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從桃花塢到城隍廟——上海小校場年畫的崛起

蘇州自古為東南名郡,唐宋以後商業愈益繁盛,至明代時已成為工商業繁聚、人才薈萃之地。蘇州是吳派繪畫的中心,也是當時的版刻重鎮,民間美術特別發達,湧現了大優秀的文人書畫家及職業畫家和畫工、雕匠,這一切催生了精美的蘇州桃花塢年畫。

在清雍正、乾隆年間,蘇州年畫達到繁華頂峰,畫鋪有數十家之多,年畫產量達百萬張以上,作品行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一帶,有些甚至遠銷到南洋等地。當時山塘一帶以手繪年畫著稱,而桃花塢所產則以版刻為精,桃花塢年畫也因此有“姑蘇版”之稱。流風所及,不但影響到揚州、南通、上海、 蕪湖等周邊地區的畫鋪作坊,一些暢銷年畫常被翻版影印、摹刻仿製, 甚至連日本的浮世繪也受到深刻影響。

桃花塢年畫以精細富麗為特色,鮮明熱鬧中蘊涵雅緻,擅長繪刻歷史故事、傳奇小說和戲曲唱本,特別是表現流傳於南方一帶的故事傳說,如《珍珠塔》、《三笑姻緣》 等尤為特色;至清中後期,一度又非常流行時裝美人圖和時事新聞畫,其中蘊有明顯的文人趣味。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軍隊攻襲蘇州,與清軍爆發激烈的戰鬥,蘇州城焚燬嚴重,年畫鋪的版片也被付之一炬,桃花塢年畫遭到毀滅性打擊,從頂峰跌下深淵,從此再未能重現繁榮之景。

上海的小校場年畫正是發軔於蘇州桃花塢,所謂此起彼伏。據文獻記載,上海早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清嘉慶年間已開始有年畫生產,當時滬南城隍廟一帶因廟會聚成街市,彙集起不少製作和銷售紙錠、香燭等民俗用品的店鋪,同時也有一些畫商在此代銷外埠年畫,但只是零星點綴,並不成氣候。

百福臨門

有文獻證明,最早一位來滬經營的桃花塢畫商是清道光年間在小校場設攤的,名叫項耀,曾開過一家飛雲閣的畫店經銷自己出品的年畫國。1860年 太平軍東進攻陷蘇州後,不少桃花塢年畫業主和民間藝人為避戰亂紛紛來滬,落戶城南小校場,有的開店重操舊業,有的受僱於上海的年畫店莊。這股新鮮血液的注入,為清末上海年畫的蓬勃發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竹報平安

當時上海年畫的生產銷售之所以多集中在老城區小校場周圍(今黃浦區舊校場路一帶), 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小校場位於上海城隍廟西邊,原為操練士兵用的練武場,明正德九年(1514) ,由上海知縣黃希英主持闢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提標右營全軍移至上海縣城,於是,原來的演武場頓顯窄小,不敷練兵之用,遂在城外東南方即今東江陰街以南、陸家浜路以北的地方另闢一個新的大演武場。 這樣,原先的演兵場就被稱為舊校場或小校場,且日漸荒蕪,後被市房蠶食佔據,成為街市。

從桃花塢到城隍廟一上海縣城廂租界全圖(邑廟部分)。此圖由中國人許雨蒼於光緒元年(1875) 繪製,光緒十年(1884)點石齋在其基礎上更正縮印而成,為套色石印本。

小校場因臨近城隍廟,以廟會而興起市場,逐漸成為繁榮的商業區。這裡有商業公所十餘個,商販們沿城隍廟一帶設店經營, 形成商業街區十餘條,主要供應日常百貨和箋扇、玉器、書畫、 香燭等古玩、民俗商品。至光緒初年,印製、販賣年畫的日漸增多,年節時分則銷售更旺,方圓百米之內,眾多年畫店鋪林立其間,彩幌遙對,金匾奪目。各店爭相把最新刻繪的年畫樣張懸掛起來,笑臉相迎,熱情接待;買家則漫步其間,悠閒挑選,討價還價,一派熱鬧景象。如果逢年過節,則人來車往,晨聚暮散,行商小販躉年畫者源源不斷,酒家、茶樓、旅舍皆座無虛席、人滿為患。

