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真看穿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空城,實則並非空城,司馬懿肯定清楚。之所以不攻,因為沒把握攻下。非不欲也,實不能為也。

有人說空城計是虛構的。而據明代兵書《百戰奇略》引用戰例。卻是真有的。只是當時城中並非僅有弱兵二千,而是有駐軍一萬餘。兵書非野史,凡兵書引用戰例,皆是有可信度的。而根據軍事常識,凡主帥,則必有精銳親軍護衛。所以,兵弱是不可能的。同時主帥駐地,必亦是大軍輜重屯集地。

那麼真實情況就是,城內有甲兵一萬,軍械糧草充足。司馬懿真要硬攻,可能會磕掉了門牙。

《奇略》曰:魏延等率蜀軍主力東出,而司馬懿督魏軍約二十萬西進。由於行軍路線不同,使魏蜀兩軍錯道而過,魏軍就直扺了諸葛亮親駐的陽平城。而所謂魏軍二十萬,也不可能全湧到陽平城下。軍隊行進不是逃難,要講行軍序列的。此處略過。

人們談論演義中的空城計時,常說,城中僅諸葛亮等一干文臣,又無大將,難以一戰。故而諸葛亮被迫行險。

如此說法,也是受了演義誤導。古代打仗,絕不是像小說中一樣,由兩軍大將出馬單挑而定勝負。 決定戰鬥勝負的,永遠是部隊的訓練、裝備與軍事組織體系。此為勝負關鍵,不論古今,皆是如此。

諸葛亮亦絕非文臣,勿用文武分道之後的明清文人去對標漢代的所謂文臣。兩漢時文武一體,縣令郡守以上的官員,少有文武之分,都是能上陣打仗的。諸葛亮身為蜀漢軍事統帥。既然親住城中,豈說城中無大將?他自己就是蜀漢第一大將。

又問:那開打後,莫非讓諸葛亮帶隊衝鋒?

答:又有誰說打仗,就一定要大將提著長矛身先衝鋒的?曹操《軍策令》曰:“督帥尚不當親戰”況大將乎!

再看城中萬餘駐軍,按漢代軍制,每七百至千人為一營,則城內至少有十個以上營級建制。臨戰被甲執兵、先登陷陣,那是諸營校尉與軍侯屯長們的事。

而大將的職責,就是指揮排程這十餘營兵力。論指揮,三囯時能超過諸葛亮的,真不多。

諸葛亮的練兵之能,蜀軍營陣之精銳,歷年北伐戰事中得到了驗證,每讓魏軍不得不堅壁以避其鋒芒。

直至諸葛亮病逝後,司馬懿詳細察看了蜀軍遺留營地佈置與丟棄的軍書文冊,深為之折服。嘆曰:亮乃天下奇才也!這是史書中濃墨重筆記下的事。

所以,說諸葛亮因大將盡出而無一戰之力,實乃不知兵之謬論。

那麼,諸葛亮又為何要命諸營偃旗息鼓,而後大開四門灑掃呢? 因為主力不在,以萬餘兵力對十萬大軍,眾寡懸殊。所以先示之以虛,實則就是用陽謀告訴敵軍,城內是真有伏兵,敞開了門也不怕你打。其目的,當然是為了讓魏軍知難而退。畢竟統帥中軍所在地,若是真讓敵圍困強攻,那也是很傷國家臉面與士氣的事。

還有,古代攻城戰,亦非想攻就能攻的。

類似這樣的攻城,只能用於偷襲。列堂堂之陣攻城,必定要攻具器械齊備,弩炮齊發的火力掩護之下,才能展開攻擊,否則就是自殺。

攻城並不是簡單的搭個梯子蟻附攀爬,先得離城數里,擇地挖壕溝築營壘。數萬大軍駐紮地,必須與敵城保持安全距離,豈能草率行事?

然後四處伐木、由隨軍工匠製造攻城器械等等,這東西體積龐大,無法帶著行軍,只能現地製造。一切戰鬥準備就緒,沒小半個月根本完不成。別以為,古代打仗只是提根長魚拿一把刀拼殺一陣,打仗,自古至今拼得都是體系對抗。

但就算全部準備就緒,人也不一定扛得下來。無他,就因為守城的是諸葛亮本人,守兵又是諸葛親自訓練出來的勁卒。

況且,魏軍頓兵于堅城下,如果再讓遊弋在外的蜀軍主力截斷了糧道,那就犯了兵家大忌。而以司馬懿之知兵,豈會幹這事!

所以,撤軍是雙贏選擇。皆大歡喜。而所謂司馬懿有兔死狗烹、養寇自重者,更是胡扯。東漢三囯,朝廷連部曲私兵都允許,更無猜忌強臣的習慣。魏明帝對司馬懿,向來信重,又何來猜忌之說

上一篇:封神中,鴻鈞老祖以下,誰才是最強聖人?誅仙陣之戰,點明答案
下一篇:Lion加油站模擬體驗免費手遊《Gas Station Inc.》帶你體驗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