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代 釋慧開

名/家/風/採

MING JIA FENG CAI

鄭萬明

,1973年生於黑龍江省泰來縣。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師從高卉民先生,盧禹舜先生。現為黑龍江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1997年作品《期盼》入選“地礦杯”並展出。

2005年參加中韓交流展併入選畫集。

2006年參加中國哈爾濱國際藝術論壇暨第13屆ZICICAA國際藝術節。

2006年作品《塞外秋塘》參加全國工筆畫展。

2014年作品《夜闌雙棲》參加第十二屆黑龍江省美術作品展覽。

2016年作品《愛蓮說》參加全省高校廉政文化建設作品徵集和評選活動中獲獎。

2019年作品《將進酒》入展省文聯建國70週年書法作品展。

中國畫、書法作品多次參加省內外展覽並被專業機構收藏。並有多篇論文發表。

鄭萬明書法作品被袁隆平先生生前收藏合影

學術風采

淡雅緻美 致虛守靜

——談彩墨畫的創作實踐

文/鄭萬明

當代彩墨畫以中國傳統水墨畫為基底,融合了西方美術中極富裝飾性的色彩,從而展現出一種兼具古典與時尚的藝術張力。對水墨火候以及色彩施加的把握,是彩墨畫成功的關鍵,也是豐富客觀物象表達形式、展現畫家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繪作技法所在。在長時間的學習與創作實踐中,我總結出要想綜合運用筆墨情韻與色彩語言塑造一種富有個性化的美術風格,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會與自然溝通

繪畫透過藝術視角記錄大千世界中美的事物,有的畫派追求逼真,有的畫派講求抽象,可謂是不同型別的畫種均有著與其相配的審美風格。但是無論畫作最終的審美風格如何千變萬化,都需要有來自自然的客觀物象作為其基礎的主題。因而,對於彩墨畫來說,創作的第一步亦是學會與自然溝通,而溝通的目的則在於發現自然中美之所在,並總結探索出創美的規律,這也就是中國畫中所講的“師法自然”。

將自然中美的事物覽入眼中、刻於心中,最終將自身對自然、對生命、對情感的萬般感受與客觀事物融為一體呈現在畫中,做到自然物質與精神的統一,如此才能達到“無聲詩裡頌千秋”的藝術效果。在這一創作思維的引導下,將自然中兼具動、靜兩種狀態美的花鳥作為入畫物象,經過觀察花鳥在不同時節、不同環境中的形態,並結合自身對自然的感受,形成眼中花鳥向心中花鳥的過渡;之後總結出塑造花鳥形態美、神韻美、色彩美等創美規律,完成心中花鳥向手中花鳥的過渡。

其實,從最初對花鳥的觀察總結創美規律到最終用筆墨、色彩完成對花鳥的繪製,經歷了兩次與自然的溝通,只不過第一次是透過視覺實現的溝通,偏向於客觀;第二次是精神層面的溝通,偏向於主觀。如在創作《綠風》這一作品時,為了將“荷”作為自身與自然溝通的媒介,曾嘗試過多種畫法,眾多草稿中不乏有的栩栩如生、有的生機盎然,但唯獨這一幅作品,最能表達我心中的“荷”。在這幅作品中並沒有將重心放在對荷花的刻畫上,而是重點描繪被認為襯托荷花之美的荷葉。渲染開來的墨綠色荷葉層層疊疊,或大片散開,或緊緊堆簇,人們平時太過於專注於荷花之美,而忽略了有著象徵生機顏色的荷葉。陣風吹過,荷葉與水草搖曳,彷彿荷葉與水草的綠色在空氣中瀰漫開來,聞之嗅之,沁人心脾,讓人與自然無限接近。

二、追求色調與構成的革新

彩墨畫是融匯中國傳統繪畫元素與西方現代繪畫精髓而形成一種繪畫樣式,中國傳統的文人畫重寫意,所以在色調與構成上相對薄弱,這一缺陷同樣是彩墨畫所需要面對的,很多人在繪作彩墨畫的過程中,太過於注重水墨效果的呈現,從而掩蓋了色彩的裝飾作用。在我看來,彩墨畫中,墨的作用在於構成畫畫的骨架與靈魂,而色彩則是處於統領地位的。因而,在創作過程中,先用水墨勾勒塑造出花鳥的基本骨架,而後用筆在水墨造型的基礎上刻畫花鳥的細節,如植物的根葉、禽鳥的眼睛、羽毛等;最後在成型的基礎上敷色。

