬大唐兵馬排山倒海一般向秦軍營寨衝去。屈突通、殷開山、長孫順德、史大奈等幾員驍將,各都抖撥精神,從左、中、右三路出擊。秦王李世民也是戴皮甲,躍馬挺槍,率先衝入了敵陣。

薛舉開始聽到自己的陣後殺聲四起,以為是內部有人譁變,及發現是唐軍兵馬,心中納悶,不知這股大唐兵馬是從何處冒出來的,急忙如人馬四面包剿,指望在短時間內將他們一舉殲滅。

但就在此時,卻聽到東面大河決堤似的一片殺聲,李世民主力以泰山壓頂之勢衝殺過來。他知道自己已經腹背受敵,形勢極為不利。但他畢竟是馳騁沙場、征戰多年的老將,很快便鎮定下來,與兒子薛仁果分兵兩線,前後拒戰,拼命廝殺。然而,他的兵士們卻沒有這麼鎮定。

兵敗如山倒,這種大規模潰亂的局勢是任何人都休想阻擋和挽回的。薛舉急忙收攏身邊的將士,且戰且退,父子二人帶領這支殘兵敗將,向西北倉皇奔逃而去。

秦王李世民率大軍乘勝追殺,見薛舉父子向沙漠深處逃去,方才收兵。這一仗大獲全勝,在勝利回京的路上,將士們興高采烈,眉飛色舞。李靖、屈突通等幾員大將,跟隨在秦王身後,攬轡緩行,一個個也是面露喜色,躊躇滿志。

中原混戰

秦王李世民騎在一匹青驄馬上,與將士們說說笑笑,年輕英俊的臉上,透著一股無法掩飾的豪情和喜悅。這可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獨立統兵打仗,仗打得如此漂亮,他怎能不為之自豪?當大軍再次經過那片滿地都是斷劍殘戟的戰場時,他禁不住高聲吟唱起來:

昔年懷壯氣,提戈初仗節。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

移鋒驚電起,轉戰長河決。

營碎落星沉,陣卷橫雲裂。

一揮氛診靜,再舉鯨鯢滅。

看著主帥如此高興,將士們也都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而那位西秦皇帝薛舉,卻被這一仗打得暈頭轉向,心膽俱碎。

薛舉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沒命地逃至西域之後,人馬剛剛歇息下,便召集將領和謀臣議事,哭喪著臉問道:“自古以來,可有天子投降敵國的事嗎?”

顯然,這位隴西天子在逃歸的路上,已在盤算著是否向大唐投降稱臣。黃門侍郎褚亮早就看出他們父子難以成就大業,便趁機說:“這樣的事古來便有。當年越帝趙佗歸順漢祖,蜀主劉禪仕於晉朝,不都是現成的故事嗎?”

褚亮

話音甫落,衛尉卿郝璦卻厲聲說:“皇上失局,不過一時之敗。褚亮之言,又何悖也?昔年漢高祖屢經敗績,蜀先主曾亡妻失子,四處逃竄,戰之勝敗,何代無有?豈能一戰不捷,便論亡國之計?”

幾句話,立時又讓薛舉來了精神。他忙掩飾說:“朕聊發此問,不過試卿等耳。”於是厚賞郝璦,並從此引為謀主。重新蒐羅集結散亡兵馬,準備北聯突厥,合縱兵力,進逼京師,以雪此戰之仇。

就在秦王李世民於扶風大敗薛舉父子的同時,中原一帶的各路豪強,也在進行相互火併的大混戰。戰爭中受害的當然是廣大百姓,他們都在期望和平的到來!

上一篇:吳宣儀與鬥魚若若同框!宣儀全程模仿若若語音包,盛讚不已
下一篇:去東南亞“收割”2億愛玩遊戲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