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從李鴻章的一生經歷,來重新認識一下這位晚清重臣

隨著慈禧徹底的否定了光緒皇帝的維新變法之後,再次掌握了朝廷的實權,面對列強的咄咄逼人,甚至公然向西方列強宣戰,想憑藉著義和團的力量對抗列強。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八國聯軍便打進了北京,而慈禧早已向西逃至陝西境內,慌忙任命兩廣總督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任議和談判全權代表。

而這位中興名臣,雖然為晚清的近代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努力,但此時,他知道,他將要面對的是恥辱的談判,他將成為歷史與民族的罪人。

正如李鴻章對梁啟超所言:“一代人有一代人要做的事,最難寫的就是自己的名字”。這位老人最後還是在《辛丑條約》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李鴻章氣血攻心,一直在北京郊外的一座寺廟裡調養身體,其實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沒有多少的時間了。正是在病床上,李鴻章回想起了自己這波瀾壯闊的一生。

在平定太平天國動亂以後,李鴻章以其淮軍作為政治資本,從而成為晚晴最重要的名臣。他積極向西方學習技術,開辦了大量的近代化的企業,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使得清朝一度出現復興的苗頭。

但晚清就像是一個病入膏肓的人一樣,政治的腐敗與墮落早就吞噬了這個王朝的生機。從鴉片戰爭,到中法戰爭,再到中日甲午戰爭,最後到八國聯軍侵華,在這些戰爭的背後是一份又一份屈辱的所謂和約,而簽訂這些合約的人卻是李鴻章。

“弱國無外交”,這條真理在一次次的簽約中,李鴻章深刻地體會到了,可窮極朝廷內外,竟然除了李鴻章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有這樣能力與使命感的大臣為朝廷分擔。在列國眼中,能與他們坐下有談判資格的也只有李中堂一人而已。

我們從歷史中看到,《辛丑條約》的結果是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以及種種特權,李鴻章便被認為是“賣國賊”,更是在當時,條約簽訂後,不論是朝廷大臣還是普通百姓一致認為李鴻章就是賣國賊。

面對著這樣的罵名,朝廷更是罷免了李鴻章的職務。可在最初的文字中,僅德國就要索賠白銀七億兩。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病床上甚至還要面對俄國公使的貪婪地面孔,籤另一個條約。

老人並未理會,因為他知道他的使命已經完成了,這位老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候,也許疾病使他難受,但更心力憔悴的應該是國家的弱小,朝廷的腐敗和屈辱的簽字 。他是多麼的希望能夠見到國家的強大。

在後來的史書中,有對李鴻章這樣的評價:“中興名臣”,這四字評價相當高而且中肯,他在風雨飄搖的晚晴時期,棄筆從戎,從淮西老家以團練起家,鎮壓過太平天國,大力發展洋務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探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和努力。

1895年,甲午海戰的失敗,使得李鴻章一生的心血付之東流,在《馬關條約》之後,李鴻章出國考察西方各國,在回來需要在日本換船的時候,甚至為了不踏上日本的領土,而從一艘船的船幫上搭了一塊木板讓人扶著過去的。

當慈禧瘋狂地向西方列強宣戰的時候,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寫到:此亂命也,粵不奉詔。與張之洞等人決定“東南自保”,因為他知道東南是國家命脈,不能出任何差池。能夠正確地認識晚清與列強的實力差距,他也做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了。

十一月的北京,已入深秋,李鴻章的病情加重,所有人都能明白這位老人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心腹周馥更是在他的身邊細心照料,鞍前馬後。老人已經不能開口說話了,但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他心裡仍然放不下國事,仍然心繫國家。

周馥看到這樣的李鴻章,俯身在他的耳邊輕語到:“大人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未了之事,吾輩可辦,大人安心”。老人眼角流出了兩行熱淚,但再也說不出話了。李鴻章在這個秋天,懷著無盡的遺憾永遠地離開了讓他牽掛的人世,享年七十八歲。

小結:梁啟超在李鴻章死後不久專門寫了一本《李鴻章傳》,作為與李鴻章有著不同的政治觀點的他評價到:“吾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可見梁啟超對這位老人的認可。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正確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評判他的所作所為,這樣,我們也能夠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李鴻章!

上一篇:三國演義中被嚴重弱化的三大猛人,他們個個一身本事卻名聲不顯
下一篇:2021虞書欣資源不斷,《蒼蘭訣》剛殺青,又曝將和張彬彬搭檔新劇