對於色彩的選取運用,要在符合視覺審美的基礎上儘可能追求創新,透過個性化的色調來營造一定的意境,以便於情感的表達。譬如,趙先聞先生所繪作的彩墨畫中,往往由一個主色統領,並將周圍的筆墨線條有規律的組織起來,使得畫面色調非常具有層次感。而在創作《塞外秋塘》這幅作品時,我主要運用了青灰、墨黑兩種冷色調的色彩,一是為了充分利用水墨元素,二是以簡約的冷色調來營造秋天蕭瑟的意境。

另外,在畫面的構成上,在注重花鳥二者內在聯絡的基礎上對花與鳥的位置佈局進行經營。畫中各元素的組合位置關係,影響著畫面整體的視覺審美效果和藝術情感的最終表達,所以,在創作《塞外秋塘》的過程中,先自由的運用平面構成技法對蘆花、寒鴉的基本骨骼進行塑造,而後梳理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利用多少、疏密、長短的變化,讓蘆花呈現出一種由近及遠的層次感。整個畫面被看似雜亂卻疏密有序的蘆花充斥著,而兩隻寒鴉落在蘆花的枝頭,僅僅佔據著畫面的一個角落,寥寥幾筆,不禁讓人想起“淅淅寒流漲淺沙,月明空渚遍蘆花”的景象。青灰色的蘆花與墨黑色的寒鴉,一靜一動,卻共同憩息在秋塘旁邊,似相互為伴,像互述心聲。正逢塞外天高雲闊,如此的花鳥之境透露著一種清爽淡雅之美。

三、創新彩墨畫的藝術表現

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彩墨畫將彩與墨辯證而合理地結合起來運用,構成了以色助墨,以墨顯色為主要特點表現的藝術形態語言,然而不同的畫家對於彩墨畫的藝術表現有著自身獨到的見解,所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形成了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如徐悲鴻偏向於運用西方的古典寫實方法來對中國傳統繪畫進行改良,所以在徐悲鴻的彩墨作品中,有著鮮明的寫實主義風格,他將素描與光影加入到彩墨畫中,一方面讓客觀物件的造型更加嚴謹立體,另一方面在構圖上保留了傳統中國畫中對比襯托等位置經營的技法。林風眠的彩墨作品與徐悲鴻的作品在藝術表現上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他主要借鑑的是西方現代繪畫藝術中的印象主義和表現主義,同時打破了中國傳統文人畫“運墨而五色俱”的用色方式,大膽運用水粉、水彩以及中國畫顏料使得他的彩墨畫呈現出一種精緻明豔的靜態裝飾美效果。

從兩位彩墨畫先驅大家作品的藝術表現看來,可以總結出:將中國畫元素與西方繪畫元素進行不同程度、不同排列的組合,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表現效果,這在吳冠中的作品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在把握這一創作規律的基礎上,將西方現代繪畫中的點、線、面元素靈活地運用到彩墨畫的創作當中,並將其與傳統中國畫的佈局經營相結合,以在簡練的筆墨與簡約的色彩基礎上營造出更有意境的畫面空間。《鄉鳥沐秋》這幅作品中,先用筆墨在宣紙上由近致遠勾勒點、線、面,形成最基礎的客觀物件骨架,而後在墨色骨架的基礎上敷色並完善客觀物件的造型,最終在燦爛如霞的花叢中,造型各異的三隻秋鳥成為視覺的焦點,它們像是陶醉在迷人的秋景中一般不忍飛去。這幅作品借鑑了印象主義的表現風格,在墨與彩的渲染中構建出一個閒適靜謐的物語空間,既可以給人營造一種中國傳統文人花鳥畫的意境,又能夠在有層次的色彩中創造一種寧靜而明媚的形式美。

彩墨畫與工筆重彩畫的不同,它是以淡彩為主,來充分結合墨與彩兩種元素,並在融合中、西繪畫技法的基礎達到一種以實寫虛、以景抒情的藝術目的。墨的古典、彩的淡雅;鳥的靈動、花的靜謐,成為我彩墨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美,這也成就了“淡雅緻美,致虛守靜”的繪畫風格。

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鄭萬明 作品鑑賞

徵稿:《中國美術名家》特推出“弘道化境——寫生作品微展”活動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程振國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柴博森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單明波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張松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高顯惠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楊娟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杜未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朱榮華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杭中吉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陳鈴華 寫生作品鑑賞

弘道化境——《中國美術名家》周銘 作品鑑賞

上一篇:近紅外光譜儀器種類如此繁多,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下一篇:帶你認識"黑暗"的中世紀藝術 | 細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