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歷史著名的“3大陽謀”,明知道結果,但是無人能解

常言道“陰謀一時,陽謀一世”。陰謀和陽謀是相對來說的,人們常說陰謀詭計,可見陰謀是見不得光的,只能暗地裡偷偷地用,如果敵人知道了陰謀,那麼陰謀就失敗了。

陽謀就是可以擺在明面上的計謀,正大光明的實施計謀,即便是敵人知道了,那也無濟於事,因為陽謀往往是無懈可擊。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3個著名的“陽謀”,即便是敵人知道結果,但是卻沒有辦法解開。

一、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重要的戰役。春秋戰國是諸侯爭霸的過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弱小的諸侯國被強大的諸侯國蠶食。

中山國是魏國附近的一個小國,後來被魏國征服,本來中山已經是魏國的領土了,可是趙國在魏國國喪的時候,趁機侵佔了中山,這就導致了魏趙兩國之間的矛盾。

公元前354年,魏惠文王派龐涓攻打中山,要收復失地,這時候龐涓對魏惠文王說,中山只是一個小地方,不知直接趙國,這樣一舉兩得,既能報仇雪恨,又能攻佔領土,於是龐涓領兵攻打趙國。

此時的魏國兵強馬壯,龐涓是當世名將,魏武卒更是橫掃天下,沒有一個國家敢和魏國一較高下。龐涓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機,趙王只好向齊國求救。

齊威王也是很仗義,就派遣田忌為將軍,孫臏為軍師,兩人領兵馳援趙國。按照通常的想法來看,肯定是哪裡需要救兵就馳援哪裡,如今邯鄲危機,齊軍要馳援邯鄲,幫助趙軍抵抗龐涓,這才是正確的做法,當然了這是一般人的看法。

可是孫臏不是一般人,他是曠世奇才,他是戰爭狂人,他要反其道而行之。孫臏非但沒有馳援邯鄲,而是攻打魏國,透過這種辦法讓龐涓撤兵,以解邯鄲之圍。果然不出孫臏所料,他一攻打魏國,龐涓就領兵救援,結果中了孫臏的埋伏,大敗而歸,這就是“圍魏救趙”。

以龐涓的才能他一定知道這是孫臏給他下的一個套,但是他沒有辦法,他只能撤軍救援,如果他不撤軍,魏國就危險了,因此他明知道前面是個火坑,他也必須往裡面跳。

二、推恩令

漢朝建立後,劉邦為了鞏固皇權,不得已分封一些諸侯,再加上漢朝採用的是郡縣制,因此漢朝的制度是一種特殊的“郡國並行制”。

隨著諸侯王逐漸地強大,他們越來越不把皇帝放在眼中,而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加強中央管理,因此肯定是要“削藩”的。

漢景帝採取晁錯的措施削藩,結果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於是吳王劉濞就聯合其他六個王爺起兵叛亂,史稱“七王之亂”。

如果不是周亞夫臨危受命,平定叛亂,說不定漢朝就亡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諸侯王依舊很強大,他們依舊無視皇帝,無視中央,在自己的封國的中做自己的“土皇帝”,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利於皇權的統治,不利於中央的管理,諸侯王都不聽皇帝的命令了,那皇帝還怎麼治理國家。

有了“七王之亂”這個前車之鑑,漢武帝也不敢直接削藩,萬一諸侯王又起兵叛亂,事情可就大了。漢武帝聽從了主父偃的建議,採用一種溫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

以前諸侯的繼承人只能是嫡長子,其他人沒有資格,因此封地大小也不變,只是換了一個人。推恩令做出了改變,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之後,其他兒子也能獲得一些土地。

這就相當於把一塊蛋糕分給很多人吃,以前只能嫡長子吃,如今每個兒子都能吃。諸侯兒子們聽到能分到蛋糕吃,那肯定是雙手贊成推恩令,就這樣一個蛋糕被幾個人分了。

以此類推,小蛋糕繼續被人分,於是蛋糕就越來越小。諸侯國也是越分越小,直到沒有實力和中央抗衡,這時候中央在出兵剿滅,可謂是易如反掌。

不得不說,推恩令確實厲害,讓諸侯自己把自己給削弱了。

三、挾天子以令諸侯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很多人都在搶傳國玉璽,但是漢朝皇帝漢獻帝卻沒人要,一個活著的皇帝不比一個傳國玉璽好用嗎?

三國中有三個人曾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分別是李傕、袁紹和曹操。賈詡號稱“毒士”,他是唯恐天下不亂,沒事也要搞事情,今天搞個大新聞,明天繼續搞個大新聞。

賈詡就向李傕提出“奉國家以徵天下”,後來李傕確實挾持了漢獻帝,控制了漢朝,只不過後來漢獻帝跑了。

沮授也向袁紹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卻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對,袁紹是個沒有決斷的人,於是此事也就不了了之。都說袁紹反應慢,等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了,袁紹才反應過來,表示很後悔。

毛玠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於是就採用了,這就成了他逐鹿天下的政治資本。

無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好,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也罷,他們的實際意義都是一樣,那就是掌控皇帝,掌控話語權。曹操正是透過此舉,統一了北方,建立了魏國。

上一篇:西遊記後傳所謂的定數,就是如來不做抵抗,任三界為無天統治?
下一篇:肖戰“拾光盛典”正式官宣,小細節暴露“鵝爹”對他“獨一無二”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