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長平之戰中趙國撤下老將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是因為中了秦國的 離間計嗎?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秦將白起率軍攻打救援韓國的趙、魏聯軍,大破聯軍於華陽(今河南新鄭北),擄獲韓、趙、魏三國大將,斬首十三萬,魏將芒卯敗逃。後來白起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

秦昭襄王四十三年(公元前264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斬首五萬。

秦昭襄王四十四年(前263年),白起攻打韓國南陽的太行道,斷絕韓國的太行道。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把韓國的上黨郡與韓國的本土完全隔開,上黨通往都城的道路被截斷。

接連不斷的敗績使得韓國國君韓桓惠王十分驚恐,他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停止進攻韓國。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市)的百姓謀劃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利用趙國力量抗秦。

郡守馮亭同百姓商議道:“上黨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絕斷,我們已不可再為韓國百姓了。秦兵日漸逼近,韓國不能救應,不如將上黨歸附趙國,趙國如若接受,秦國憤怒必攻趙國。趙國受敵一定親近韓國。韓、趙聯合,就可以抵禦秦國了。”於是派使者帶著上黨地圖去邯鄲拜見趙王,要把上黨獻給趙國。

郡守馮亭派去的使者來到邯鄲後對趙國國君趙孝成王說:“韓不能守上黨,吏民都樂於歸趙,而不願意入秦。”使者還對趙王說當今的趙國名將如雲,兵強馬壯,放眼當今天下能與秦軍一見高低的也只有趙國軍隊了。前幾年趙國的大將趙奢還曾率趙軍把攻打韓國的秦軍打地落花流水,取得了閼與之戰的勝利。秦國連年侵略韓國,上黨的百姓都恨死秦人了,不想讓上黨被秦國侵佔,大家都願意讓上黨併入趙國,做趙王您的子民。使者的話趙王聽了很受用,他心想當今天下也就我趙國能把秦軍揍趴下,其他幾個國家,他們哪一家是秦軍對手。

趙孝成王接見了使者之後他與平陽君趙豹商量上黨地併入問題。平陽君說:“還是不要接受吧,接受後帶來的禍患一定大於得到的好處。”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上黨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帶來的好處大得多。

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趙孝成王又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大將白起來進攻趙國,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於是,趙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趙勝的計謀,封馮亭為華陽君,派平原君去上黨接收土地。

趙國接受上黨,為秦趙兩國之後的長平之戰拉開了序幕。

秦昭襄王得知趙王接收了上黨,非常生氣 ,就派秦國大將王齕攻韓國,先奪取上黨,然後攻打趙國。

趙孝成王聽到訊息,急命廉頗率領二十多萬大軍去救上黨。廉頗才到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上黨已經被秦軍攻佔了。上黨的百姓紛紛往趙國逃。於是廉頗在長平屯兵,據此接應上黨的百姓。

廉頗在長平佈置了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空倉嶺防線,第二道是丹河防線,第三道防線是百里石長城。三道防線東西數十里,據點星羅棋佈,互相連線。秦軍與趙軍的第一次遭遇戰,發生在第一道防線以西的山谷。混戰中,秦軍斬殺趙國前鋒,突破了空倉嶺。

秦軍攻勢銳不可當,趙軍連戰不利,損失很大。廉頗分析敵我態勢,發現地形因素不利於趙軍,而秦國補給線遠比趙軍漫長,後勤保障比趙國困難。根據對以上敵我優略勢地分析,廉頗決定放棄不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陣地,全軍收縮至位於丹河以東的第二道防線,構築壁壘,以逸待勞,伺機挫動秦軍銳氣,堅守待變。然而趙孝成王對於廉頗的防禦戰術很不滿,屢屢派人指責他不與秦軍交戰。

