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曾國藩一生中的三種成長軌跡:理想到現實再到成熟的螺旋式上升軌跡

一個成熟的領導者,必須

具備理想的追求,清醒的現實取向,現實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曾國藩的朋友歐陽兆雄為曾國藩的一生總結出“一生三變”:

做京官時一程朱理學為依舊;

辦理軍務一變而為申韓;

咸豐八年再出而以黃老處世。

以上三變道出了曾國藩一生中從“儒家”(理學)到“法家”再到“道家”的轉變過程,也總結出一個領導者從理想到現實再到成熟的螺旋式上升的成長軌跡。下面簡要地說明之。

01 程朱理學——儒學

理學就是要“學做聖賢”,曾國藩的

格言是“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他具有強烈的“衛道”意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一直扮演著主體的角色,為中國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價值的追求,但有其侷限性,因為儒學翻來覆去講的就是一個主題:論理道德。

國外的道德哲學也是來自倫理學方面的。這種道德原則都是講求完美的,但是現實世界都是不完美的,因此,這是理想主義色彩粉色過的人生,難以把事情做成。

02 法家思想

儒學強調的是道德的力量,而法家思想強調的是人性現實的方面,從本質上說是圍繞著利益方面而展開的。在現實社會里,離開了對人的求利本性的把握,你根本就無法對人進行基本的激勵。除了利益,法家所信奉的就是實力。同時法家還強調爭奪。法家最大的問題就是過於強勢、過於冷酷、過於霸道、過於刻薄、過於自以為是、過於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為此,以此利益出發,易於與對方形成對抗,不易做成大事。

03 黃老——道家思想

道家與法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於:法家強調的是“剛”,而道家強調的是“柔”,道家的重要命題就是“柔弱勝剛強”。人天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把自己看得比較高,而把別人看得比較低,把自己看得比較重,而把別人看得比較輕。其實這是人的本質。

一個領導者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正確處理好“人”與”我“之間的關係。一個成熟的領導者往往是超我的、謙和的、吸收的、包容的、合作的、平易近人的,這樣才能得到更多、更優秀人的協助,最終自己也成為全新的“大我”。

上一篇:輕奢簡歐風,像極了藍色大海的傳說
下一篇:77㎡的家推倒重塑,90後建築師小夫妻的品質婚房& lt; p& gt;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