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車市觀察站】2022車市“生死局”之疾不可為③

2022年已接近尾聲,回首這一年,我們發現,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消費升級階段後,國內車企也迎來了“大洗牌”,有些品牌能站在行業之巔持續引領,有些品牌則戰死於“沙場”。與此同時,令人唏噓的是,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如今也開始逐漸走向沒落,不是已經躺進太平間,就是躺在ICU,是否迎來新一年的春暖花開尚屬未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幾家危機重重的車企如今過得怎樣了?

海馬汽車:還撐得下去嗎?

在中國車市眾多的車企中,海馬汽車目前的表現,已經遠不如昔日了。單純從銷量規模和銷量態勢上看,海馬汽車可以說已經深陷銷量困境了。進入2022年之後,海馬汽車的銷量依然並沒有得到好轉,今年1-10月累計銷量僅為2900輛。要知道,海馬曾年銷量達到過21。65萬輛,但2016年到達巔峰之後的海馬,便開始走起了下坡路,直至今天,海馬也沒能找回曾經的狀態,甚至越來越慘。

目前,海馬汽車在售車型有海馬8S、海馬7X、海馬7X-E、海馬6P等車型,今年前十個月累計銷量只有2900輛,月均零售銷量還不足300輛,按此推算,今年總銷量也不超4000輛。以上資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海馬汽車的年銷量,還沒有別家普通一款車型的月銷量高,當前國內車市波詭雲譎,很不幸海馬汽車成為徹徹底底的炮灰,難以激起一點點浪花。

海馬汽車之所以陷入如今的銷量困境,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說戰略層面,海馬汽車曾經憑藉馬自達的光環,在國內車市如魚得水,但是海馬汽車並沒有考慮到長遠的發展,再加上如今在售車型比較單一,而且這些車型的銷量表現都比較差勁,海馬汽車想要在競爭激烈的車市中實現逆襲,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那麼,未來海馬汽車的結局是否會走向“大潰敗”?消費者的選擇,會告訴我們答案的。

中國重汽VGV:路在何方?

VGV是重汽旗下的品牌汽車,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汽車企業之一,2020年正式成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更名為重汽(重慶)輕型汽車有限公司,肩負著拓展重汽輕型乘用車市場的發展重任。目前中國重汽VGV推出了SUV以及皮卡車型,但市場反饋平平。據資料顯示,今年1-10月中國重汽VGV累計銷量僅6389輛,月均銷量不足650輛,如果繼續這樣的勢頭,今年累計銷量也才8000輛左右,還不如別人一款車月銷量的成績,前景堪憂。

作為一家擁有近65年曆史的國家級大型商用汽車製造商,中國重汽在重卡界的地位可謂首屈一指,但中國重汽集團進軍乘用車市場,首先要面對來自吉利、長城、奇瑞、長安、比亞迪等自主品牌和豐田、福特、日產、大眾、本田等外資品牌的多重競爭,同時,還要面對消費者挑剔的要求。雖然乘用車和商用車都屬於汽車,但是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技術水平並不完全在一個水平上,自身缺乏實力。

此外,在乘用車市場,中國重汽VGV的家底卻相當寒磣,中國重汽VGV的前身是重慶川江汽車,在濰柴動力入主川江汽車後改名濰柴英致,但濰柴英致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老話說得好:術業有專攻,中國重汽的主要發展方向依舊是在工具車方面,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實在沒有必要往乘用車方面發展。若中國重汽集團不去用心打理乘用車品牌的話,未來等待VGV的結果就和它的前身濰柴英致一樣,在市場上站不住腳。

雲雀汽車:半死不活的狀態

如果突然看到雲雀這個品牌LOGO甚至雲雀這個品牌,應該不少人會覺得很陌生,但是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這個品牌可是較為有名氣的。由於我國的汽車工業起步較晚,直到1987年才正式決定要發展轎車工業,最初確定了“三大三小二微”的產業格局,而其中的“兩微”之一就包含當時為貴州軍工企業轉產的雲雀這個品牌。不過,由於種種原因以及經歷了市場殘酷考驗之後,雲雀這個品牌在當時頻頻出現危機,而當時為了生存,使雲雀走上了重組的道路。

在發展過程中,曾與日本富士重工合資,但兩者的合作並不愉快,在小型車市場,雲雀被當時大舉席捲了中國小型車市場的長安奧拓搶盡了風頭,導致與斯巴魯合作的雲雀在市場上幾乎無所作為。受到重創的雲雀並沒有就此倒下,最終是浙江金華青年集團於2004年正式入主貴航雲雀,但云雀仍舊沒有獲得“重生”。2015年,安順市工業投資公司和貴州安遠新能源汽車一起出錢,重組“贖回”雲雀。

如今,始於1987年的雲雀汽車,目前旗下僅有全界Q1一款車型在售,售價為6。98-7。58萬元,是一款入門小型車,搭載1。3L發動機並匹配4AT變速箱,符合國六排放標準。至於配置就不多說了,因為也沒多少人會買。據資料顯示,今年1-10月累計銷量才1573輛,月均銷量僅一百多輛,按此推算,今年累計銷量也不超2000輛,不過和力帆、眾泰這些大廠比起來,它依舊是幸運,最起碼它還在,但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該品牌還能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吧。

​車叔總結

經過2022年的激烈競爭,可以預見的是,2023年國內汽車行業洗牌已經在所難免。而以上三個品牌,時間對於他們而言,光是增長了閱歷,並沒有提升實力,如今他們的月銷量均僅僅停留在三位數,離停產還能有多遠?特別是在“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局面下,他們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是否還能從“泥潭”中走出來,如今成為不得不深思的問題。同時也奉勸大家,在買車時可要擦亮雙眼,儘量避開這樣的品牌,不然哪一天突然退市,想找個售後維修都找不到,可就麻煩了。

上一篇:你知道你姓氏的由來嗎?
下一篇:電影《簡愛》:不管人生如何多變,不變的永遠是你內心的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