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南方32℃比北方37℃還熱,戶外活動相當於蒸桑拿,區別這麼大嗎?

南北網友們常有一些圍繞日常習慣的爭論,其實大多時候都是因為自己去的地方有限,而南北確實存在習慣方面的差異。比如南方喜歡喝甜豆腐腦,北方卻喜歡喝鹹的;南方喜歡吃鹹粽,北方卻喜歡吃甜粽。這樣的爭論沒有多大的意義,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生活在當地飲食等習慣主要還能保持。

就我國整體氣候來看,雨熱同期,也就是炎熱的夏季和降水多的季節相重合,因為我國的地理構造,南部有橫斷山等山脈的阻擋,西部有天山、崑崙、喜馬拉雅山等影響,整體夏季東部南部降水多,西部北部降水少。降水少也導致人們體感溫度的不同,一般來說單純的高氣溫無法和高溼、高溫、低氣壓、低風速的氣象條件相比。

究其原因在於人體本身就是恆溫的。人體憑藉著下丘腦等結構對產熱散熱的調節,體溫維持在36。5℃左右,體溫維持在這一溫度水平下是最適合人類活動的。低溫環境中會導致細胞酶活性的下降,高溫甚至會造成酶類失活,嚴重影響人體生理活動。但如果要選一個影響最嚴重的,那恐怕還是高溫,低溫只是抑制,高溫卻是掐斷。

人體排散熱量主要靠可見不可見汗液的蒸發、大氣環流、輻射散熱。液體蒸發會帶走大量熱量,大氣環流加強了體表空氣的流速,可以增加熱量的排出;輻射則主要靠溫度差,溫度越高輻射散熱受阻越嚴重,炎熱的時候甚至無法散熱反而吸熱。所以,所有的相關的因素都會影響人體的功能,主要是溫度、溼度、氣體流速。

在我國的南方,處於亞熱帶和熱帶的部分地區,本身陽光照射的角度更大,更多的陽光直射,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夏季吸收的熱量最多,因此南方全年氣溫都比較高;而南方又接近海洋,海洋和陸地受熱不均又形成了海風、陸風、海陸風,促進海洋和陸地的熱量交換,而在大氣運動的時候也將更多的海洋水汽帶到陸地之上;而副熱帶高壓形成於海洋上空,副高造成沉降氣流,不利於降水,副高影響的地區也容易高溫。

於是,南方夏季高溫、高溼、低流速、低氣壓全佔了,高溫限制人體輻射、熱交換散熱,這兩種散熱方式主要就是靠溫差;高溼度限制人體汗液的蒸發,液體蒸發形成水蒸汽,大氣溼度大也就是大氣中水分更密接,這就限制新的水蒸氣的融入,自然影響人體水分蒸發;低流速導致風力較小,氣體可以帶走熱量、促進蒸發,低風速體溫散逸更難。

這些氣候條件的異常導致南北方氣溫體感差異較大。在北方,尤其是降水較少、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的西北內陸,雖然夏季溫度較高,可是大氣乾燥,更多裸露的地表造成區域間受熱不均,風速稍大;這就是有利於人體散熱的氣象條件;乾燥利於蒸發,大氣環流速度更快也有利於蒸發。因此在西北高緯度地帶,陰涼下相當涼快,只要不處於陽光直射的環境中,體感溫度還可以忍受。

今年5月10日我國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標準《桑拿天氣等級》,桑拿天指的就是氣溫高、溼度大、風速小,給人們感覺類似蒸桑拿的悶熱天氣。這一標準主要就應用於東南沿海地區,這些地方由於來自於海洋的水汽、陸地水體較為豐富的特徵蒸發量大,夏季的時候又因為副高的影響,風速相對較小,不利於人體熱量的排出。在這樣的氣候中,就像蒸桑拿一樣。

眾所周知,桑拿就是創造了一個侷限的高溫、高溼度、低大氣流速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體出汗嚴重,可是汗液的蒸發也受到嚴重影響。在桑拿房中待一段時間後,人的體重都能掉幾斤,可是體溫卻居高不下。如果不注意的話,死在桑拿房中都有可能,是因為高溫、高失水帶來的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紊亂。

從理論換算來說,氣溫37℃配合相對溼度28%造成的體感溫度≈氣溫32℃配合相對溼度60%造成的體感溫度,且體感溫度會隨溼度升高升高,相對溼度達到90%時,體感溫度甚至能達到49℃。49℃的時候,大氣的溫度也會明顯升高,就算是在西北較為乾燥的地區,這一溫度也嚴重阻礙人體熱量的排出,是很難受的高溫天氣。

入伏以來我國已經多地多次發出高溫預警,部分地區已經發出了橙色預警,而今年的伏天更是多達40天,往後還會有極端的高溫天氣。高溫天氣中,戶外活動或者高溫作業的時候必須格外重視,很容易造成中暑等事件,嚴重者會導致死亡。

上一篇:建議:廚房再小,也要在水槽上裝個帶碗碟瀝水的架子,省事又好用
下一篇:周口新商業,那些潛力很大尚未開業的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