從隨後的戰鬥形勢來看,廉頗的防禦戰術是非常有效的。秦軍無論怎麼攻打都突破不了丹河防線,秦趙兩軍形成對峙局面。戰爭持續了三年,秦軍損兵折將。

秦國看不能速勝,便使反間計。秦相范雎派人攜帶千金來到 趙國,在趙國大肆宣揚說:“秦國最怕的就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到長平前線擔任統帥。廉頗容易對付,他就要投降秦國了。”趙孝成王年輕氣盛,求勝心切,他早已不滿廉頗作為統帥,堅守營壘不敢出戰。再加上聽到秦國間諜散佈的反間謠言,信以為真,就決定派趙括前往長平,代替廉頗。

幾千年來人們一直以為趙國是中了秦人的離間之計才撤下老將廉頗,讓年輕的趙括統帥三軍的。可還有一種說法是趙國撤下一直採取堅守策略的廉頗,換上了年輕富有攻擊精神的趙括,也是為了迅速結束戰事。戰爭相持三年,趙國二十萬大軍的鉅額消耗使得趙國無法繼續支撐下去。趙國的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綜合國力沒有秦國強大,趙國更急於結束戰爭。當時趙國曾向其他國家尋求糧食和兵力上的援助,其他國家都不願幫忙。《戰國策·齊策二》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由史書記載可知,當時趙國的處境非常艱險。

撤下老將廉頗換上趙括,還因為趙國君臣當時還有這樣的看法。他們認為自己的軍隊驍勇善戰,如果集中兵力決一死戰,也極有可能戰勝秦國,從而早日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遠的不說了,就說在在公元前270年的閼與之戰中,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曾率領趙軍大敗了秦軍。

基於上面幾點原因的考慮,趙孝成王改變了廉頗長期堅守的策略,用趙括替換了廉頗。

趙括辭別趙王,統率二十萬援軍來到長平,接替廉頗為主將。趙括到任後根據實際情況更換部隊將領,改變軍中制度,一改廉頗的作戰方針,主動出兵進攻秦軍。

秦昭王這邊得知趙括代替廉頗擔任主將後,暗地裡調戰神白起為上將軍奔赴長平,改命王齕擔任尉官副將。同時命令軍中嚴守換帥秘密,有走漏訊息的格殺勿論。趙軍被矇在鼓裡,還仍以為王齕是秦軍主將。趙括也根本沒把王齕放在眼裡。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趙括,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趙軍吸引進秦軍主力構築的袋形埋伏圈;然後從側翼派出兩支奇兵。一支奇兵,突然出現在趙軍背後,利用地形將整個袋形埋伏圈的袋口堵住,整支趙軍陷入包圍。

白起派出的另一支奇兵兩萬五千人,長途跋涉,繞到趙軍背後,奇襲了趙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百里石長城。百里石長城所在的山脈突兀橫亙於平原之上,一邊通往長平前線,另一邊通往趙國大後方。趙軍由於一味進攻,重兵集結前線,導致後方兵力空虛。秦軍趁駐守的趙軍沒有防備,將其奪佔,使得長平的趙軍與大後方斷絕,這造成趙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趙括命令數十萬趙軍從各個方向衝擊秦軍壁壘,卻始終不得突圍。趙軍被秦軍圍困了四十六天,飢餓不堪,戰馬等能吃的早被吃光了,最後士兵們開始相互殘殺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始終不能衝出去。趙括大怒,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死。主將趙括一死,趙軍大敗,四十萬趙兵投降。

隨後秦國軍隊將趙國降軍全部活埋,只留下年紀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趙國。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眾45萬人,趙國舉國震驚。

長平之戰,趙軍全軍覆沒,秦亦傷亡近20萬,雙方傷亡超過60萬。戰後,趙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此役成為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長平之役,標誌著列國林立、戰爭頻發的戰國時代即將結束,一個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國家即將誕生。

上一篇:CF:無盡挑戰第三賽季帶來眾多的豪華獎勵,等上線必須肝起來啊!
下一篇:百里守約自證!一諾:我有初晨,你沒有這就是我任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