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曹丕見兩頭牛打架,逼曹植以牛作詩不能有牛字,曹植隨即寫出絕作

國人歷來有同情弱者的傳統,比如說歷史上的“楚漢之爭”,大家都同情失敗者項羽,於是民間傳說,就把劉邦描寫成了一個陰險小人。

在三國這段歷史當中,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也是同樣的情況。曹植才高八斗,最後卻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大家同情他,所以往往會把曹丕寫得非常殘忍。

在民間傳說裡,有很多關於曹氏兄弟的故事,這些故事半真半假。其中有一個“七步成詩”的典故,中國人耳熟能詳。

在《太平廣記》第一百七十三卷裡面,還提到他寫了一首《百步詩》。按故事中的說法,曹植是因為先寫了《百步詩》,意猶未盡才寫下了《七步詩》。

一、《百步詩》背後反映的是曹丕的殘忍

《太平廣記》中說:曹丕當上皇帝以後,有一次和曹植同輦出遊,看到有兩隻牛在打架,其中一隻落敗後,墜井而亡。於是曹丕下了一道詔書,讓弟弟曹植在百步之內完成一首詩。

規定是:不得提到“牛”字,不得提到“死”字,也不得提到二牛相爭,如果寫不出來,就要殺曹植的頭。於是曹植騎著馬走了一會兒,就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

行至凼士頭,峍起相唐突。

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洩。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

從前,有兩頭牛一路同行。它們都有“牛角”,各自也都有強大的本領。當它們走到一個水塘旁邊的時候,周圍的情勢突然發生了變化。

兩隻牛在一個懸崖邊上,爭鬥了起來。這兩頭牛的性格都很剛強,互相不肯退讓,打了一會兒,其中一隻牛就掉下了土窟。

失敗者之所以會失敗,不是因為他力不如人。而是因為他對另外一隻牛,心中還包含著滿滿的情意,因此他沒有竭盡所能。

寫完了這首詩以後,還沒有走到一百步,於是曹植就寫下了著名的《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

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實,一直都有人懷疑,《七步詩》是《世說新語》杜撰出來的。至於《百步詩》,因為是出自《太平廣記》的古本小說,所以內容就更加不可信了。

歷史上,曹丕在登基稱帝之後,曾經有兩次機會可以殺死曹植。但是,其中一次被卞太后阻止了,另一次也得到了化解。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想殺這個親弟弟,還得“師出有名”。

像寓言故事這種,竟讓弟弟七步或者百步成詩,寫不出來就殺的行為,只能是出自傳說。因為只要腦子正常的古代封建帝王,多少還是要裝裝樣子的。

不過,這兩首詩在後世一直得到了很廣泛地傳播,主要還是因為,曹丕當上皇帝以後,的確對親弟弟曹植,非常殘忍。

二、最殘忍的其實是曹操

曹丕登基稱帝之後,他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諸侯王全部都孤立起來,並且還派人監視他們。

同時,曹丕還殺了曹植的助手丁氏兩兄弟。曹植知道以後非常傷心,就寫下了著名的《野田黃雀行》。因為他少年時代曾經答應過要保護丁氏兄弟,他當丁氏兩兄弟是朋友。

至少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以前,曹植和曹丕的關係一直都還不錯。二人還經常一起宴遊,作詩唱和。

曹植原本無心爭勝,結果曹操後來為了挑選繼承人,就刻意把他們二人,一個封為五官中郎將,另一個封為臨緇侯,在兄弟二人間“養蠱”內鬥。

曹植在丁氏兄弟等幕僚的鼓勵下,也想當繼承人。他本來以為自己當了皇帝就可以實踐《贈丁儀》中“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的諾言。沒想到後來事敗,反而連累他們慘死。

後來曹丕登基稱帝,把諸侯王全部都趕到封地上軟禁。讓他們空有一個王侯之號,卻得不到應有待遇,諸侯出行打獵也規定了最多不能超出30裡,還安排了官員去監視。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兩次降罪於曹植。第一次是一個監國使者去告狀,說曹植喝醉了酒以後還態度傲慢,劫持威脅他。

當時曹魏朝廷有人主張要對曹植處以極刑,後來還是卞太后從中干預,曹丕才赦免了這個親弟弟。第二次是黃初二年(公元221年)的冬天,曹植被人告不孝,最後沒有重罰。

曹植驕傲的性格,從此就被打壓下來了。後來曹植還寫了很多文章討好曹丕,還把當初曹操賞給自己的寶貝全部都送給曹丕。

但是,曹丕對自己這個親弟弟一點都不寬容,動不動就讓他搬遷,“號則六易,居實三遷。連遇瘠土,衣食不繼”。最後,把曹植遷到那種土地貧瘠的地方,連衣食都不能周全了。

黃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東征回來的時候,才想起繞道去看了一下曹植,給他增加了500戶。可能這時他看到曹植寫的《七步詩》,想到了從前兄弟二人相處歡樂的那些時光。

他們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此曹丕才對弟弟好了一點點,但是不久後曹丕就死了。曹丕的兒子曹叡當了皇帝,仍然不斷讓曹植四處換封地。

曹植死了以後,曹叡還封了一個“陳思王”給他。“思”字在古代可不是一個好諡號,“追悔前過曰思”。意思是說,他還有些問題還需要反省呢!

結語

不管《七步詩》和《百步詩》,是不是曹植的作品,如今的人們都通通把它算作是曹植的傑作,大家都在為曹植這位天才詩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其實,曹丕對曹植這個兄弟,究竟是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理呢?他之所以對曹植不好,並不簡單地是出於嫉妒或者報復心理。最大的原因,還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當曹丕被封為五官中郎將的時候,曹操派了一批能幹的幕僚給他。當時包括曹操本人在內的所有人,都拿他當繼承人看。

誰知道事隔不到一年,也就是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曹操讓諸子登臺,各自為賦,結果曹植“援筆立成”,引起了曹操的詫異。

曹操非常欣賞曹植的才華,他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立曹丕為繼承人的決定可能有些草率了,於是他臨時就改了主意,想讓這兩個兒子來競爭繼承人之位。

後來曹植雖然競爭繼承人之位失敗了,但是曹操依然給曹植增加了五千封邑。同時,因為曹植曾經得到曹操的賞識,儘管落敗了,但是在一些朝臣當中仍然是有影響力的。

另外,在篡漢這個問題上,也有人認為曹植和曹丕的立場不同。曹丕唯恐曹植在地方上利用個人魅力搞出些名堂,所以一直不斷地把他從一個封地,遷到另一個封地。

因為只有讓曹植一直過著顛沛流離,衣食不周的日子,曹植才無法在地方上搞什麼事情。所以,對於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人來說,對權力的慾望,遠遠超過了兄弟之情。

上一篇:愉悅犯?聖刃新劇情,聖主因為無聊而選擇毀滅世界,無間龍直呼內行
下一篇:全新玩法跨服尋寶功能正式開啟快來看看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