滿堂紅

光緒末年有人撰《竹枝詞》描寫年畫銷售的場景: “密排爭戰畫圖張, 鞍馬刀槍各呈強。引得遊人多注目,買歸數紙慰兒郎。”當時上海小校場一帶經營年畫的店鋪工場有幾十家之多,小校場遂有”年畫街”之稱,小校場年畫也因此成為上海年畫的代名詞。在今天尚存世的一些小校場年畫中,還能找到不少當年經銷年畫的商家名號,如芳記、源興號、愛蓮堂、福齋畫店、韓青華齋等,其中以飛影閣、文藝、沈文雅、趙一大、筠香閣等年畫莊最負盛名。經仔細辨別,我們將這些年畫店號整理列表如下:

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年畫店鋪凡註明具體方位的,幾乎都位於”上洋小東門內邑廟西首”或”上洋新北門內舊校場中市”,而這兩處地方正是當年上海老城的真正黃金地帶。這絕非偶然。

上海的城牆和城門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記載了上海老城廂的發展。

上海自元代初年 (1292) 設縣建城以後的200多年內始終沒有修築城牆,其中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地方貧瘠,經濟尚不發達,無需顧慮海盜侵犯。明中期以後,上海的社會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編戶六百餘里, 殷實家率多在市,錢糧四十餘萬”,成為一座具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城市,開始受到東南沿海一帶倭寇的注意, 屢遭搶掠,損失慘重。

五子日升

為了抵禦海盜侵襲,上海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十月起建造城牆,於當年十二月完工。城牆周長4。5公里,高2。4丈,城牆外繞有水壕,長1600餘丈, 深1。7丈。當時設有城門6座,俗稱:大東門、大南門、老西門、老北門、小東門、小南門。開埠後的1866年,為防禦太平軍,又在老北門的東面另闢一門,取韓昌黎”挽狂瀾,障百川”意,定名為障川門(即新北門)。清宣統年間(1909- 1910)又增闢小西門、小北門和新東門。故上海城牆曾先後開設過10座城門。在清末上海的社會格局中,城牆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和象徵意義。在上海開前,城內是官府集中地,是政治中心,而城外的沿江地區則屬於商業重地,故當時的東門和南門是城內外往來最為頻繁的要道。

榴開見子

開埠後的上海,各種西洋文明紛紛進駐,租界日益繁榮,城市地理空間逐步擴大,整個上海城的中心也隨之北移,租界對老城區的影響,包括金錢、物資、人流等方面的拉力越來越大。因此,靠近租界的北門逐漸成為連線城內外活動的交通要道。

打連箱

這裡,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開埠初期,上海各城門”按時啟閉,民間有事進出,鐘鳴六點為期”。以後,隨著經濟發展,城內外交通日益繁忙,各城門關閉的時間先後延遲到晚10點和晚12點,而行人進出最多的新、老北門,則得以享受“格外待遇”, 每次都比其他各門” 下鎖稍遲”,以待夜歸之人。我們注意到,小校場地區正位於新北門之內,是開埠以後上海縣城連線租界洋場的最重要通道,也是當時商品交流最為繁榮之地,當時報上發表的一首《竹枝詞》正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滬上風光盡足誇,門開新北更繁華。出城便判華夷界,一抹平沙大道斜。”國年畫商人們選擇此地集中開店,可以說既享有地利之便,又造成了商業上的集聚效應,實在是一舉兩得的聰明之舉。

從桃花塢到城隍廟 清末上海北門城牆入口處

小校場的年畫店鋪除由民間藝人生產傳統題材的年畫外,還聘請上海地區的文人畫家如周慕橋、何吟梅、張志瀛、田子琳、沈心田等參與年畫創作,生產以反映上海租界生活和洋場風俗為題材的作品,並及時反映新聞事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小校場風格”。

文明大舞臺

這些年畫多取材百姓普遍關心的事物景觀,充滿生活氣息,迎合了新興市民階層的需要,受到廣泛歡迎。當時,上海小校場不僅為一般居民和小商販們零星售賣年畫提供了方便,而且,隨著大量客商的頻繁出入,這裡逐漸成為江南地區著名的年畫批發市場,在當年的小校場年畫上我們能夠發現這方面的資訊:在一幅署名”嵩山道人”繪於”光緒甲午年” (1894) 的《劉軍門鎮守臺灣,黑旗兵四海聞名》年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上洋新北門內小校場南筠香齋批發”的字樣。光緒中晚期(1900年前後),上海周邊地區的年畫商們除了紛紛來滬批發外,還經常翻版摹刻小校場的作品,上海也因此在晚清期間成為繼桃花塢之後江南一帶最大的年畫生產基地和貿易市場。

選自:

《晚清都市的風情畫卷:上海小校場年畫從崛起到式微》,張偉、嚴潔瓊

上一篇:推文《匠心》、《白羊》
下一篇:減肥餐開始了,炒了一盤菜用了4克黃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